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麦种,有多少?”
“长顺!”
卢象升看着礼单上的四千八百斤麦子,脸色一沉:“你这是什么意思?”
可是这话听在卢象升耳朵中却不一样了,大名府有一千六百多万亩田地,每亩别说多收两斗,就算是多收一斗,那就是多收一百六十万石。
卢象升点点头道:“不错,不错!”
卢象升当初从全旭手中买来大量的粮食,主要是大米,大名府适合种植大米的地方太少,而且脱壳的大米不能当作种子。
粉笔直接断成两截,卢象升有些尴尬的望着全旭。
吕家是大名府的一户小士绅,自从先祖吕盛在正统十年高中进士以后,吕家就没有再出过一个进士,现任家主吕元忠考了三十年,至今只是一个秀才,他的三个儿子,特别是最有希望高中的吕成祥,却在参加乡试的路上暴毙,成了吕家最大的遗憾。
卢象升是五岁启蒙,学完三百千,开始接触《论语》已经九岁了,他是当年南直隶常州宜兴有名的神童,然而,他写第一个字的时候,已经六岁了。也就是他是启蒙一年多才开始学写字,普通孩子怎么可能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学会写字?
在后世有些老师写的粉笔字,只能勉强说可以认识,谈不上美感,可是全旭可是从初中、高中包括大学,一直负责写黑板报,依靠的就是他超强的粉笔字基础。
就在全旭进入卢象升的府邸时,各大家族的眼线也将这个消息迅速传递到了各自的家主耳朵中。
全旭开始在卢象升面前卖弄他的粉笔字,事实上粉笔字虽然不像毛笔字一样难练,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金梯书院从成立到现在这才几天?按照一般私塾,他们连《三字经》还读不了几段,怎么可能学会写字?
全旭也需要借着卢象升大旗,自然顺着杆子往上爬:“谢卢大人赐字!”
全旭解释道:“这个粉笔,使用方法用毛笔不太一样,应该这样!”
所以,他只能往少了说。
没有办法,这个社会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自己送上去,总比被搞得家破人亡要好!
最起码,农民手中除去粮税,就有足够的粮食可以果腹。
“咔嚓!”
十三经多少字?据南宋郑畊老统计,《周易》24207字,《尚书》25800字(近人黄侃除去伪古文,则17925字),《毛诗》39224字,《周礼》45806字,《仪礼》56115字,《礼记》99020字,《左传》196845字(孔子春秋本文18000字),《公羊传》(清阎若琚统计)44075字,《谷梁传》(清阎若琚统计)41512字,《论语》13700字,《孝经》1903字,《尔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学》1753字,《中庸》3568字,共计641326字。
就像一个多月前,卢象升雷霆一击,扫了大名府城的城狐社鼠,吕家也被搂草打了兔子,吕家唯一一个暗中圈养的打手头目也被抓进了大牢,如今就在大同吃沙子,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别说要地,就算要他们的闺女,他们也会洗干净,送上门去。
“好地也需要良种,只有有良种,才能获得丰收!”
全旭示意袁世卿拿过来一些。
“倒也合情合理!”
卢象升点点头,他是大名知府,虽然每天需要处理很多公文,可事实上,远远不如在读书的时候写得字多,反而要少很多。
“这是粉笔,用石灰制成!”
全旭道:“卢大人,这是全某托人从农家那里换来的精良麦种!”
“日旦出貌,旭日始旦!”卢象升沉吟道:“旭者,东升,以后你就字东升吧!”
多收一百六十万石,这样以来,这是多大的政绩?
正是因为如此,这可是三年多以来,唯一一个可以进入卢象升府邸,并且是携带礼物进去的人。
“自然!”
卢象升望着身边的老仆道:“准备好酒,好菜……”
一张小小的黑板,全旭轻松写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这十六个字。
一直叫全公子,又显得有些见外。
明朝蒙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一到两个时辰。学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两到四时辰。
“这怎么可能?”
古人的习惯与现代人不一样,如果是现在人称全旭,属于正常,可是古代指名道姓,就等于在骂人。
其实,全旭也知道明末的土地贫瘠,这样的麦种,他也没有试过,不知道样,万一……
哪怕不用脑袋想,也知道卢象升与全旭的关系不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