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全家军的总参谋部就在第四旅一千零五十辆的四轮马车基础上,进行了改装,为了增强马车在战场上的适合能力,这种马车,就换成了钢铁制造的轮子。
这些强壮的士兵,披着全家军新打造的冲压式板甲,这种板甲经过热处理以后,基本上可以无视弓箭的射击,他们的兵器,虽然不是陌刀,却是与陌刀相似的朴刀。
他以为只有阿三的脑洞够大,在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巴拉迪瓦驾驶着一辆带着旋转刀的战车,冲向敌人。
然而问题是,这种傻大笨粗的臼炮并不是一件理想的武器,它太过沉重,操作困难,如果想要伴随着全家军进行机动,对于全家军而言,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全旭的这个情况有些特殊,他是赐婚,别说他身体没有问题,就算有问题,也轮不着安庆公主反对或者拒婚。
全旭盯着王承恩,王承恩一脸皮笑肉不笑,让全旭心中有些发毛。
然而问题,这段时间全旭压根就没有回到后世,工匠们就在意外中发现可以从树井冷凝的方式,依靠万有引力的原理,将钢水放进一个溜槽内,在冷凝时,模具就像铸造铁锅的模具,只不过,这种磨具就是一根细细的小孔。
很多人就会说,火枪的出现,骑兵就该退出的历史的发展舞台,其实,远远没有,哪怕二战时期,德军的火力打击密集,那是举世公认的,也就是在二战末期美军可以比拼一下。
既可以承担运输工作任务,也可以在关键时刻,利用四轮马车高大的车体,快速形成车阵。
就像二战时期的德国,德国的军事发展,特别是陆军的军事发展,取得举世闻名的成就,然而,德国的农业和经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终纳粹德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这种战车,与四轮马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加装了驾驶室,不对,应该所说动力室,就是拉车的牛,有了一层保护壳。最前面就是像塞门刀车一样,出现一面装着十六刀,可以左右移动的钢刀。
有些事情是全旭无法阻止的,那就是对于铠甲的热爱,随着辽东人口的增加,全家军挑选的基数变大,直属总参谋部的全家军教导旅,增加了一支五百人规模的小部队。
“谦虚了不是!”
不过好在,全旭是“跋扈”习惯了,敢在朝堂上殴打十几名言官,这些礼部官员也不敢为难全旭。
然而,全旭却没有心情管这些事情了。
如果大家对于朴刀没有印象,那就可以对比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这样以来,这支重装步兵就持十九斤重的朴刀,扛着四十多斤的重铠甲,一旦上了战场,就像重型坦克一样,充当战场的开罐神器。
因为,他是被逼着娶妻了。
这样以来,就可以得到钢丝或铁丝。发掘工匠的灵感源头,居然是从煤球模具中得到的,这也算是无敌了。
周奎努力了一年多,结果给全旭做了嫁衣,这幢宅子摘了郑氏,直接换成了武威侯府的匾额。
如果不是辽东的钢铁多的泛滥了,全家军的总参谋部也不会拿着六七十斤钢铁去武装一名士兵。
当然,波兰骑兵却上演了骑兵拿着长矛捅坦克的悲壮,这恰恰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不计伤亡,亡命冲锋,骑兵是有机会突击到步兵身前的。
锐意进取,锐意革新,其实并不是国外的专利。
礼部的官员,天天过来教导全旭礼仪,任何东西,学习的过程都是痛苦的,特别是在没有兴趣的强迫式学习。
然而这只是电影,结果,工匠们居然弄了一辆这样的战车。
不管怎么说,二百毫米的臼炮,也算是一种进步,原本的历史上,与威远大将军炮,差不多,但是,威力却差得太多了。
但是,必要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辽东的发展,却不是以军事科技为主,反而是以经济为主,以经济推动着军事科技的进步。
王承恩虽然对崇祯非常忠心,不过,他的能力却是有些问题,要不然也不至于在关键时刻,只能陪着崇祯去煤山。
这套宅子在内城东直门内,靠近国子监的位置,府邸不是太大,占地十几亩,装修却极为豪华。
简直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坦克。
据说这幢府邸原为郑皇贵妃的弟弟郑国泰的府邸,他在郑皇贵妃权势滔天的时候,官居一品,担任武职左都督。不过,郑皇贵妃两年前去世,至于郑国泰更是去年十几年。
特别是在广宁之战的胜利,让全家军总参谋部看到了四轮马车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即使是在野战情况下,火铳兵单独想对抗骑兵是现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