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不愿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堵在衙门口的一堆人,渐渐分成了两堆,又在夏兆丰的左推右搡,扯着喉咙骂娘之后,渐渐成了两队。
另外他还让满头大汗的初八和初二拦了绳,告诉老百姓,看热闹可以,但是县令大人正在办公,请保持距离!
几人忙活了半个来小时,县衙门口才恢复了正常秩序。
不对,应该说是建立了常规秩序。
毕竟,这县衙开办到现在,的确也没啥规则秩序可言。
整肃完了人群,夏兆丰坐到了郑智明旁边,“郑大人,您填写招录人信息,我写租赁册,如何?”
“行,”郑智明的嗓子已经哑了,“还得是夏师爷。你家这三个小舅子,胆儿还是太小,见到泼辣点儿的老太婆小媳妇就没招了。
李大年又因为都是乡里乡亲抹不开面,熊二不识字,黄伯年岁大了,喊上三句就气喘,我又是个文人,没法跟这些人说道理,可真是难为死我了!”
其实,作为师爷,夏兆丰是很同情郑智明的,“郑大人辛苦了,您再坚持两天,等人到齐了,就好了。”
这么光杆的县令,也真是难得见到,新开的衙门,大事小情多的很,也的确是难为县令大人了。
郑智明见夏兆丰非但没有因衙门前的混乱,而轻视自己。
反而尽力协助他工作,又好声劝慰,那家伙感动得,要不是碍于前头都是人,他热泪都要滚下来了。
萧条的,昏黄的,寒冷的肃州八方县,因为有了夏兆丰,郑县令才体会到了一丝人间的温情
这回衙门一共招民壮皂吏二十人,毕竟招多了,郑县令也养不起。
租牛也不过只能租二十来天,因为到了十一月,肃州的土地就要开始冻结,无法深耕了。夏兆丰还发挥了集体主义精神,说是耕牛只要七头,用两天就还。
郑县令恨不能跟夏兆丰就地结拜。这么顾全大局的师爷,郑大人说是自己也是此生第一次遇到。
熊二听得直翻白眼,老爷真是有意思极了,说的好像自己不是第一次当县令似的
另外,夏兆丰还留下了二十来个人,给他干点儿搭铺子的小私活。
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姚蓉特地关照了他,这两天必须把草棚子给搭起来,不然这肃州风沙大,露天卖吃食不卫生。
再说三白他们也不能老呆在家里头吃干饭,人不都是养着养着就懒散的吗?
想吃饭,还得让他们赶紧的出门赚钱去。
夏兆丰耽误啥,也不能耽误娘俩赚钱啊!竹子木料茅草啥的这回去泰平城,夏兆丰也买了一些,就是为了搭草棚子用的,这会儿已经运到县衙了。
造房子慢,可搭几个结实点儿,能遮风挡雨的茅草棚,两天功夫也足够了。
所以等手头的事儿忙完了,夏兆丰带着二十来个人,到了郑县令送的五个铺面的地皮前,然后指定了一个看着比较老实能干的,名叫祝三天的庄稼汉做工头。
“你们一会儿着手,就在这块地皮上,造五间一样的棚子。我就两个要求,一要能挡风遮雨,二要质量好些不会倒,就行了。
至于大小,跟前头的那些铺子大小差不多就行了。按照咱们说好的,两天完成,每人每天十五文工钱,没问题吧?”
众人都喊说没有问题,师爷放心,这事儿肯定能办妥。
说完,夏兆丰又喊了祝三天到旁边,小声交代了几句,并且允诺这事儿办的好,以后多的是活让他干。关键是,他的工钱,还比别的几个,多十文。
刚才夏兆丰特地去查了下这人的户籍册,这人农户出身,身家清白,祖上三代没啥标红的事项。
关键据祝三天自己所说,他曾经也在小庄子里当过庄头,所以夏兆丰觉得这人的能力应该不差。
不过让他第一眼就看中这人的,还是因为这人的名字,多少有些奇怪
这地方的人起名,跟姚老八家一个路数,要不就是初一初二,立夏冬至,要不就是x大x,李大年,王大发,丘大泡等等之类的。
祝三天为啥是三天?就非常吸引夏兆丰的注意。
祝三天也是头一次当工头,虽然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但是第一次被主家喂大饼,他也无法抵抗。
他胸脯拍的咣咣响,说是这事儿就包他身上了。
正事儿都说妥了,夏兆丰才饶有兴趣的问他,“你爹为啥叫你三天啊?”
“呵呵呵,”祝三天挠头憨笑:“这名儿是我娘起的,因为她生我生了三天。”
“好吧,那你家最大的是几天?”夏兆丰累了大半日,这会儿就想听点儿有趣的。
“我弟,祝半月。”三天憨憨得回答。
夏兆丰吓一跳,“你弟生了半个月啊?”这么厉害的吗?
“不是,”三天憨笑好像焊在了脸上,“我娘说生我弟,半个月没拉屎,生他的那天,连孩子带”
“好了好了!!!”夏兆丰赶紧打断三天,“行了,我都知道了,你忙去吧。”
话才说完,夏兆丰撩起长腿就跑了~~真是后悔那一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