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百二十章 临走不忘撬孙承宗的墙角【2 / 2】

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巴泰也算是一员身经百战的老将了,但是看到卢象升浑身浴血的朝自己冲来,仍然为之胆寒,他失去了迎战的勇气,打马便逃,跑得稍慢一点,卢象升从后面一刀砍来,砍飞了他金盔上的红缨,这位贝勒吓得亡魂直冒,甚至没有勇气回头去看一眼这个可怕的敌人。

崇祯起身道:“卿不负朕,朕不负卿!”

崇祯以温体仁以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正式入阁。

至于内阁大臣,更是一言不合就换人。特别是崇祯二年的十二月份,命成基命,周延儒、何如宠、钱象坤入阁,把原来的钱龙锡、刘鸿训、杨景辰、全部换掉,原来的内阁大臣,只剩下李标一个人。

把一介布衣提拔为一镇总兵官,那确实是非常需要勇气,现在的崇祯皇帝就像一个输急眼的赌徒,谁不听招呼,他就直接换人。

全家军站如松,行如走,队形整齐,给了崇祯极大的信心。

孙承宗望着全旭一脸复杂。

这事同样在崇祯的预料之内,尚方宝剑这个玩意在崇祯朝不值钱,至少赵率教、满桂、甚至何可纲、包括张春手中都有。

感恩戴德,感恩戴德你妹啊。

崇祯可以给全旭的东西其实非常有限,户部也没有什么钱粮,朝廷其他大军也需要军粮,好在全旭从建奴手中抢到的粮食,他把粗粮和陈粮交出去,留下了三万余石粮食作为军粮。

崇祯既位以来,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光内阁首辅就换了四个,施凤来干了三个月,李国干了两个月,来宗道满打满算一个月,周道登做了半年,最后到韩爌算是更长一段时间,他干一年,直接崇祯三年元月,这才把韩爌换了下去。

这其实也是袁崇焕的要求,虽然有些过份,但是崇祯心中只有平辽的念头,这点他倒是不怕。

全旭压根没有向崇祯汇报,当然,却送了崇祯上万匹丝绸,价值三十余万两银子,只是全旭所得财物的一部分。

全旭跑到辽东云,那不是要他的命吗?

“第二件事,臣要尚方宝剑,辽东将领谁敢临阵逃跑,或是出工不出力,给臣磨洋功,臣不管他是什么品阶,一剑斩之。”

二月初九,崇祯还亲自校阅全家军。

皇太极非常亏,他的一半缴获,都被全旭截胡了。

二月初八,孙承宗指挥祖大寿、满桂、秦承祖、卢象升等明军猛攻永平,特别是侯恂给祖大寿等关宁军从全旭手中购买的大炮六十门,孙承宗以茅元仪铸造的飞雷炮二百余门,对着永平城外的建奴大军一阵猛轰。

在全旭毫无掩饰的怨念中,他勉强接受平辽将军印,以及辽东总兵官大印:“陛下,臣有三个条件!若是陛下可以答应,臣定能三年平辽!”

就在全旭离开京师的同时,孙承宗的捷报传至京师。

河北人已经从遭逢巨变的惊恐中恢复过来,或回到已经沦为废墟的家园尝试着重建加园,或拖家带口在各州县间流浪,出卖力气换饭吃,能过一天算一天。

当然,永平也随即陷落,此役,孙承宗麾下斩首六千余级,取得明军历年来最大的胜利,可惜,这场战役水份很大,皇太极不想打了,已经率领后金大军逃关外。

为了满足崇祯的恶趣味,兵部和户部赶紧给全家军分发了三万余件鸳鸯战衫,崭新的戎装。

当然,明军也不是没有损失,先后十数城被攻克,数十万百姓死难,被劫掠的财物多达千万两。

这些人马,需要造册入军籍,这个时代的效率,算上非常坑爹,办了足足十天,依旧没有办完。

皇太极从九月三十日破关而入,二月初十,后金军队全部退出关外,在这长达四个多月的战斗中,后金的损失是相当惨重的。

我把你扔到建奴窝里,看你会不会对我感恩戴德?

全旭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崇祯三年二月十日,全旭辞别崇祯,带着全家军离开京师东进。

崇祯没想那么多,甚至连皇太极刚刚跑到永平还没有退出关外的时候,全旭就被委任辽东总兵官,需要走马上任了。

一个辽东,加上满朝蛀虫,活活耗死了大明。

特别是飞雷炮,虽然射程近,但是架不住威力大,把后金军队炸得灵魂出窍,卢象升也没有再跟在孙承宗后面观战,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那把大刀抡得跟龙卷风似的,挨着就死,擦着就亡,砍翻了二十几名红巴牙喇兵,在后金大军中生生劈出一条血胡同,直冲阿巴泰的将旗。

至于汉军和蒙古仆从军的损失,两万余蒙古仆从军跟着入关,出关的只剩不到五千人马,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谁也无法阻止崇祯,同样朝廷大臣也明白,全旭连胡子都没长,一个年仅二十六岁的小年轻,跑到辽东那个地方,恐怕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