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3章 争奇斗艳收获颇丰【2 / 2】

长安九十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此时酒楼里依旧热闹非凡。朱棣一边品着茶一边看着窗外秦淮河上的风景,雅间里面的躺椅是朱棣特意设计的,目的就是在茶余饭后让客人躺着一边品茶一边阳闲聊放松精神。此时的阳光也不燥热,透过窗户洒在朱棣的身上暖洋洋的,不一会儿朱棣睡了过去。

视线转到苏州这边,刘伯温暂代苏州政务期间也是按照朱元璋的指示,杀了一批在张士诚期间违法乱纪的官员和士绅,罚没了大量的土地、房屋以及财产。

大量被巧取豪夺的土地又重新的回到了农民手里,同时在短时间内整顿了官场的蛀虫,杀的也是人头滚滚。大家原以为一身儒士打扮的刘伯温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儒官,却不知道刘伯温既是才华卓著的能臣干吏也是见惯了生死的随军军师,下马能治国上马能杀敌。

经过了一段时间大刀阔斧的整治,整个苏州的环境变得稳定了下来,城墙和外城的房屋也在加紧的建造和修缮。就在前几天刘伯温已经与新到任的知府何质交接完了工作,此时刘伯温现在就站在自己的学生朱棣命人建立的孤儿院门外。

之前李济深在帮了自己一段时间后,就主动的说已经接到公子的委托,建造一个孤儿院,所以很快的就投入到了其中,很快这个收容所就走上了正轨。

命护卫敲了敲门,通报了一声很快李济深就出来迎接道“草民李济深见过刘大人。”

刘伯温说道“李先生不必多礼,看着李先生能这么快的建好这收容所,听见里面这朗朗的读书声,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李济深赶紧说道“老朽不敢居功,都是听从公子吩咐,所有银钱皆是公子所出,老朽只是个执行人,要是没有公子的善心,老朽也是有心无力。”

刘伯温说道“是啊,乱世人命如草芥,何况是对于一帮没有长大的孩子来说,走吧我们进去看看。”

李济深赶紧侧身把刘伯温请进去,此地是外城的一处院落,在之前大战的时候这户跟着旁边其他几户的主人都已经落难了。索性李济深就把这几户都买了下来,还有后面的十几亩地,官府也是重新的打造了房契和地契。

李济深说“已经按照公子的吩咐都办理妥当了,男孩33人,女孩17人。上午上的是大课,整体在一起识文断字。下午女孩们请了女先生教女孩们琴棋书画,男孩们请了武师给他们打基础,培养他们吃苦坚韧的性格。后面还有十几亩地,在找人种的同时我也会时常领着他们干活,让他们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刘伯温说道“李先生做的非常好,不过还有一点李先生也要注意。”

李济深赶紧谦卑的请教道“老朽不才,还请李大人指教。”

刘伯温笑着说道“我这个学生我也了解,发善心肯定是的,但是他在发善心的同时为何还要花这么多的银子培养他们,只要每天管饭,等到后面的地种起来等待收获粮食,也能自给自足了,那投入这么多银子又是琴棋书画又是武师教学,何苦来哉。”

李济深恍然大悟“那是,这些孩子着重培养,将来公子有用?”

刘伯温说道“老先生自己心里知道就行,因此你最要注重的是什么,我想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李济深赶紧拜谢“多谢刘大人的指点,老朽感怀五内。”

刘伯温笑道“刘先生不必多礼,我那学生年纪虽小可是说话做事却极为老成,也是因为这些所以一般人可进入不了他的视线,能对刘先生予以这样的重任,老先生可要好好为你家公子效力。”

李济深连忙躬身道“多谢刘大人提点,老朽这把老骨头一定会为公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伯温看效果已经达到微笑的扶起李谨慎说道“老先生言重了,言重了,哈哈。”

就这样刘伯温一整天都呆在孤儿院中,期间还给这帮小孩亲自上了一节思想教育课,让他们懂得感恩,明白今日的生活是多么的难得,也告诉他们你们能好好的活下去不在忍受饥饿、寒冷,能从新感觉家的温暖是因为一个和你们年纪一般大孩子的花费了很大的代价给你们带来的,你们要好好学习,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见到这个重新给你们生命的人,那时候你们再好好报答他。

这里面的孩子都是挨过饿、受过欺负、有的还差点失去生命,在最无助的时候有人把他们接到这个大家庭,给予他们食物、衣服、住所,并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见到这个给予他们第二次生命的人,他们哪里不心生向往,哪里不奋发图强。

看着这些懂事的孩子刘伯温也是感慨连连,连年的大战见惯了生离死别,看惯了双目无神的百姓,早已使他的心肠慢慢变得坚硬,可是看见了这一群孩子,有的嬉戏打闹、有的勤学苦练,可他们眼里都泛着神采,从他们的笑声中看见了对新生活的满足,这真是一个让人向往的世界。

