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其时高奏凯乐,高唱凯歌。天子亲征凯旋,大臣皆出城迎接,有时远至数十里之外。
如果是命将出征凯旋,有时皇帝也会亲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有时则派遣大臣出城迎接。这都称为“郊劳”。
这就是崇祯给刘明遇的惊喜皇帝出行二百多里迎功臣。
但是,哪个皇帝出京城二百多里,来到天津迎接得胜还朝的将军?
刘明遇搜查一下脑袋中的记忆,好像没有吧?
李靖率领三千精锐夜袭阴山,一战歼灭十数万东突厥精锐大军,俘虏颉利可汗,在那种情况下,李世民只是十里郊劳。
与李靖相比,刘明遇的功劳还真不足挂齿,东突厥可比此时的后金强大多了,东突厥最强盛的时候,控弦百万。
人家东突厥投降大唐的时候,还有一百一十九万人,牛马百万计。
但是,崇祯偏偏固执的拒绝了众臣的请求,结果那些众臣硬是跪在承天门前,不让崇祯的大驾玉辂出宫,崇祯夺过鞭子,驭马前行,强硬地通过这种方式,这才出了紫禁城,离开了北京。
崇祯出城,这可不是随便就可以的,除了锦衣卫、御马监,再加上天子亲军、三千营、神机营足足五六万人马,加上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小十万人走了足足五天,这才抵达天津。
此时的天津码头上,百姓们与明军将士放声欢呼,大明战败过太多次了,明军不争气,他们接到的几乎全是失败的消息,直到这一次,刘明遇率领刘家军五余人马,彻底把建奴打疼了,连建奴的国都都收复了。
其实,沈阳城收复,只是意外情况。并不是打下来的,而是因为皇太极知道沈阳距离刘明遇的地盘太近,以刘家军的行军速度,步兵最多三天,骑兵一天多,特别是在刘明遇占领广宁城的时候,最多三天,就可以抵达沈阳城下,这样的国都,对于皇太极而言,没有什么意义了。
沈阳城这座昔日的后金国都,就被皇太极放弃了。这座城池,没有经过一兵一卒的血战,终于回到了大明的手中,但是对于大明来说,政治意义则完全不同。
随着刘明遇率领刘家军缓缓下船,刚刚下船的刘家军士兵们,马上就震撼到了港口上的百姓和军人。jujiá?y??m
没错,刘家军的队列,是这个时代最整齐的,数千上万人整齐抬腿,整齐落脚,行军队列,仿佛像尺子测量的一样。
看到刘家军的军容,众百姓们包括崇祯皇帝,这时才明白刘明遇为何可以打败建奴,收复沈阳了。
那是因为,刘家军实在是太精锐了。
大明其他军队与刘家军相比,简直就不能称为是军队。
最激动的莫过于崇祯了,崇祯什么时候见过如此精锐的部队?
特别是这些将士仍然是一身戎装,盔甲俱全,即便回到天津了,他们似乎仍然随时准备着厮杀,他们身上的杀气都浓得化不开了。
孙承宗那张老脸笑成了一朵花,他向刘明遇拱手道:“诸位将军,不畏强敌,征战塞外,屡破强敌,克复沈阳,洗雪破口之耻,实乃我大明之楷模啊!”
刘明遇躬身:“楷模愧不敢当!”
说到这里,刘明遇的目光落在远处的黄罗伞下,崇祯皇帝兴奋的满脸通红,双手都拍得红了。
刘明遇压低声音:“孙阁老,这陛下,怎么来了……天子乃万金之躯,这不是添乱吗?”
这时,众百姓向刘家军将士们涌去。
刘明遇与王勇、曹化淳向崇祯皇帝的玉辂走去。
“臣,刘明遇……拜……”
不等刘明遇的话说完,崇祯皇帝就从玉辂上跳下来,他来到刘明遇身前,伸手一手拉住刘明遇。
崇祯的神情非常激动。
刘明遇也理解崇祯的情绪,他在历史上可是一个倒霉蛋,虽然是一个爱面子的人,却被皇太极、张献忠、李自成等人一次次把他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清军王次破关,张献忠把老朱家的祖坟都刨了,至于李自成,这货简直就是禽兽,大杀四方,二屠河南,死在他手上的人不下数百万众。
刘明遇想到了后世的阅兵,那就再给崇祯一点激励。,他望着崇祯道:“陛下,请校阅刘家军!”
“校阅?”
很快,刘明遇交代了一番曹化淳。
曹化淳也非常乐意哄崇祯皇帝开心,一座临时搭建的看台在码头上快速搭建起来,至于刘家军将士,则有刘明遇安排。
就这样,过了一个时辰的准备。
天津码头的阅兵正式开始,随着阵阵雄壮的战鼓声响起。
参加阅兵的刘家军与天雄军开始进场,他们并没有高喊什么口号,而是沉默着,整齐划一的挥动着手臂,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走。
“一二一!”
祯皇帝马上就被震撼到了,虽然他们下船的时候走得也整齐,全是,现在更加整齐了,太整齐了!每一个方阵,就是一个连,三百人。
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一条整整齐齐的线,手臂摆动的幅度,步伐的大小,几乎完全一致,这都是怎么做到的!
“一二三四!”
“向右看齐!”
一个方阵开始踢着正步前进,他们一边踢着正步,一边大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瞬间感觉吸引急促起来:“将士们辛苦了!”
“为大明效死!”
一个方阵的刘家军步兵异口同声的喊出这个口号。
位于天津港口的码头上,很多百姓也在现场观看着这场别开生面的阅兵,事实上大明对于阅兵这一套并不陌生,要说阅兵最大的效果,还是永乐朝的那一次大阅兵。
中亚的西察合台汗国权臣帖木儿篡位,随后建立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帝国建立后,开始四处扩张。他自诩为蒙古人后裔,对明朝心怀仇恨,因此帖木儿一直在做进攻明朝的准备,为拉拢更多同伙,帖木儿在中亚的撒马尔干举行“蒙古人大会”,高调宣布要“反明复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