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60章 谁都不容易【2 / 2】

蝴蝶不愿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马家村的人还顺便骂了马粪坨子几句,说这货就不是什么好人,在村里也不怎么讲理,他们以后跟马粪坨子坚决撇清关系。

以后东家有活说句话,咱们每天十五文工钱就够了。

人嘛,总是自己的利益为先的,更何况这家一来就买了这庄子,一看就是傻大户,这会儿秋收也结束了,找点儿活干不好吗?

至于马粪坨子和那对母女孰是孰非,管他们什么事儿?他们只是看热闹的。

当然,夏兆丰虽然是直男,但也不是什么认死理的人,他跟马家村的人又没矛盾,人家送上来的人工,还省的他再去找了。

于是他很大方的表示了对村民们的理解,并约定好,三日之后,让大伙儿去县衙找他,到时候再安排活计。

村民们欢欣鼓舞地走了,出门的时候,对马粪坨子的批判声,依旧不绝于耳。

李大年带来的兄弟们,照理还应该拿郑大人给的三十个铜板。

可郑智明却说让李大年明日再找他要钱,这会儿身上没带钱。

早知道就不夸海口,赏什么三十文了。

家里的钱,还没到,他现在吃喝用的还是县衙里的银子,虽然拿个几百文铜钱赏人是不多,可县衙穷啊!

州府建衙才给拨了八百两,但是现在州府也没钱,赴任的时候才给了他一百两两银子,另外的还都是白条,说过个十天八天的,各县把秋税都收上来了,再给他送去。

可八方县,要啥啥没有,县太爷才来没几天,就只花剩下十几两银子了,关键他也没用在自己身上,也没办啥大事儿,反正银子就莫名其妙没了。

这一百两银子,花下去简直一点儿声响也没有。别说一百两了,哪怕是八百两,放在一个县里头,能干啥?

州府是真抠门到了家,哪怕是这可怜巴巴的八百两,都是因为他跟州牧是同期举人,互相认识,才额外多批的。

肃州这回新设五个县,就他们八方县拨的银子最多些,不过地理位置也是最偏的

据说地理位置最好些的那个新县,州府才拨了二百两白银。

虽说八百两听着比二百两多不少,可这县衙等于是个空县衙,一切都得慢慢置办,再加上修路挖井,造墙买砖,招录衙役,发放饷银,哪样不要钱?

八百两的银子,扔进这些开销里,估计是连个响都没有的。

关键郑智明也不是什么贪图银子的人,夏兆丰买地的银子,都得放在公账上,他还有大用处,挪用之类的,他是想都没想过。

穷啊,公子哥儿此生没有如此穷过!

郑智明突然有点想家,想那个天天遭大哥骂,却不用烦恼钱的家

其实这事儿,肃州州牧季宗林,也是有苦难言,他自然知道八百两不够干啥的,可

皇帝立了新县,可却没拨款下来,只说新县今年的秋税,不用上缴国库,让州府收了再统一分配便是。

可等州府派人去收粮的时候,却发现秋税都被肃北军给收完了,据说还是上门服务,免除了老百姓出门的辛苦。

州府户吏找去肃北军大营想问个清楚,却被告知是陈大将军的吩咐,说他们肃北军没收到立新县的通知。

所以今年还以为是按照老规矩,他们收税他们管事儿。

忽闻州府现在要立新县,那可能今年这税,的确是误收了。

既然是误收了,户吏便要求肃北军把税粮税银退回给州府。

却见人家两手一摊,“没啦,早发放完了,咱们之前打仗死了那么多官兵,到现在抚恤金都没发完,所以这税一收上来,就发下去了,就这些,都还不够呢!

咱们大营,还欠着二十万官兵的几月粮饷,另外马上要入冬了,给兄弟们的棉衣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这位差爷,您能不能回去问问,季大人能不能给咱筹办一些诶诶诶,您别走啊!!我还没说完呢!

实在不行,还是让州牧大人问皇上去要点儿吧,反正不管是给将士抚恤金,还是建立新县,咱们都是为了大荣,皇上能体谅的~~~~~”

这人最后这几句话,是一路追出去喊的。

毕竟,户吏已经带着衙差,骑马飞奔而去了

户吏回去把这事儿跟州牧大人一说,得,州牧大人只能让户吏别再北营了,免得讨债不成还倒贴。

他想想办法,再从州府的账上抠点儿出来,反正先应付了各个被扔到肃北来的倒霉蛋再说吧。

毕竟自己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虽然算不上是封疆大吏,更不是都城的御前近臣,但是皇帝最不喜什么,州牧大人还是知道的。

大荣皇帝,最讨厌人家跟他要钱。

不管是军费开支,还是地方建设,能抠一点是一点,皇帝在这方面,就不怎么要面子。

所以苦啊,封疆大吏苦,地方官员更苦,拥有封疆大吏的地方官员,那是苦上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