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2章 刘邦和朱元璋的微信聊天汉武帝的推恩令【1 / 1】

中国传统文化集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邦和朱元璋的微信聊天

刘彻当上太子,他的爸爸死后,顺理成章刘彻当上皇帝,公元前141年登基,16岁。

刘彻能当上太子,后来当上皇帝要感谢两个女人,一个是他妈妈王娡,一个是他的丈母娘馆陶公主,朱元璋说。

今天接着说刘彻,把这个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的皇帝说清楚,说得透彻点,好吗,刘哥。

好的,刘彻算是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知道这个后人还真不简单呢,刘邦说。

说说刘彻的母亲王娡,对刘彻的了解可以多个方面。

刘彻的母亲王娡,她的父亲是普通人,但是她的母亲臧儿是汉初的名门之后。

我们应该还记得西楚霸王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时,就曾经封过一个燕王臧荼,而臧儿正是臧荼的亲孙女,臧家却早已家道中落,后来臧儿嫁给槐里的平民王仲为妻,生一子名叫王信,还有两个女儿,长女王娡,次女王皃姁。王仲死后,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两子田蚡、田胜。这个臧儿不是简单的女人。

当然不是因为她嫁给两个男人,而是她对女儿王娡的婚姻改变起到决定性作用。

王娡刚成年时,就在其母臧儿的主持下,嫁到一户普通农家金王孙家里,没过多久,王娡便生了大女儿金俗。按理说,这个王娡没有机会了,只能当一个农夫,命运说转就转,有一天,一个叫得相士给王娡的母亲臧儿和几个子女相面时,相士姚翁告诉臧儿:“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

这个是什么话,一个农户的孩子怎么能生下天子,可是臧儿听完之后很是高兴,王娡对此也表示要尽力一试。这娘俩还真的有意思,听信了这个相士的话,王娡从农户金王孙家搬走,她的妈妈臧儿于是托了很多的关系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宫。

真是狗血剧情,这还成功了,朱元璋也是信命之人,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刘邦也是服了,这样的妈妈和女儿真的少见,结果是她们成功了,这是命,不能违背天意。

王娡得宠之后,又向太子刘启夸赞胞妹儿姁的美艳,不久儿子也进入了太子府。这个有点像武则天一样,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里可以这么说,朱元璋说,王娡是个幸运的女人,她原先嫁给金家,只因为算命人说她可以当皇后,她的母亲便执意把她送入宫中,果然成了美人,生下了刘彻成了皇后。再后来王娡联合馆陶公主,让儿子刘彻当上太子,以后又当上皇帝,王娡是宫廷之争的得益者, 通过政治联姻,提升了宫廷地位。

这个是王娡,还有就是馆陶公主,她也是刘彻成为皇帝的功臣,这个公主还有一个出名的地方,朱元璋说。

就是养男宠,从馆陶公主开始的,她是折叠越礼之始。

这里可以啰嗦几句,馆陶公主刘嫖的丈夫陈午方过世。而刘嫖在丈夫在世时就已经有一个面首,名叫董偃。董偃和母亲靠卖珠维持生计,十三岁时便跟随母亲出入刘嫖家。刘嫖见了俊美的董偃,说:&34;我替你母亲抚养你吧。&34;于是就把他留在自己的府中,长到十八岁时,出去的时候坐的是高头大马,晚上与公主同寝。

刘嫖为董偃日出千金,极其宠爱。

这个事情,皇帝汉武帝也是知道的,有一次汉武帝亲自到公主府中,汉武帝就问姑母:&34;我想拜见一下主人翁。&34;公主很是害怕,后来没有办法就和董偃一起磕头请罪。汉武帝并没有怪罪董偃,还赏赐给董偃衣服、帽子。

当时,董偃见皇帝不自呼己名,而自称为&34;主人翁&34;。汉武帝听了大笑,饮宴甚欢。宴罢,董偃贵宠之名,天下皆知。

这就是主人翁的来历,原来是汉武帝的时候叫一个男宠的,刘邦恍然大悟。

再后来,东方朔给汉武帝建议杀了董偃,汉武帝没有杀他,而是逐渐失去了宠爱,三十岁就去世了。过了几年,馆陶公主刘嫖也去世,她要求和董偃一起合葬在霸陵。这真是奇事,一个公主和一个男宠合葬在一起,真是不成礼法。

刘嫖和董偃也被认为是王后公主贵人做越礼之事的开始。

说了刘彻的两个帮手,刘彻当上皇帝,开始他波浪壮阔的一生,刘彻主要的工作有哪些?

朱元璋说,刘彻的功劳不少,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之一,之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思想上加强了领导,之三是折叠开疆拓土,奠定版图

打击匈奴,消除了以前的恶气,之四是出使西域等等。

当然还有别的,刘哥你说说。

我现在不说了,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我在插话吧。

先说加强中央集权,这是听从主父偃的建议,采取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

这是一个阳谋,很厉害的阳谋,朱元璋说。

是的,很聪明的一个方法,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好方法,刘邦说。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当时的汉朝还有一些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并且诸侯王骄奢淫逸,时常违抗中央政令,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恩令名义上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他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

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

这个阳谋的成功是汉武帝时期思想变革与政治变革统一的标志,朱元璋说。

历史上不仅有这个阳谋,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刘邦说。

所谓阳谋,我们给的定义是就是根据现有条件,在不影响别人、也不依赖别人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光明正大的通过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达到总体更好的结果或实现更高的希望。

阳谋是随势而动,随势而发,无迹可寻,比起阴谋来高明多了。

推恩令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围魏救赵,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了,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阳谋,无论庞涓如何选择都是坑。

还有一个是远交近攻,这个是指秦国丞相范雎提出的一种外交政策,“远交近攻”策略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韩赵二国,因为韩赵两国最近,国力最弱。稳住楚国与魏国两个巨无霸,暂时对较远的燕齐置之不顾。

还有一个就是二桃杀三士,这是晏子设了一个局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大,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子。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历史还有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及张仪苏秦合纵连横等等。

这些阳谋都很厉害,也就是说,阳谋就是完全坦白的告诉对手你会如何行动,大大方方的暴露自己的作战方针,阳谋就算被识破,对方也是无法破解,就算对方知道这是个坑,也得往里跳,往往是战略层面的碾压。

是的,刘彻不简单,还有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思想问题,算是他的功劳,朱元璋说。

今天就说到这里吧,明天继续。。。

好的,刘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