余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念及此,陈珪和陈登父子俩有些唏嘘感叹,当初董卓霸京,十八路诸侯讨董,近十年前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清晰可闻。
明明是大厦将倾,大汉名存实亡,分崩离析,谁知道因为刘辰的横空出世,以至于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让大汉再次中兴!
刘协不过是董卓扶持起来的傀儡皇帝,这么下去,或许将成为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中兴之主!
这让陈家父子俩感慨刘辰的经国济世之才,运筹帷幄之能,也是感慨大汉国运强盛!
陈珪和陈登父子俩,率领的陈家老小,暂时安顿在吴郡吴县一带。
可是父子俩并没有任何的死里逃生的庆幸,也没有展望未来的希冀,每时每刻都有些担惊受怕的!
哪怕有着长江天险,但以朝廷大军的强势阵容,陈家父子俩依旧不觉得可以挡住多久!
主要是江东以袁术为首,比起袁绍而言,袁术更加鼠目寸光,完全没有任何的雄才伟略可言!
可是朝廷大军,可谓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兵强马壮,现在长江以北的九州之地落入朝廷之手,粮草辎重等后勤保障完全无忧。
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后勤,渡过长江天险!
届时,陈家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江东世家的想法,刘辰并不知道。
夺下徐州全郡后,刘辰立刻开展休生养息的屯田之举。
因为接连的大战,徐州两百七十多万的人口,如今只剩下一百多万了。
这还是刘辰在周围州郡迁移过来的人数,否则会更少。
因为时间有些急切,刘辰将红薯、土豆和玉米推广徐州。实际上在长江一带,种植水稻或小麦更加适合。
红薯、土豆和玉米,应该是种植在并州等土地恶劣的地方,才是最佳选择。
而徐州一带属于长江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水稻和小麦所需要的条件,更加契合。
况且红薯、土豆和玉米,因为亩产巨大,对土地肥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常年种植会到底土地贫瘠。
不过考虑到战乱之后的徐州,急需恢复人气,刘辰命人交叉季节种植,倒也可以缓解这种问题。
虽说可以从其他州郡运输粮食,但如今天下方才经过战乱,百废待兴,粮草急缺,各州各郡都是嗷嗷待哺,徐州可以自力更生,自然也是最好的。
况且刘辰在徐州,将有大动作,可以自给自足,方才是长久之道!
在徐州之战半年之后,徐州的生气终于逐渐恢复如初。人口也来到了两百五十多万。
刘辰也开始了他的大动作,那就是开挖运河!
徐州有淮河横贯而过,徐州南下有长江,北侧青州旁边就是黄河。
若是可以贯通南北,不管是战略意图,还是道路运输方面,将得到极其重大,甚至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刘辰更想要挖掘京杭大运河,在黄河之上的冀州,还有一条海河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这五大水系相连,也就是未来的京杭大运河雏形了。
实际上未来隋朝杨广挖掘大运河,不是凭空挖掘的,而是建立在原本的河流体系基础上面,进行扩修贯通。
譬如如今长江和淮河之间,实际上就有一条中渎水道,只不过因为淤泥堵塞,不是很贯通。
刘辰就是准备在中渎水道、泗水河等原有的水网上面,挖掘出一条黄河和长江之间的运河。
这条水路运输,可以增加南北的流通性,同时也可以增加朝廷对南方的掌控力度。
如今的江东,也就是未来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越喃等地。
但除了江苏、浙江一带,广东、越喃那边,也就是交州,还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若是这条运河可以贯通,等夺下江东之后,再挖掘江南运河。
这对于开发南方,也是有着极大的优势的。
刘辰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就在运河开挖之后,刘辰也终于准备对江东动兵了!
这半年的休生养息,除了让徐州恢复生息,可以为进攻江东提供粮草辎重,成为桥头堡般的存在外,刘辰也有进行类似合纵连横的操作。
就是在暗中帮助荆州刘表,稳定荆州的局面!
想要进攻江东只有三条路——跨越长江天险,从荆州方面进攻,或者绕道黄海进攻。
东侧的黄海,需要组建极其强大的水师舰队。况且因为从海域攻击江东的吴郡,需要从浅滩登陆,那真的如同活靶子般,无异于取死之道。
因此实际上,真正只有跨越长江和荆州进攻两条路。
而大军可以跨越长江天险的道路,实际上也只有两条——中渎水道、合肥水道。
至于从荆州方向进攻——
原历史,曹操是从荆州进攻,淯水南下,通过襄江到达江夏口,想要从这里渡河进攻江东。
可惜原历史孙刘联手,在江夏、赤壁一带阻击曹军,最后火烧赤壁,以至于曹操大败而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