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这个时代的历史,刘范除去自己所学,就是小钰给补充的,所以对于后世走向,非常清楚。
可荀彧可是这个时代的土著,他可没有什么历史书可以学,对于荀彧来说,历史就是每天真实的生活,日日夜夜,反反复复。
可能分析出宦官倒台之后,士族必起内斗,这已经相当不简单了。
后来天下大乱,不正是因为内斗而起的吗。
“天下士族千千万,但实际上每个人考虑的都是自己或者自己家族的利益,甚少有人能够站在天下大局,现在国家的大势上去认真思考,精致利己,又怎能不内斗不止,人都是有贪心的嘛”
刘范摇头叹息道。
“刘兄所言甚是矣”
荀彧听后,点头赞叹道。
然荀彧正想着接着说下去,刘范又忽然开口说了起来。
“哎,天下之大,士族,豪强掌握了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兼并日盛,大量土地掌握在了士族,豪强之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不到改善,百姓失去土地,就只能选择依附于地主豪强,成为佃户,加上压迫,欺压,拿百姓不当人看,与牲口一样,百姓饥肠辘辘,没有一口饭吃,到最后就只能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故而不是张角他能力有多强,多会蛊惑人心,实际上就是百姓没有饭吃,这才选择了造反这一条路”
刘范面色淡然的说道。
而听得刘范又是一阵新词,又说出了一通大道理,款款而谈,荀彧,荀棐也面色一凝,心中又是一阵翻覆起来。
“刘兄见识独到,高远,吾不及也”
荀彧又是赞叹了一番,随后话锋一转。
“其实天下士族之中,并非全如袁氏,杨氏及南阳六姓矣,这些家族大多因汉而兴,如弘农杨氏,其先祖乃赤泉侯杨喜,南阳六姓与汝南袁氏,皆因新汉而兴旺,然各士族之中,却有一批先秦之时,便已立足者,如在下所在颍川荀氏,便是荀子之后矣”
“其实真算下来,汝南袁氏和我们应有共同利益,汝南郡在秦时就属于颍川郡,然汝南袁氏与我等立家不同,所求道路也不尽相同,故而自党锢以来,袁氏并未受何影响,反而我荀氏这般非靠汉兴之家,受创颇深,如非家族积淀,几有族灭之危也,加上我等又不愿与阉宦为伍,故而至今我荀氏子弟,甚少有入士者”
“只是生存弥艰,有时又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矣”
荀彧向着刘范又说明了一番后,叹息道。
刘范听后,面色一凝。
看来这荀彧已经说到了重点了啊。
“士族立身,说白了皆为生存,其实为了能让荀氏留存,文若先父也曾打破祖训,为文若定下唐氏为妻,以致至今文若依然受人指摘,然我等荀氏族人皆知文若所做的牺牲,又如何会去指责乎”
这时荀棐也开口补充道。
而听荀棐言罢,刘范这才想起来,这荀彧的妻子唐氏,是中常侍唐衡之女,原本是准备嫁给汝南傅氏的傅欢,傅公明,但公明不愿意与宦官为伍,于是这才转嫁荀彧。
不过见荀彧反应,又听荀棐所言,荀彧对于这门婚事,也并不认同啊。
刘范心中想着。
“哎,让刘兄见笑了,其实贱内也算知书达理,通情贤惠,只是因身份原因,这才让我荀氏蒙羞,而如今虽党锢解除,然慈明公依然坚持不出仕,一大关键原因,就是不想被士人认为我荀氏与宦官为伍也,而慈明公将其幼女采妹,许配阴氏子,也是打算借阴氏而使我荀氏得以翻身,不过如今阴瑜身患顽疾,且阴氏之中本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或羞于与我荀氏联姻,我看这事八成要黄吧”
荀彧长叹一声道。
“文若不必挂怀,世间事,全凭一张嘴说,所谓人言可畏,所谓天下悠悠之口,其实就是因舆情掌握在了这些颠倒黑白之人之手,自然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我相信以文若兄,元祜兄之才,久后必成大器,被世人所重之”
刘范向荀彧劝解道。
听得刘范所言,荀彧也对着刘范展颜一笑,心中也慢慢放松了下来。
“不瞒刘兄,其实前日我已将刘兄的情况及目下京中的情况,阴氏子的情况已去信家父,昨日家父已有回应,虽阴氏最近加紧催促采妹之事,但家父依然打算重新考虑采妹婚事,另外就是刘兄,家父也对刘兄也对刘兄颇有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