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集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邦和朱元璋的微信聊天
刘邦和朱元璋聊年号和谥号
关于二十四史,我以后会看的,这段时间看历史书,发现一个问题,很多皇帝记载的方法不一样,有的是年号,有的是谥号,有的是庙号,不好还有尊号的,当然很少用尊号,因为尊号一般比较长,刘邦开始找朱元璋聊天。
是的,这个很多人都迷糊,有点乱,实际上,这也有一个说法的,就是按照哪个都行,按照历史学家的喜好。
我们可以聊一聊这个方面的问题,刘邦说。
好的,先说哪个呢,还是先说年号吧。
好的,朱弟,还是你说吧,你是专家了。
说到年号,是你刘哥的重孙子刘彻开始的,他是首创的。
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有的皇帝年号多,有的少,比如说唐高宗有14个,武则天就有十八个年号的。;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
这个问题其实也早有研究,就是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首创的,年号为&34;建元&34;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135年。
这个是怎么来的呢?朱弟。
据说是《汉书》上记载,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记年,于是立年号为&34;元狩&34;,称公元前122年为元狩元年。这样过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34;元鼎&34;,称那年为元鼎元年。
看来是因为群臣为了皇帝的喜好啊!真的有点意思,这也是我的重孙子创新,刘邦高兴的说,这是他老刘家开始的。
还有最后一个是中国历史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34;宣统&34;。这是一致同意的,袁世凯的洪宪&34;的年号不承认是最后一个。
还有就是改元,是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之年称为&34;纪元&34;,改换年号叫做&34;改元&34;。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终算起。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多次改元。这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号,据说中国历史上有500多个年号。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字。有少数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
实际上,最正规的是我们大明朝,都是采取一世一元制,也就是一代君主的任期内只使用一个年号,这是起源我,朱元璋很是自豪的说。
我的年号是&34;洪武&34;,我规定了朝廷以后不封禅、不受尊号、不受祥瑞,这个不仅仅我们大明朝,到了清朝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他们常用年号来称呼明朝和清朝的皇帝,比如洪武帝就是我朱元璋,建文帝就是朱允炆皇帝,,永乐帝是我的儿子朱棣。。。。。。最后一个是崇祯帝朱由检。
清朝也是这样的,比如说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等。
还是这个正规,朱弟,你做了一件好事,刘邦说。
也有用谥号的,这个也是比较多的,当然谥号不仅是皇帝,还有大臣和后宫。
这个谥号是周开始的,他的意思比较复杂,谥法开始的时候,只有&34;美谥&34;、&34;平谥&34;,没有&34;恶谥&34;。善、恶&34;谥号&34;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3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34;等被谥为&34;厉&34;,另外还有&34;私谥&34;。
这里说私谥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34;私谥&34;始于周末,兴盛于汉朝。这不是我们聊天的重点,还是看皇帝吧,刘哥。
好的,太多了,只看皇帝的。
我们重点看看汉朝的谥号吧。
比如你刘哥就是谥号高皇帝,刘盈是谥号孝惠皇帝,刘恒谥号孝文皇帝,刘启谥号孝景皇帝,刘彻是谥号孝武皇帝。。。。。
你们汉朝的皇帝都有一个孝字,这个也是特色的。
还有我大明朝,谥号越来越长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了。
我也列举一下:
我是朱元璋,我的谥号就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很长吧,还有我的孙子朱允炆谥号让皇帝”,还不错说了他的历史一样,接着我的四儿子朱棣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我的大明朝第四任皇帝的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有点长了,不好记,也不好用,朱元璋自己看了都笑了。
谥号的作用不是很大,用的不多,刘邦也是这样认为的。
接着说庙号,这个用的比较多,也是我们常用的。
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这个庙号有变化,后来停止了,到了汉朝以后又开始了。
这是历史上写的,刘哥。
商朝灭亡后,周朝没有沿用商朝的庙号制度,所以周王有谥号而无庙号,再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一同废止。我们知道的原因就是秦始皇不喜欢&34;子议父、臣议君&34;。周朝到秦朝,庙号一度被废止了近千年之久。
庙号最正规的是你的汉朝,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这是好事,不像以后,是个皇帝都有庙号,不是好事,朱元璋说。
是的,我的汉朝很正规,只有七个比较厉害的皇帝有庙号。
这是对的,对祖宗是好事的,刘邦说。
这七个人我说说吧,我看了这方面的书了,刘邦说。
西汉我的庙号为太祖高皇帝、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这是我们西汉比较有名的皇帝,也是我的而后人刘秀留下的,很中肯,像西汉皇帝如刘奭)、刘骜、刘衎等因功绩不多就不该有庙号。
到了东汉,有庙号的只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显宗孝明皇帝刘庄、肃宗孝章皇帝刘炟。这个也是很中肯,还有东汉的汉和帝、汉安帝、汉顺帝和汉恒帝就不该有,在汉献帝时以无功德为由被取消,这是对的,刘邦很是满意。
以后就乱了,不正规了,刘邦说。
朱弟,你的大明朝怎么样?
后来的皇帝都有这个庙号,我们大明朝皇帝都有的,说几个吧,朱元璋说到。
我的庙号太祖,朱允炆庙号惠宗,朱棣庙号成祖,朱高炽庙号仁宗,朱瞻基庙号宣宗,。。。。。朱由校庙号熹宗,朱由检庙号毅宗等等。
这个是有变化的,以前说是谥号较多,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这是一个变化的,朱元璋自言自语的说。
还有就是庙号很有意思,有说法的,比如说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发扬光大;世祖、圣祖、成祖重新打了次天下敬纸嫌翻;世宗是守成令主的美誉,但也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僖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则应用于较为悲情的亡国之君。
这是很正规的,算是对皇帝的认可程度,刘邦很在意这个。
比如说太祖吧,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后人追授者。
这个要好好说说,刘邦建议道。
朱元璋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谥为太祖的君主是商太祖成汤,他是很有名的人,有名的帝王。
还有就是你刘哥了,
刘邦是汉太祖,曹操是魏太祖,这是魏高祖曹丕追尊曹操的,孙权是吴太祖,司马昭是晋太祖,这是晋世祖司马炎追尊,程道养是蜀太祖,赵广追尊的。。。。。
很多太祖是追封的,这个庙号太重要了。
在后来是我,我是明太祖,努尔哈赤是清太祖,这是皇太极追尊的。
不错,后代还行,我们都封为太祖,这是应该的。
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看看后代的皇帝怎么定庙号吧。
好的,刘哥,明天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