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不愿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姚蓉也接过夏兆丰递过来的一节甜芦粟,撕了皮,嚼吧了两下,“该说不说,甜是挺甜的。”
这甜芦粟,是高粱变异的产物,以前南方很多人家都会种了吃。味道类似于甘蔗。
夏兆丰和姚蓉这样的七零后,小时候就没少吃这东西。
但是像夏安茹和夏安阳这种零零后,几乎都没怎么见过甜芦粟。哪怕见过,也都是一节节砍好了的,像这么原生态的,夏安茹的确是第一次见。
可为啥好好的高粱,被搞成了甜芦粟夏兆丰就胡乱猜测,“可能是这地肥力比较大,催的杆子蹭蹭长,长着长着就变异了。这事儿其实很好理解,你想想,第一根甜芦粟,是不是就是基因变异了的高粱?”
“我不知道啊,”夏安茹一脸茫然,“给我一根甜芦粟,我要吃!”
管它高粱还是甜芦粟,反正能吃就行呗。虽然不能当粮食,但它是甜的啊!
既然甘蔗可以做糖,那这甜芦粟,不也行?
接过老爹递过来的一节甜芦粟,夏安茹也跟老爹似的,先用嘴把皮剥掉,然后咬了一口,嚼吧嚼吧。
这不就是小清新版的甘蔗吗?!
好甜啊!
完了完了,好像又要发财了,这可怎么是好啊?!
小财神夏安茹,决定明年开春,要让这可以变糖的甜芦粟,插遍富丰庄的田间地头!
当然,空间里产出的奇奇怪怪的植物,类似那个甜瓜啊,像花生那么大的黄豆啊,恨不能比豇豆还长的黄豆啊,也都可以拿出去种了试试。
但是类似豌豆大小的花生这种玩意儿,就免了吧!
回到八方县的日子,过得嗖嗖嗖的快。
夏安茹甚至觉得今年都没怎么过过夏天,这秋末的西北风,就又夹杂着尘土,如约而至。
而郑宅,崔宅,和富丰庄,几乎也在同时修建完成。
三家选了前后三天,入住新宅。
崔承允和夏安阳,也难得回来住了两晚。
因为亲朋很少,所以三家的暖宅仪式搞得也相对简单,无外乎是这家吃完吃那家,吃来吃去,反正也就是这些人。
当然郑家因为有郑二夫人,所以相对来说,各项准备都比较正规一些。
崔宅和富丰庄,都是由姚蓉来操办的,那家伙可不正规了,郑二夫人都放弃指导姚蓉了。不过在姚蓉心目中,暖宅就两件事,一件就是吃,另一件,就是热闹。
总之一句话,怎么高兴怎么来!
待得众人办完了搬家等等的事宜,这日子就已经到了十月了。
此时的肃州,已经进入了冬季。
之前种下去的几百亩土豆,蒯庄头和刁庄头说,再不起出来,就得坏在地里了。
夏安茹当即决定,不管收成如何,全部的土豆,统统起出来!
起出来的土豆,还得妥善保管,以免发芽。也是好在富丰庄起了新房子,新房子底下还挖了三个地窖,起出来的土豆,倒是可以放在地窖里。
不过几百亩的土豆收下来,三个地窖根本不够放。
于是乎,郑家的地窖,崔家的地窖里头也都存满了土豆。
然后继续不够放。
已经挂牌成四季商行的姚三舅杂货铺,便开始贩卖土豆。价格不高,三文一斤,童叟无欺。
还别说,生意那是真不错。
毕竟跟米面比起来,这土豆可要便宜多了,而且煮起来也方便,要吃好点儿,就夹了猪油炒了吃,要吃省点儿,就直接扔水里煮了吃,丰俭由人,好弄的很。
肃北军那里的军户,跟着富丰庄的节奏,也收了一波土豆。肃北军倒是简单,挖坑的人多的是,所以用来放土豆的地窖,都是现挖出来的,想挖多少挖多少,想挖多大挖多大。
所以崔承允还做主收了一批富丰庄的土豆,理由很简单,备战最重要的就是备粮,有了这些土豆,外加之前买的十万粮食,肃北军大半年的粮草就齐了,这就是最好的备战状态了。
陈大将军怀疑这货有私心,但是他没有证据。
军中的主食,也从整日的大锅烩饭,换成了成天的大锅烩土豆。
夏安阳吃土豆吃得,差点儿就问候了种土豆的人的十八代祖宗。
好在他最近脑子用的多,反应快了一些,话还没说出口,就意识到他要问候的,可能是自家的十八代祖宗,于是赶忙闭了嘴,心中默默为自己的鲁莽,向十八代祖宗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