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5章 安顿【2 / 3】

木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还是先解决吃饭的问题最重要。得知三人都不会生火做饭,严父让他们今天的晚饭还是在严家吃。

从明天开始严母和严硕明开始轮流去知青点教三人生火做饭。只教三天,三天要是学不会,他就不管了。

下午三人跟着严父去大队部登记个人信息,办手续。结果发现三人的关系还没转过来,需要他们自己带着证件去公社转,那今天就不能借给他们粮食了。

这下不光晚饭要管,明天的早饭和中饭可能也要管。

罗北城直接说等拿到借给他们的粮食,会先还了严家的粮食的。周寒也说,如果粮食不够,他可以用以后的工分再补。

万海则是红着眼睛看着严父,好像如果严父开口跟他要粮食,他就要直接哭给严父看。

严父挥挥手说:“你们人少,管两天饭还管得起,要是十个八个的就不行了。

也不用你们还,只要以后好好干活,别惹事儿就行了。

明天让我家二小子带你们去公社转关系。之后他去县城办事儿,你们就在公社转转,等他回来的时候接你们回来就行。”

第二天严硕明又带着三人去公社转关系,在公社办事处把三人放下之后,严硕明直接去了市里,去找蒋光义。

正好蒋光义对三人的调查也结束了,经过他的调查,这目前看来都没有嫌疑。

罗北城的父亲是部队上的,他高考失利后本来是要被安排进部队的,但他想响应领袖号召到农村看看。罗父给了他一年的时间,一年后一定会安排他入伍。

周寒的父亲是个老师,因为生病去世了,他母亲改嫁给了给他父亲看病的医生,他接受不了,辍学报名下乡了。他原来的家庭条件也不错。

万海的父母都是苏北棉纺厂的职工,家里有六个孩子,他是老大,但只有他是男孩。

从小娇生惯养的,他会下乡是因为棉纺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要求厂里的职工必须选一名子女下乡,他们家只有他的年龄合适。

而且苏北棉纺厂除了国家的补贴外,还会额外给一些补贴。

严硕明问蒋光义:“蒋大哥,你说刘永安背后的人有没有可能会等咱们放松警惕了之后,再派人过来呀?”

蒋光义说:“哪种情况都有可能。就算这三个人,也只是现在看起来没有问题,不代表以后没有问题。”

严硕明表示自己知道了,就开拖拉机走了。

回到公社接上三个知青,就回了生产队。

今天转了关系,借了粮食,学会了生火做饭后,这三个知青就彻底在跃进生产队安顿了下来。

严父找陈有根给三人打了柜子,连木料一人收了十五块钱。也算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虽然几人一开始都不会干活,但慢慢的也开始似模似样的了。

万海虽然力气不行,但看起来也是努力的不拖其他人后腿的。

处理完这几个知青的事情后,严硕明就又恢复了陪媳妇养胎带孩子,教严千山开拖拉机,再抽空巩固一下维修的知识。

私下里,跃进生产队的拖拉机不知道被他拆了多少回了,连管彤空间里一些车展上展出的车也被他拆了好几次。

甚至于他想拆乌尼莫克,被管彤拦住了。其实主要是他没有趁手的工具,不然,管彤也不一定能拦得住。

直到阳历七月中旬,严硕明终于盼到了农机站招考技术员的消息,他立刻就去报了名。

考试时间是八月八号,那天正好是立秋,农历的七月十二。

就在严硕明考试的时候,管彤也在这天生下了她和严硕明的第二个儿子。

今天早上严硕明出门的时候,管彤就觉得疼了,但怕影响严硕明考试就没说。

如果不是严秀芳分发完农具之后,发现自己带错书了,回家来换书,发现管彤已经开始疼了,赶紧跑去找人。

说不定要靠一岁半的严新恒倒换这两条小短腿去找人了。

严秀芳去喊了严母回家,又去喊了严父去请三婶子,然后就回家帮忙了。

因为这次是二胎,生得很快,早上的时候疼,中午就生下来了。

三婶子给管彤处理善后事宜,严母给新生儿洗澡。

两人一直在聊天,手上的工作也没停。

三婶子说:“严嫂子,你这儿媳妇可真有福气,生的孩子都是好日子,这日子也高着呢。以后跟他哥一样,有大出息呢。”

严母笑着说:“出息不出息的,现在说还早。只要能平平安安的,跟他哥一样无病无灾的就行。”

三婶子说:“那是一定的,你就放一百个心,等着享福吧。”

严父带着小孙子和严秀芳一起在房间外面等着,听到屋里传出哭声来的时候,他就让严秀芳进去看看。

但里面的人不开门,严秀芳也进不去,三人还是只能在外面等着。

终于严母送三婶子出来了,因为管彤生完孩子之后,还是很精神,也没有什么不舒服。

严母就让管彤先照顾孩子,她送三婶子出去之后,再回来帮忙。

三婶子看到等在外面的严父,就笑着恭喜说:“恭喜严大哥了,又得了个孙子,母子平安,大喜呀。”

严父和严秀芳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严母问严父:“红包呢?”

严父说:“屋里呢,屋里呢,我去拿,我去拿。”

严母让严秀芳进去照顾管彤,严秀芳就带着严新恒进了屋。

三婶子盯着严秀芳看了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拿了严父给的红包就要走。

严母把三婶子送出门口,三婶子临走前跟严母说了一句话,听着像是说他们家娶对了媳妇,可以旺三代。

但又好像主要不是说这个,严母觉得三婶子有时候神神叨叨的,也就没深想,转身回去给管彤做吃的去了。

三婶子跟严母说的是:“严嫂子,你家就是会娶儿媳妇,一个好儿媳能旺家门子至少三代呢。

这儿子娶媳妇和闺女嫁人是一样的,有的闺女要是嫁个岁数比她小的能享一辈子的福,要是嫁岁数比她大的就受一辈子苦。

那日子过得,不说跟你儿媳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就是跟你们生产队的吴寡妇都比不了。”

直到过了几十年之后,严母才想明白当时三婶子说这些话的意思。

等严硕明考完试回来,管彤直接往他怀里塞了个小儿子。

严硕明抱着小儿子,看着大儿子坐在媳妇儿身边给媳妇儿掖被子。

他问:“这就生了,什么时候生的。怎么不通知我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