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裘悯听得老道士如此这般认真的给她讲解、校正,好像对道家学说有些眉目。当然,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是一个人领会贯通的
事。我们说裘悯这一会好像有点眉目,只是看在裘悯对老道士李忠发口中的所谓道学不在产生排斥心里。并不是因为李忠发几句
话一说,茅塞顿开。说啥啥明白,说懂啥都懂。不过,当一个人的观念被来一个所捕获,并且,以自己的行为逻辑去影响她的思
维能力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判断的时候,至少证明你地思想和观点,已经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发生质的改变。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不就是指大凡不合道教之行为举止,都不能有所为。同时,要善于选择和
学会放弃。才能达到一个人人生路上的无所不为。和与道教学说,便是至高无上的的选择,才能达到无所不为的地步。这就是你
说的为无为的内涵所在吧!”裘悯并非望文生义,而是在李忠发的提示下,眼前一亮,自己如雷贯耳,豁然开朗。
李忠发点点头:“善者,善者。从为无为入道,向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方向进展,明白返璞
归真的深邃内涵。修行致虚极,坐禅守静笃。恪守心斋为实斋,坐忘为所忘。切记五字历练,乾坤在手,心握鸿途。以正、静、
定、修、炼得道、正道。相同于宇宙大道,全息相应,于世间万物圆融,相辅相成,合众为一。异想天开合于道,随心所欲合于
纲。无所不能,至高无上方为天地合一也。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精髓所在,恕我冒昧的问一句,大姐为何突然对道教感兴
趣?难道,难道于道教有缘在前?”
裘悯摇摇头,她有点不好意思的望着李忠发。心里想说什么狗屁道教学说,我才不领会这些玩意。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
除去阴雨变天,有谁不为生活而劳碌奔波。半死不活,为的是妻儿老小不至于食不果腹。苦干实干,为的是几两碎银满足一家人
生活开销。哪里像你们这些无所事事的人,坐享其成,空想道德伦理。
只不过,今天碰到你,大姐我心里砰砰乱跳。脸上发烧,想在你身上得到什么,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哪里和你攀谈什么儒家
、道家。有此闲工夫,我还得为自己儿子去考虑。六根清净,那是针对无儿无女、鳏寡孤独之人。就像老道士这样的人,一人吃
饱,全家不饿。如果我们这样的普普通通老百姓,也去像老道士一样,谈天说地,口若悬河。基本生存条件都不具备,活都活不
成,也谈得上什么是修行、道行!
“啊哟,正常人只求一日三餐。把自己家庭日子过好,不愧对老小是每一个活着的人的最大愿望。至于什么德性,要我说,正
常人害人药不吃,违法犯罪的事不去做,平平安安度过就行了。你要攀比,那得要有实力。吃得再好,还不是和正常人一样,吃
一年替一岁。住得再豪华,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你也没多吃、多占、多长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与众不同。我对修行的理解就
是,属于自己,不放手。属于别人的,我不去占有。不做害人害己事,不传形形色色虚假言。甭管别人干啥,做好自己就行。”
裘悯一番自我解剖,听得李忠发连连点头称赞。“其实,道家何况不是如此。修炼道家的最高境界,无非是事物本身的主体和
客体的有机结合。我们常说的生命即为人的主体,所以人的生命主体那就是以我为中心;那么什么又是客体呢?望文生义,客体
即为客观存在性的事物于物质原始生命体。即宇宙物质中,最原本的原始状态下的样子,道家把来自宇宙中客观存在的生命体称
之为主体,这种生命主体道家学说便称之为道!道亦道,天之道了也!”
裘悯听了付之一笑,她心里想着这些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难怪,大凡小时候发现孩子有反应迟缓愚钝现象的孩子,或者是先
天性逆反,与众不同的调皮捣蛋孩子,在过去大多数送入出家人队伍中。那是因为父母担心他们在现实生活在遭遇歧视、不公,
或者剑走偏锋,闯祸祸及家人。送入佛门,修行学道,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一日三餐,丰衣足食。如此这般,度过余生,何尝不
是一种幸福。
难怪,李忠发将洛杉矶那么大一栋别墅,拱手相让。裘悯不知道李忠发是天生的智商出了问题,还是因为后天受到刺激而一发
不可收拾。对道家学说,如此沉昏入迷。十有八九,是精神状态出了问题。看来,红颜是祸水,古人总结的没错啊!李忠发尚若
不是因为闵佳慧的背叛,他能落得现如今这种地步吗?
