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置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孔子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而且孔子的主张,是一种几近于大同的理论。
《论语泰伯》中讲:“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意思就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我们就出来做事。天下大乱的时候,学问用不上,就去做隐士。
荀子也一样。
想入朝,可却并非什么官都做!
毕竟。
一个读书人,花了一生的时间,去讲述自己治国之道。
自然会想要入朝施展抱负。
可往往这样的人入朝后,只认定自己的思想流派,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且不说其主张正确与否。
他们都会不予余力的朝着他们的思想主张前行。
哪怕冒着砍头的危险。
都会和当权者正锋相对。
这也是当初始皇帝很想请荀子出山,却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的原因。
当到达了荀子这样一个境界之后。
帝王的权术对于他是不起作用的。
你就算拿刀砍了他们的头,恐怕他们也不会眨眼!
而现在。
始皇帝终于不用纠结了。
因为。
朝堂上出现了一个和他有君臣之礼,又有君子之交,而且才华横溢,能够让荀圣都折腰的人!
那便是国师赵祁。
如若说现在赵祁在声望上,还达不到孔子荀子,这般圣人境界。
可!
这仅仅是因为赵祁太过年轻。
始皇帝无法想象。
当几十年过去,国师赵祁究竟会有怎么样的建树!!!
始皇帝眼神扫过众臣,道:“隐居已久的儒家荀圣出山,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因为他们不敢妄言。
而在场的人中。
唯有李斯最有发言权,因为李斯便是荀圣的弟子。
更是大秦丞相。
李斯深吸一口气,道:“回禀陛下,臣以为,荀圣并非出山,而是国师变法是为天下学子谋福,更是福泽万民,从荀圣拜国师可以看出,国师如今当可为一国之师也,当科举制实行之后,从科举中走出来的才子,都将以国师赵祁为目标,标榜自身德行,此乃是我大秦之幸也!”
始皇帝道:“说的好,推行科举制事不宜迟,此时就交由国师主持,丞相李斯为辅,尽快将我大秦之才能者,系数选拔出来!”
李斯躬身道:“诺!”
不得不说。
赵祁的一系列动作,真的让人无比折服。
在朝堂之上。
赵祁的地位,更是愈加的稳固。
而百官们也对赵祁敬佩有佳。
这并非仅仅因为赵祁国师的身份尊贵。
更重要的是,赵祁所做的事情,其对天下百姓,对读书人的这种无私的包容和引导。
才是真正让人心悦诚服的根本。
始皇帝一锤定音!
开始推动科举制!
随后。
冯去疾站了出来,道:“陛下,臣有急报!”
始皇帝道:“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