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来做这个巡检【1 / 2】

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卢大人请吩咐!”

袁世卿则带着一群全旭大院的账房跟着一起统计。

全旭又吩咐下人去挖一些土豆、红薯,准备给众官员来一场玉米、红薯、土豆杂粮盛宴。

前面的人负责掰玉米,然后放在麻袋里,全旭向明末倒腾了不下上万吨粮食,仅仅麻袋就多达十万只。

全旭指着玉米杆道:“这么说吧,这样的玉米杆十斤相当于五斤豆料,你想想,可以省下来多少粮食?”

全旭大院可不是原来的全旭大院了。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等到中午的时分,三万亩地在三四千人的工作下,已经收割了将近三分之一。

特别是女人坊这段时间,生意依旧火爆,简直就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鸡,她让人采购了五百余头小猪,两千多只羊,以及上万只鸡鸭,大牛小牛共计一百六十头多头,马则多达二百匹。

他笑道:“需要旭做什么,卢大人尽管吩咐!”

“松树林距离大名县有六十里,此地因商而兴,不能不管!”

很快第一块地就被收割完毕。

全旭会种地,又擅长经营,大名县县知方知节此时最高兴,他的税收任务可以轻易完成了。

然而,明末的百姓却是出了名的能吃苦,为了二十斤玉米,他们干活的速度非常快。

巡检司,在元朝的时候类似于公安派出所,也算是州县补盗官职能,在明朝却拥有了一部分行政职能。

众官员惊呼:“好大,好大,这一只就是一斤多吧!”

方知节:“下官马上去办!”

自己难道露出马脚了?

其实,全旭并没有向众人解释。

全旭解释道:“我在松树林开了一家铁匠工坊一家木匠工坊,还有一座窑场,不少商人就前来进货,这里的人就慢慢多了一些!”

要知道,种下一瓢收一斗这样的事情在明朝可不算罕见,颗粒无收都有可能的。

卢象升的眼睛一直盯在那些玉米棒子上面:“没摘多少颗,就装了一麻袋。”

卢象升道:“你上个折子,奏请设立巡检司!”

“丙号田五亩,八十七麻袋,九千六百四十四斤五两!”

随着越来越多的玉米被收获下来,摆在路边的玉米已经堆成了小山,甚为壮观。

道路上是用石灰与粘土,混合后,夯实而成,中间高,两边低,路边不会留下积水,街道两则都是下水道。

卢象升倒没有恶心的揣测全旭阴谋造反之类,因为全旭在大名府既是开荒,又是建造工坊,这种不是一个野心家应该做的事情。

显得非常整洁,干净,所有的门面房子,都是采取统一格式,看上去更加赏心悦目。

全旭望着方知县道:“回头我让袁管事过去!”

全旭率先走到玉米地前,伸手撕开一个玉米棒子,将玉米棒子掰下来。

卢象升笑道:“胖是福气!”

此时的玉米杆其实并没有完全干,玉米还有一定的水分。

“啊……”

卢象升此时的心情相当激动,大名府的税收就可以超额完成了,这可是政绩啊!

不过,全旭也没有说明,只有这样,玉米和红薯才能大规模推广,只要有了粮食,就可以少死很多人。

“你来做这个巡检!”

方知节不明白卢象升的真正意思。

卢象升望着全旭道:“东升!”

“发胖好啊!”

“甲号田一亩,十九麻袋,共计一千九百五十三斤六两!”

全旭转身望着身后的百姓道:“你们按照我这个样子,把玉米掰下来,每个人一天三顿饭,再赏二十斤玉米,你们要是有地,可以自己种!”

“卢大人,咱们回庄子上,歇息歇息?”

在全旭和三娘离开的时候,二娘管理了全旭大院的经营运转。

当然,县试非常简单,通过率非常高,也就是知县一句话的事情。

看着全旭近在将近一年的经营,这里人口居然多达数千人,几乎是一个小县的人口,这是卢象升的政绩,他自然不会故作大方。

“好,好说!”

众人欢呼起来,开始冲进地里干活。

每县每三年有二十或四十名生员的名额。

“嗯!”

此时的众官员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全旭指着玉米秸秆道:“卢大人,这些玉米,全身上下都宝贝,别看这种玉米秸没啥用了,其实还可以烧火做饭,当然,这样会比较浪费,最重要的是,可以用来当饲料,喂牛、喂马、只要是食草的动物,都可以用这个来喂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