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事可期【3 / 4】

键盘战斗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宰赛离开后,粆花招了一名亲信,交代了一番,赶赴去了辽西长城。

金江军的战事,不光是金江镇和蛮族之间的事情,也牵动了整个东部风云。

辽东自古以来,就有史料记载,是北方的产粮之地。

但是从前明开始,辽东就处于战争,没有一刻的停歇,因此百姓无法休养。

百姓不愿意来到辽东,而辽东需要人开垦土地,从前明开始,乃至大周。

因此在辽东全境没有设立官府,施行卫所制,采用军屯,用以保证民生。

离开内地,赴任辽西的忠顺王,对当地的地利越发的清楚和了解。

如果金江镇解除了蛮族后患,那么整个辽东,将不会受到战争的威胁,陷入民生凋零,需要内地补给。

金江镇会成为世外桃源。

以此地利,金江镇将不会受粮食的困扰,不会因为国内的封锁而陷入困境。

锦州。

忠顺王看着舆图,神情沉重,连带着他身旁的亲信们,也不敢随意说话。

金江军的物资,远远不断的通过海州,运送到辽阳城。

根据打探,金江军的主力,也已经汇聚在辽阳,后方兵力空虚,暴露在北镇前方。

如果不是锦乡侯府,那么自己可以轻易的出兵,哪怕只驻扎大辽河,就能牵制金江军数万兵。

让金江军无法全力出击蛮族,甚至可以逼迫对方退军。

蛮族虽然势弱,可仍然是不可小觑的对手,分身乏术的金江军,没有用尽全力,战胜的几率并不高。

“喀尔克,科尔沁的草原部落,可有动静吗?”

良久。

忠顺王问向程之信。

程之信尊忠顺王之命,多次出使草原部落,知道忠顺王的计划,摇了摇头。

“各部都未动。”

“皆是短视之辈啊。”

忠顺王长叹一声。

身侧的图门同样阴沉,听到忠顺王的叹息,忍不住开口。

他绝后。

是贾府造成的。

连带着对贾府的姑爷平辽侯,也极其的敌视,哪里愿意多方势力越发的强大。

“如果平辽侯真的打败了蛮族,收复了辽东,以平辽侯的胃口,不会吐出来丝毫。

既然已经无法牵制他,那我们也理应出军,至少可以抢沈阳,哪怕沈阳抢不到,也可以抢抚顺,铁岭等地。”

程之信不像图门极端,反对他的言论。

“沈阳远离辽西,我们力有未逮,前番连靠近北镇的海州都保不住,更何况沈阳,乃至更远的抚顺等地。

真要是激怒了平辽侯,恐怕陷入金江军包围的数万锦州军有去无回。”

程之信不希望逼反平辽侯,破坏辽东的局势,而且顾虑几万锦州军的安危。

图门和程之信不同。

他是外来的将领,不在乎锦州军的安危,只要是逼反了平辽侯,京城的贾府也当遭受牵连。

随忠顺王到辽西数年,报仇的希望丝毫都看不见,却只看到金江镇越来越强。

图门终于忍不住了,不在顾虑形势,只想要逼反对方。

两名亲信的言论,忠顺王听在耳中,不动声色,让人无法看出他的想法。

图门此人,复仇心切,已经失去了冷静。

忠顺王如此想到。

前番他采取图门的计策,因为的确是良策,正如其分析的犹如三国形势。

蛮族大败后,锦州军无法独自面对金江军,如果金江军有吞并辽西之心,锦州军必不能抗。

只有保住蛮族,锦州军在双方联合,让金江军首尾无法兼顾,才是上策,能稳定辽东的形势。

可惜棋差一着。

锦州军本来军力薄弱,是三方中最弱的一方,又因为京城局面的失利,忠顺王无法轻动。

为了保住蛮族,牵制金江军,最后达到保住锦州军,稳定辽东局面,等待国内恢复民生,在图谋辽东的目的。

忠顺王认为可以逼反金江军。

但不是为了逼反金江军,而让锦州军陷入危险的境地。

图门把顺序搞错了。

忠顺王虽然面色如常,已经在心底里,对此人印象改变,不在视作亲信。

因为对方私心太重,不顾大局。

“我要跟皇上写一封秘疏,希望皇上能同意,我代管北镇,出军在大辽河,配合金江军作战。”

忠顺王思考一番后,做出了决定。

名义上是配合金江军作战,但是大军却驻扎在大辽河,身侧就是海州。

他要看看。

平辽侯敢不敢不派军回防。

只要他回防,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比起图门的意见,和金江军强夺沈阳,把大军陷入不利的地势,忠顺王的计策更加稳妥。

“此计甚妙。”

程之信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