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集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邦和朱元璋的微信聊天
朱弟,上次说到内乱,这是有原因的,刘邦直接到了主题。
刘哥这么早,开始找我聊天了,还说内乱的原因,我认为就是三个原因,一是宫闱之变,二是权臣之擅,三是宦官之祸 。
朱弟,你总结的很好,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心不古,嫡长子制度执行的不彻底,刘邦说。
是的,这也是一个原因,出现权力错位就会这样的。
权臣之擅,这是权臣的问题,历史上权臣可不少,我们今天就说说他们吧。
权臣顾名思义就是有权势之臣,多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他们通常指掌握国家军政大权、威胁统治者的大臣,也可以指权倾朝野、威胁帝王统治的宦官。这里不仅是官员,宦官也是权臣的一个方面。
先说大臣吧, 这是权臣的主流,比如说秦朝的赵高,就是指鹿为马的那个人,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权臣,他是不是太监,这个不好说,看书上写他有女儿,应该不是太监,把他当成大臣吧,朱元璋说。
赵高先是入宫,他工作努力,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秦始皇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不仅如此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这个位置不是很高,是皇帝身边的人吗,赵高这个人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
要想成功,必须先取得皇帝的信任,这是第一步,要是能立一个皇帝就更有权力的,机会来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于沙丘,本来秦始皇的意思就是立太子扶苏当皇帝,长子扶苏为人&34;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34;,无疑会是一位贤能的君王,况且依照嫡长子继承制也应该传位于他。当秦始皇召来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 这实际上已确认了他继承者的身份。
赵高看到立长子扶苏为下一任皇帝,这对赵高十分不利,他没有按照秦始皇的意思,而是假意允诺着,赵高的心思就立胡亥,因为胡亥这个人昏庸无知,若胡亥继任帝位后,容易控制。因此赵高没有执行秦始皇的诏书,反而暗中却扣压了遗诏。
赵高马上去找胡亥说明情况,胡亥知道后说都听从你的意见,后来赵高又找到李斯,李斯开始不同意,后来赵高分析利弊,李斯同意了。
后来就是胡亥当上皇帝,然后赵高伪诏书杀死扶苏,这个时候,赵高的地位斗升,赵高官被封郎中令,成为了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
赵高开始掌权,他利用胡亥的心理,杀死蒙恬、蒙毅蒙氏兄弟,还杀胡亥的兄弟姐妹,据记载赵高一次就在咸阳杀掉了胡亥的12个兄弟,将10名公主碾死于杜邮。不仅如此,赵高还安排自己的亲信当上大官,在胡亥的左右。再后来就是掌握大权,陷害李斯,赵高权势滔天,成为第一人,为了验证一下,他开始指鹿为马的表演。
指鹿为马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故事,朱弟,可以写出来。
好的,刘哥,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话说李斯陷害而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这是最大的官,朝中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他的位置可以说是太上皇,渐渐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这就是上帝要使人灭亡就先使人疯狂。
有一天,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时,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看看赵高是怎么表演,赵高说:&34;臣进献一马供陛下赏玩。&34;大臣都愣住了,连胡亥也是不相信,这分明是一头鹿,丞相怎么说是马呢,胡亥虽然糊涂,但是鹿是马还是分得清。他大笑道:&34;丞相错了,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34;胡亥还 不是傻子,有分辨能力的。
赵高的用意就是看看群臣的看法,那个是跟我一般,那个是不跟我一般,就说这是鹿,然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问大臣;&34;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34;
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这些大臣有的慑于赵高的淫威,缄默不语;有的惯于奉承,忙说是马;有的弄不清赵高的意图,还是说了真话。
赵高目的达到了,看出这些大臣的政治属性。
胡亥蒙了,这是什么情况,认为是自己有病了,可能自己是冲撞了神灵,才会认马为鹿,遂召太卜算卦,这个太卜也是赵高安排好的,就说道:&34;陛下祭祀时没有斋戒沐浴,故至于此。&34;
胡亥没有经历这样的事情,就信以为真,便在赵高的安排下,打着斋戒的幌子,躲进上林苑游猎去了。胡亥开始不再管事,就全部交给赵高。后来赵高便将那些敢于说&34;鹿&34;的人纷纷正法。
这个故事,很是说明问题,这就是权臣的套路,赵高不简单,刘邦说。
更有甚者,赵高想当皇帝,他杀了秦二世胡亥,这个时候赵高拿到玉玺,他想当皇帝,准备宣布登基。
赵高问大臣怎么样,这些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都不表态,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赵高的皇帝梦。 赵高只得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王室成员子婴。子婴知道自己不过乃是一个傀儡而已,他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就设计斩除赵高,接着杀了赵高三族。
这就是权臣赵高的下场,很是悲惨。
自古权臣都没有好下场的,赵高就是先例,刘邦说。
朱元璋说,刘哥,哪个朝代都有权臣的,你们西汉朝也有的,就是霍光,至于说王莽都算是权臣,他是更大的权臣,把汉朝都篡权了。
王莽就不算了,他算是开国皇帝,像霍光算是权臣,刘邦说。
这些人决定了王朝的很多大事,但是没有夺的皇位,这样的算是权臣,刘邦接着说。
那就说说霍光的故事,关于他也算是历史上的名人,不少人看好他的。
霍光的家庭出身很好,他的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这个身份很是显赫的,一个是大将的弟弟,两个是皇帝的亲属,这是他成为权臣的基础,没有这个他不会也不敢。
霍光很小的时候,就进宫了,他的起点很高,常年侍奉汉武帝左右,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后来汉武帝临终前就托孤辅佐,汉武帝令宫中画师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
霍光地位之所以很稳固,这也与金日磾和上官安都有联姻关系,他们都是同为辅政大臣,金日磾次子金赏的妻子是霍光的女儿。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所娶则是霍光的女儿。
后来因为政治纷争,上官桀联合盖长公主、燕王刘旦以及辅政大臣桑弘羊等共同结成反对霍光的同盟,做好准备打算一举擒杀霍光。
还是个孩子的汉昭帝识破这些事情,最后霍光族灭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盖长公主和燕王旦自杀。从这以后霍光成为朝政实际上的决策者,也就是权臣。
权臣的形成,是通过战斗而得到,不是很简单就能获得,刘邦点评道。
是的,权臣都是有能力的人,有手段有方法有策略,一步一步形成的。
霍光算是掌权了,后来汉昭帝驾崩,他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
这就是著名的27天皇帝的人,后来霍光以淫乱无道的理由废除了他,接着霍光同群臣商议后决定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继承帝位。
霍光的这个行为,就像殷商伊尹,行废立天子之事,这就是权臣的标志。
汉宣帝即位初,霍光表示要归政于帝,但宣帝没有接受,朝廷事务的决策仍先经过霍光过问再禀报皇帝。
实际上汉宣帝对霍光表面上很信任,但内心十分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原因就是霍光本人功高震主,这是很多皇帝最忌讳的事情。
人都要死的,霍光也例外,在位时,活着的时候,霍光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死后,家族中就有不安分者想谋反,后来事情败露,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一族遭到满门抄斩。
为什么霍光死后谋反呢,这是个问题,是不是皇帝的计谋呢,是不是皇帝的借口呢,这个不得而知,后来霍光得到平反。
霍光应该算是好的权臣,他活的时候没有造反,刘邦说。
霍光的结局还算是可以,他的后代因为他太骄傲获罪,也是因为霍光没有管理好家庭的缘故,或者有其他原因,这都不好说,朱元璋说。
还有其他的权臣的,明天再说吧,再见,刘哥!
好的,朱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