此时秦淮河两岸已经华灯初上,这座已经被朱元璋经营了十一年的城市也是渐渐的体现出她繁华的一面,两岸的画舫已经张灯结彩的开始招揽客人,街上小吃摊陆陆续续的摆了起来,还有走货郎也推着车子沿街叫卖,路上的行人络绎不绝。招客声、叫卖声、小孩嬉戏打闹声和大人的呵斥声充斥着秦淮河的两岸。

祥瑞酒楼三楼雅间内,朱棣也是微微转醒。看着窗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雅间内也是点了蜡烛,闻着这灯油味朱棣也是感慨还是电灯好呀,可惜自己不会造。

不一会儿,大拳提着茶壶敲门进来说道“公子醒了,常茂找过您好几次了。“说完顺手给朱棣倒满新茶。

朱棣起来喝了口热茶漱漱口说道“好,那你叫他来吧。”

还没说完,就看见一个头从门外伸了进来,这不是就是常茂嘛,此时看见朱棣醒了,赶紧闪身进来。

“哎哟,我滴四郎呀,你是真的心大,这都能睡的如此踏实。你知道我们从开业到现在赚了多少钱吗?”常茂激动地拉着朱棣说到。

朱棣看着这货如此的激动也是能看出来应该效果还可以便说道“赶紧的,别卖关子了。”说完还给常茂也倒了杯茶。

常茂激动地说道“从开业到现在,我们净赚了一百两。哈哈,一百两啊,这才半天时间。我滴个乖乖,这些个人一波接着一波,就没停过,好多的人还想要预定,还派人来通报说是做好给送过去,我去他娘的他以为他是谁,我直接让人给轰出去了。”

朱棣也没管那些小事笑道“那还不错,这几天都会是这个样子,等过段时间人们都尝过了新鲜劲客源就算是稳定下来了,坐下歇息的下,今天你也是大功臣,跑前忙后的。”

常茂笑道“哪算啥,我开心呀,看着这白花花的银子和铜钱,我就干劲十足。看着情况我以后腰杆子那也能挺起来了,不用再从我爹那里扣一点,扣一点、再扣一点了。”

听着常茂的话朱棣也是很开心,从朱元璋那里搞来的钱现在已经花的七七八八了,要是再没有进账的话,自己的计划可就得耽搁下去了。

而且现在马上就要向北进军了,那时候北方就会逐渐的收复,自己的产业也要逐渐的伸向北方,虽然还不至于马上投入但是得有钱买地或者买楼呀,那些个地段好的买下来一般都不便宜,所以资金还是要跟上,而且孤儿院也要在北方建立起来,这些个事情那件都需要大量的钱。

和常茂说了一会话,叮嘱了对方一些事情朱棣就告辞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棣照常做完早课去给马皇后请安,此时朱元璋刚好也在,朱棣乖巧道“孩儿拜见父王,父王您吉祥。”

朱元璋听了这俏皮话也是抬头看了朱棣一眼说道“起来吧,大早上嘴上抹了蜜?”

朱棣笑道“哪有,孩儿一直都是如此的嘴甜。”

朱元璋示意朱棣坐下来说道“听说昨天你的祥瑞酒楼开业了闹得满城风雨,常茂这小子上蹿下跳的,是你的主意吧。”

朱棣放下喝了一口小米粥说道“没有那么夸张,正常的商业手段罢了,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何况孩儿也是投了不少的银子进去,这要是亏了怕事得喝西北风了。”

朱元璋笑骂道“咋地,家里还能少了你吃的。”

朱棣赶紧道“比喻比喻而已,不过看昨天的热闹的场面就说明这些年应天在父王的手里那是一天比一天好,百姓一天比一天富。”

朱元璋听了朱棣的赞美也是马上开心了起来说道“快吃饭吧,等会你大哥就要启程去老家祭祖了,你们兄弟几个一起去送送,还有你老师刘伯温也启程了,大概明天下午就会回来。”

朱棣听完连忙应是“好的父王,孩儿明白了。”

不一会儿几个兄弟都来吃饭。朱棣连忙起身见礼并招呼起来,于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饭。

吃完饭后朱标把几兄弟叫到一起说道“大哥这段时间不在家里,你们记着要懂事听话,好好跟着先生学习,为多为父王分忧,少惹父王生气。”

众兄弟连忙表示自己会听大哥的话,朱标欣慰的点了点头。

应天城外朱标和一众随行官员拜别了朱元璋,踏上了去濠洲祭祖的路,朱棣看着大哥远去心想大哥回来的时候应该就是父王登基的时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