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in279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围亮起烛灯,小满将两只盐口袋放在桌上:“这是我的族人夏天采集的,正宗海盐。”
古有熬海煮盐之法,上溯可达几千年。再近一千年,自唐宋起有了卤水置换的制盐法子,耗时更短而且更省热力,后来便成为官家主要的制盐之法。
而在金乌部,人们采集的是礁石、海滩上的散碎盐花,海水落潮后大片沙滩暴露在阳光空气中,只需三四天的暴晒就会逐渐产生盐花,涂氏总会在这时候叫上全族的女人,去将它们采回来。
“嗯……”汤叔捻着指尖的盐。
这样采集来的盐,首先是比较脏,杂质沙子比较多。
小满也明白,她不指望卖出太高的价钱。
“老六,来掂一下分量。”
小满表情一喜,这是卖出有望啊!
被叫做老六的是个独眼跛子,他一瘸一拐过来,单手抓起一只布袋:“十八斤七两。”
这人有徒手称重的本事,只见他拎起另一只:“十四斤二两。”
两只口袋加起来三十二斤九两。
“这样吧。”汤叔算了笔账:“列国产盐,莒为上产,齐、楚中产,越为下产。”
“下产盐,十两三戈。”
小满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这里用的是一斤十六两制,她那三十二斤便是五百一十二两,加零头九两,便是五百二十一两。
按十两盐三戈的价钱,能卖一百五十六戈。
一百五十六……住店一天就要五戈了,这个价确实不高埃
“不过你救了汤叔的命,便按中产盐的价格跟你收。”汤叔大手一挥,叫另一人拿钱。
中产盐!
小满算了半天,被突如其来的惊喜打懵了。
中产……中产盐是多少钱?
果然人生就应该多做好事啊!!
中产盐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高价,它是十两五戈,汤叔给了两百六十一枚戈币。
以往小满只在博物馆见过这些远古货币,它们来自遥远的青铜时期,经过了千年岁月洗礼光泽不复当年,显得古旧和暗淡。
而手中的戈币十分闪耀,周身布满纹饰,还贴心地将戈的尖头做钝。
小满没想到它们在盛期是如此美丽。
“谢谢汤叔1
“客气什么。”汤叔哈哈大笑,叫兄弟们收拾行囊,他们也要离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