裘悯不敢下断章。不过对李忠发这个人,裘悯内心里还是给予很高的评价。只是对李忠发娓娓道来的道家学说,自己听起来简
直就是一个佛教信徒,忠心耿耿于佛祖的走火入魔境地。什么道家最高境界,无非是被洗脑到一定地步。从思想上,再也无法接
触社会,已经其它学说。裘悯不仅要问,像李忠发这样的人,可不可以人作为“书呆子?”
“什么天道、地道的?对普通人来说,一生中有事可做,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就是着道。着道就是走正道。搞歪风邪气,坑蒙
拐骗的人,就是走旁门左道,老百姓称之为走邪道。当官的贪赃枉法,属于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权谋私。二流子偷鸡摸狗,不务正业属于,游手好
闲,不务正业。像你这样读这么多年书,却无用武之地,叫做半途而废等等、等等。再怎么着道,衣食住行对每一个人都至关重
要。你说你道家最高境界是主体客体融为一体,没人给你饭吃,我看你们这些修行的人,还能修行不?”
裘悯不想直截了当和李忠发互怼,只是他一套一套听得裘悯不知所以然。充其量,她也不过是个高中生。对人生哲学,可以说
裘悯是一窍不通。他所懂得的一些生活常理,不过是从父母言传身教中模仿、学习而来。文化知识告诉她,老师是自己一生中的
启蒙。将来无论发生什么,发展如何,都遇老师的谆谆教导分不开,而父母侧是自己的楷模、标杆。
李忠发听得裘悯说法也不无道理,当然,无论裘悯是真心和他互怼。或者说裘悯只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看待自己的道家学
说,对他李忠发来说,都不重要。因为,他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利用裘悯,使自己不住宾馆,不回父母家中,坚守罗盖全老
表家中,讨回罗盖全欠他的房款。在他脑海里,罗盖全不接他电话,是因为不敢面对曾经的老同学。
因为,他为自己的承诺于行为不相一致,从而是李忠发蒙受不白之冤,罗盖全心中有愧。他用自己的思维,来为罗盖全和陈子
悦两个人解围,这的确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悲剧的开始。从初开始和裘悯搭讪,只是为了有个地方让自己坐着。不想,裘悯对他
以礼相待,且,时不时对李忠发满面春风。
令李忠发看了,心情跌宕起伏。特别是在裘悯给他煮了两次咖啡,令李忠发心旷神怡。裘悯眼中估摸的李忠发,的确不简单。
喝咖啡李忠发在国外的必备饮料,所以,当他端起裘悯递给他一杯咖啡的那一刹那,李忠发仿佛置身于洛杉矶,而不是现在的海
东市。他,好久好久没有品尝到雀巢咖啡加伴侣的味道了。所以,刚才闻到那种久违了的咖啡味道,李忠发是如醉如痴。
算是自己运气好吧!裘悯听说他和隔壁有往来,加之看到李忠发那么多让她投眼缘,对李忠发的怀疑、戒备之心瞬间化为乌有
。哪怕李忠发是个穷凶极恶之徒,裘悯这一回也毫无防备之心。大凡人,都是这样。自己看得惯的人,说什么不好听的话,都能
原谅。自己看不惯的人,说什么一丁点于自己相关的事绝对百分百夸大化。人性,本该如此!
“呵呵,你说的也是一种道。那是常人的生活之道;只不过道亦道,道中亦有道。事亦有事,是事而非事。道家学说中的道,
她融合宇宙中的人生基本原理:包括对称平衡原理、以及她们的根本规律。其中,根本规律中,又有一下几种规律组成。她包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