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一百零六章 煤球出来了【1 / 2】

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倒在地上!”

每个小时可以耕地十五英亩,合约九十一亩多。

这只煤球模具,与后世的几乎一模一样,特别是套筒,原本全旭以为古代铁匠会非常困难,毕竟,打造一支枪管,对于工匠们来说,非常困难。

准备一根长约三十公分,直径约七毫米的圆柱体的钢芯做冷骨,先将做铳管的熟铁烧至红热,然后工匠将烧至一定温度的坯料取出,用锤把炽热的熟铁敲在钢芯外,卷成一根铁管。并在包铁的过程中不停的抽出钢芯用水冷却,防止钢芯和熟铁焊在一起。卷成的铁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这样铳管才结实,经得起连续十数次的发射。

然而,在女人坊的装修过程中,却采购了价值六千余两的家具,算是木匠工坊的第一笔营收,这让郭富贵得意了好几天,每次看到牛结实的时候,他的鼻孔一直朝天。

“东家,您看合适吗?”

他其实早就想过用拖拉机耕地,所以在缴获鸡鸣寨的牛和骡子的时候,他才非常大放的让给大名府的青壮们。

“没关系,继续打造,越多越好!”

煤球里加入泥土,其实是为了定型,毕竟纯煤是无法定型的,更何况,纯煤燃烧更快,这也是为了节能。

木匠工坊里制作各家家具和展台、书案,天天非常忙碌,而郭富贵也一步一步扩充人手。

结果呢。

此时的工匠工坊已经有两百五十多名工匠,虽然大部分家具不是庄户们自己用,就是放在学院和其他部分。

牛结实按照全旭的指导,认真的做了出来。

牛结实发现全旭弄来的钢材,根本就没有铁,都是钢,他是用小坩埚,把钢铁融化成钢水,直接进行浇铸。

简单易学易上手,简直就是为全旭量身打造的。

最让全旭心动的是,这种小型旋耕机不需要驾驶技术,任何一个农民,只要会扶犁子,就可以简单操作。

这让牛结实非常郁闷,好在铁匠工坊也可以盈利了。

随着煤炭的倒来,全旭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后世的煤球和煤球炉子。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

虽然效率不如大型拖拉机,可关键是一天也可以轻松耕地十五至二十亩,即使采购一百台,总价不过三四十万,甚至不到买一台大型拖拉机零头。

当然,大型拖拉机一天最多可以耕地七八百亩的样子,可关键是,这样的大型拖拉机,驾驶困难,技术复杂。稍有不慎,就会罢工。

没有牛,只能用人来当牛,当牛做马在古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而是真正的当牛做马。

他投资的成本只需要三四百万元,每天可以耕地一万五千余亩,仅仅十天,就可以完成耕地,这样看来,效率不能算慢了。

牛结实转而望着铁匠工坊里的众铁匠道:“都听到了吗?现在来活了,抓紧时间干活!”

开拖拉机对全旭而言,自然不是太难的事情,可问题是,开拖拉机可不是开轿车,非常辛苦,还有工作中的故障问题,全旭也不会排除。

这些青砖与建造房子的砖不同,采取长四十一厘米长,二十厘米宽,厚十厘米。

牛结实起初有些不熟练,慢慢的开始熟练起来。

原本全旭计划,从后世购买煤球炉的炉胆,结果,杜亮在看到炉胆的样式以后,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的可以做。

“用人吗?”

“这个……”

修建城堡暂时不急,杜亮就主动要求,给全氏的大院里铺上青砖。

牛结实急忙将块状的煤炭取出来一大盆。

牛结实又让人端过来在大盆煤粉。

古代的农民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牛,那么,没有牛的人家,是如何耕地的呢?

随着炉胆的炉壳都是陶制,比薄铁皮制作的煤球炉自然是更加沉重,不过煤球炉也不是到处移动,影响不大。

全旭拿着煤球模具,将模具按在煤泥上,随着煤泥的挤出,支撑起活塞杆,全旭轻轻提起煤球模具,用脚轻轻一踩模具,一颗煤球就出现在地上。

全旭接着道:“这种煤球模具,一个需要多少钱?”

开州的煤炭,比全旭想象中的要便宜。由于全旭一个用煤炭大户,而开州的小煤矿,为了获得这个大主顾,就拼命压价。

三娘的想了想,此时全旭从灾民和流民中招募的庄户,已经多达三千余人。

全旭还想苟着,不想过早暴露自己的秘密。

全旭将一颗已经干了煤球放在柴火上烧,直到煤球烧得一半通红,就用煤夹子夹起来,放进炉膛里,接着再放入两块煤球。

牛结实道:“耗费四斤七两钢,怎么也要一两银子!”

随着袁世卿与开州煤矿达成合作协议,特别是砖窑也用煤炭代替了木柴,窑厂生产速度渐渐进入佳境,平均每天突破一百万块。

“不贵,不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