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9012886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未,烽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说那建立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灭五代十国创建的宋朝,后来其弟赵光义以下三滥的手段毒死皇兄自己做了皇帝,其子孙赵构终于坐到南宋灭亡的那一天,金人又坐镇了大宋皇朝,走马灯似的朝廷更换,这一年大宋皇朝在又在入侵的蒙古大军的万马铁蹄下倾刻坍蹋,血染宫檐,大都城一片风声鹤泣。其间一个官宦之家,白家,男主人白华,为金宣宗贞祐三年的进士,曾在金国朝中做到了枢密院判官、右司郎中。驾着自家的马车,携带着全部的贵重物品与夫人及年幼的儿子白朴混杂在滚滚红尘的硝烟之中随着喧嚣涌挤的人流逃窜。原本这皇城己经被蒙古人的军队围困数月,城中人疲马乏,饥饿难耐,这蒙古大军破城而入的时候,抢劫掠夺,人们己经因为饥饿而精神恍惚,仓皇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是常事了。
这白朴的家便是如此。先是他们的马车被一群蒙古军人抢劫,这些入侵的蒙古军专门疯抢朝廷里面的官臣的财宝及他们的年轻貌美的妻妾们,白朴的母亲在被他们与财宝一起抢走的时候,因为拼命挣脱死在马蹄之下了。随后他父亲又不见了踪影。此时只剩下他自己,一个年仅四岁的男孩。烽烟中幸存下来。正站在人流中哭啼,是碰到了他家的世交,他父亲的好友著名的词人元好问,救下了他。抱着他在逃窜的人流中拥挤。
那些蒙古军队抢完了朝廷及朝廷官员的真金白银之后,又将这些汉人官员押着移民北上,离皇城更远的地方,这一日白朴便是跟着元好问坐在摇摇晃晃的船上,在黄河中漂流。一阵狂风呼啸而过,泥色的大浪打来,破旧的木船瞬间倾覆。当船又恢复过来的时候,船上的人所剩无几,幸运的是这白朴一直紧紧地抱着元好问,二人在风浪的颠簸中居然完好无损。这元好问感觉是这个孩子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越加喜欢白朴。
东渡黄河两人到了山东聊城,那元好问是一代词家青年才俊,他年少成名,人称神童。
随着他带着白朴来到一荒野之处,用仅有的点钱置下两间茅屋一个院子住了下来。之前这地儿人烟稀少得可怜,十里八地看不见一两户人家,但是因为这些从前皇城里的流离失所人们的到来,逐渐形成了村落。
这元好问原本博学多才,身边又有了这个年幼的白朴,于是亲自执教,教授白朴读书著文。这白朴天生聪慧过人,所读的书过目不忘。
一日傍晚,二人坐在屋檐下,一张小方桌上放着一碗地瓜,二人津津有味地啃着,远处落日余晖映照。
再说这青年才俊元好问虽处事方法就是聪明,这次蒙古元军攻破朝廷之前他便将自己的家人及贵重的财宝早早的安排隐藏了起来。那天是自己正准备回家去碰到白朴哭泣,抱着他,谁知道被蒙古大军一起把他赶到了这偏远的北方。而他的家人,妻子儿女还在遥远的地方。
他的妻子是金朝时候户部尚书张林卿之独生女儿张氏。他的家庭却是沾着皇族血统,他的先祖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他的祖父元子善在金朝时候也是朝廷大官。他的父亲虽是不走仕途却以文墨为生吃着祖业也是富裕之家。是当时知名的文人雅士一生只著书立说,又把儿子培养得如此优秀,他七岁开始写诗著词,享誉神童之声誉至今己是天下少有的几个文人大师之一。因为救这白朴远离家乡在这里落户,但是无时不刻的他心里念叨远在故乡的家人。平时里他一边教授着白朴读书习文,同时又有挨近的人家慕他的才学陆续的送儿子来学习的孩子,又一边准备寻找机会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
喜欢白朴,觉得他像是自己的小时候的样子,此时的白朴已经七岁,长得一副绝世之姿的超凡脱俗之容。在这方土地上,但凡见过他的人皆惊诧瞠目:“世间竟有这般的神仙似的人物?”
此时正值深秋,一日黄昏,朔风袭来,透彻肌骨。元好问独坐窗前,思念亲人,心事重重,倍感神伤。那白朴坐在旁边看着书口里背诵词汇。这元好问抬头望月,追忆往昔情形;想起自己二十岁那年,才入宫廷任职,因为编辑事情自己到岳父家中去取一文件,他岳父家居住在朝廷附近的一条街里,这街上所住的人家皆是非富即贵的朝廷官员些。街上巨大青石铺地,两旁楼宅栉次栉比。用巨石砌成的具有汉家风格的门庭更显得雄伟壮丽。进入院里,树木葱葱郁郁。未到厅堂,假山石桥、花团锦簇、流水潺潺。其间琴声隽永悠扬,心里想到:这高宅大院里竟有人抚琴弹出如此美妙的音乐。情不自禁地诵读道: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一个像是小书童的人领着刚走入屋内,只见室内装饰华丽而不失典雅,一座玉色屏风把室内隔着,外边是搁着桌椅的厅屋,那屏风后面仿佛是连接花园,通透明亮一片。仔细一听不绝于耳的音乐便是从哪里散发出来的吧。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未见自己要找的人出现,而是见到一个阿娜多姿的女子摇步进来说道:“是什么人到我们家园子里吟诗啊!”音色清脆珠润,沿着屏风走过来。一见钟情。这女子便是自己的夫人……而今自己头脑里,徒留依稀美影。又哪堪与现实的实景相比!而今自己只身与一个小孩客居他乡,荒野漠地、恶风寒夜。不禁吟道:
问 世 间 ,
情 是 何 物 ,
直 教 生 死 相 许 ?
天 南 地 北 双 飞 客 ,
老 翅 几 回 寒 暑 。
欢 乐 趣 ,
离 别 苦 ,
就 中 更 有 痴 儿 女 。
君 应 有 语
渺 万 里 层 云 ,
千 山 暮 雪 ,
只 影 向 谁 去 ?
横 汾 路 ,
寂 寞 当 年 箫 鼓 ,
荒 烟 依 旧 平 楚 。
招 魂 楚 些 何 嗟 及 ,
山 鬼 暗 啼 风 雨 。
天 也 妒 ,
未 信 与 ,
莺 儿 燕 子 俱 黄 土 。
千 秋 万 古 ,
为 留 待 骚 人 ,
狂 歌 痛 饮 ,
来 访 雁 丘 处 。
眼 中 时 事 亦 纷 然 ,
拥 被 寒 窗 夜 不 眠 。
骨 肉 他 乡 各 异 县 ,
衣 冠 今 日 是 何 年 ?
枯 槐 聚 蚁 无 多 地 ,
秋 水 鸣 蛙 自 一 天 。
何 处 青 山 隔 尘 土 ,
一 庵 吾 欲 送 华 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