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月二十五日。
皇甫嵩,朱儁战败的消息,传入京中,立时引爆了整个京师内外。
本身还有一些人从年仅十五六岁的刘范轻松解决南阳黄巾得出黄巾不值一提,可如今败报传来,也让这些人不得不面对黄巾很强的事实。
当然对于依然在太学每日读书,并早从荀彧口中得知了消息的刘范来说,这败报,并未让刘范感觉到意外。
只是通过与荀彧的对话,加上后来小钰对刘范详细说明了一下这个时代的认知,刘范才开始慢慢重视起了荀彧之言,并对这个时代认识得更加全面具体。
原来这个时代士人并非铁板一块,而对于以袁氏为首的士族,历史上还有个专有名词,关东士族集团。
而在荀彧口中另外一股势力,同样有一个专有名词,关西武人集团。
如后来诸侯讨董,这董卓表面上是袁氏故吏,实际上董卓所代表的,正是关西武人集团的利益,也就是说诸侯讨董,本质上是一场关西武人集团和关东士族集团争夺大汉最高权利的一场正面搏杀。
而放在如今,这关西武人集团也在关东士族集团眼中,那就是宦官的走狗,是宦官的爪牙,代表的宦官集团的利益。
但如真算起来,自章和以来,外戚背后所站的不正是关东士族吗,后来皇帝要想对抗士族,就只能扶持宦官,而宦官又需要寻找合作对象,于是被关东士族所打压的关西武人集团,便被扶持了上来。
而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这次黄巾起义就成必然发生的事了。
太平教为何敢于发动起义,其背后不正是关东士族集团暗中扶持吗,而关东士族为何要扶持太平教,不正是因为宦官引发的两次党锢之祸吗,看看征讨黄巾的三路大军的成分,同样能说明问题。
如卢植,朱儁,就出自关东士族集团,皇甫嵩则出自关西武人集团。
连一个征讨黄巾的大军,都能看见两派暗中较劲,个中事实,早已明了。
而如果不是刘宏最后解除了党锢,怕是如今关东士族就会集体倒向太平教,或者直接改旗另立吧。
故而黄巾刚起之时,关东士族这才大松了一口气。
当然倒不是说这次战败是因为关东士族消极避战,的确是因为黄巾也有一定战力。
而刘范自己能因平黄巾而得如此高位,除去刘宏以外,也是有宦官的因素在内。
这关西武人集团怕是也没少出力吧。
所以这段时间刘范在京中名声大噪,除去自己宫门射柳,太学吟诗,献纸外,宦官在背后推波助澜,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刘范初到太学,卫谌,阴瑜二人便上前刁难,这背后与关东士族怕是脱不开干系吧,毕竟这两人也是士族出身,而自己平定南阳黄巾,在开始的时候,估计也损害了士族的利益的,只是后来刘宏还未等到刘范捷报就先怂了,对士族开始妥协,不然刘范捷报要是早一日到达,这何进都成不了大将军,党锢也解除不了。
故而如今想来,自己也是差点改变了整个历史走向啊。
而除去关东士族和关西武人两派外,其实当今天下士族还有一股强大的第三派力量。
那就是以颍川荀氏,弘农杨氏,包括南阳六姓为主的中间派,这些人或归关东士族,或入关西武人,或游走于两派之间,左右逢源,或独善其身,不归任何一派。
而这些人也是两派极力拉拢的核心力量,但一旦有变,这中间派也会成为两派全力打压的对象。
如今荀氏的遭遇,就能说明问题。
而历史上荀彧也一直到永汉元年,也就是刘辩即位,才被举孝廉,那一年荀彧已经二十有六矣。
但很快又因目睹洛阳乱局,心知天下大乱不远,这才辞官回乡,带着族人北上冀州避祸。
当然原本刘范以为荀氏是和袁氏一伙儿的,是同一个利益集团。
可与荀彧,荀棐结交后,刘范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想想这荀彧能娶中常侍唐衡之女为妻,就这一点就不可能再融于士族之中。
别看这唐氏是唐衡之女,但唐衡可是宦官,其根本不可能有后,那此女如何而来,自不言而喻。
虽然荀彧年少有名,但受此影响,小时候可没少受人白眼,宦官究竟意味着什么,荀彧自是比任何人都清楚。
而刘范自己如今立功封侯,同样有宦官在背后安排,但刘范算下来也是士族出身。
这与荀彧何其相似,加上如今刘范前途无量,也就难怪荀彧会主动找上门来。
其目的八成与宛县富户文庆,廖纲一样,是想借助刘范的影响力,来为自己家谋取利益吧。
不过荀彧所谋应该比文庆,廖纲更高级一些,何况相比于荀氏,荀彧在刘范看来,还有几分心向大汉,眼见如今大汉日渐颓废,天下大乱在即,荀彧必是心如刀绞。
毕竟就算预见天下必定再无安宁之日,以荀彧如今的能力,也没办法改变,这对荀彧来说,自然极为煎熬。
加上家族的不顺,自让荀彧寝食难安。
直到刘范横空出世,或许让荀彧看到了一丝曙光,这才会主动上门吧。
……
从太学出来后,刘范长长舒了口气,总算是将太学没藏书,或阅读,或扫描,存进了自己的大脑之中啊。
之后只需要回去将其抄写下来,再命人印刷成册便可。
到那时候自己也在景山中,设一阅文馆,让自己麾下百姓和学子们每日都可在阅文馆内认真研读。
甚至可以多多印刷成书,分发给百姓认真研读,学习。
在返回家中的路上,刘范暗自盘算着。
刚一回家,刘范便正见正堂之中刘焉正与一位武人攀谈着,武人身后则跟着两男一女,得见刘范走进后,纷纷仰头看向了刘范。
刘范见此大惊失色。
坐着的武人,刘范也见过,正是羽林中郎将吴匡,而吴匡身后,也正是吴懿,吴班和吴苋三人。
上次见,吴苋还是一身男儿装,今日还是刘范第一次见吴苋身穿女装呢。
不过吴苋之前也算清秀,如今看来还算是亭亭玉立,清纯甜美吧。
不过这他们为何会来此,刘范心中暗自盘算起来。
“拜见父亲”
刘范上前向刘焉拜道。
“恩,这位是羽林中郎将吴将军,你也见过,他身后几人听说是你旧识”
刘焉指了指吴匡,向刘范介绍道。
“正是,我们在马市曾有过接触,当时孩儿还认出吴小弟是女扮男装,不过不知今日将军和三位仁兄拜访所谓何事”
刘范向刘焉点了点头,便向吴匡问道。
而听得刘范所言,吴匡只是回头看了看已经一脸红晕,低头沉默不语的吴苋,心下暗叹了一声。
从怀中取出了一捆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