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千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上起来,林清远就想着昨天的事情。利落的吃完早饭,叫了侍卫去打听本地的肥料是什么。
张元昨日在送走林清远后,在家歇着。早上才来找林清远。
“我叫人去问了本地的土肥,你正好也给我讲讲吧。”林清远等消息的途中,让张元给他说他知道的。
“我们村大多就是粪肥,猪的,牛的和人的混在一起,然后搅拌,让牛踩着,跟草木灰混在一起。”
张元紧张的说完,看着林清远。
林清远陷入沉思,看来这时候的堆肥大多都差不多,还没有什么科学的技术。
不过几年前就有《宝坻劝农书》,合理的说明了粪肥怎样运用,为何还这么原始?
“你们可听说过不用的苗要用不同的肥料?”
“这,小人没有听说。小人村里都是世世代代这么干的,所以怕是没有改过。”
现在的农民都有些保守,怕改动一点田地就心情不好,种不出来好东西。
“我想出来个法子,可以试试堆肥。你们家可要一试?放心,有损失也是我给你包了,还有工钱。”
张元有些意外,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但是还是决定跟自家父母商量过后再来回复。
谈话间,侍卫回来了,与张元说的大差无异。
这个县里的人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的,都是一些熟人,有什么大事肯定传的满城皆知,所以堆肥这种方法,不会被人私藏着。
林清远叫着人去了张元家,到了地方,他让张元先去问张父的想法,他先去地里看看。
走到田地里时,大多农民都在干活,但结果并不如人意,地里还是干旱的模样,收成也比往年少了很多。
这里地势低缓,高筒转车用不了,别的水车倒是可以,或者引渠灌溉,在辽河引流,将水引到县里。
但这些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凭现在的林清远还无法做到这种地步,需要国家机器的运行。
林清远只能把建议写到书上,让有能力的人或者他自己之后外放的时候再去弄。
继续往前走着,张元跑了过来,“我父亲同意了,说是再坏也坏不过现在。”
张元很庆幸父亲能接受他的想法,他知道这次要是不成功的话还有林清远兜着,但是要是成功了,他家就不会再挨饿了。
林清远趁热打铁,口述道,坏掉的大豆、花生以及瓜子、大麻籽将其混合在一起需发酵腐热,再加水稀释。
他大概记得也就是这些,具体的得让农人自己摸索,他准备把张家的田地作为试验田,养一家的地还是够用的。
做完这件事,林清远就没有在地里多呆,只是叫人把《宝坻劝农书》买了回来,让张元把它背下来,加一运用。
现在真的是太闭塞了,这本书林清远在顺天府是偶然间看见的。
连最繁华的京城这本书都那么不起眼,更别说偏远的县里了。
林清远在忙碌的时候,京城里的林家季家和朱佑樘都在想他。
东宫,朱佑樘忙碌完一天之后,“不知清远在木丹县过的怎么样了,再有几天他就要出发去下一个地方了。”
张苹看朱佑樘叹着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跟林清远结婚了呢。“殿下,清远这么谨慎的人,再说还有您的侍卫跟着,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