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4章 惠施与申不害【1 / 1】

子木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的呀,夫人。庄神医说得对啊!你想想,您走后的这些年,是谁一直在照顾着小申毅?小申毅小时候体弱多病,是小夫人整宿整宿衣不解带地照顾着小申毅。从那以后,小申毅的身体逐渐地好了起来,而小夫人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你走了,小夫人追悔莫及,她把小申毅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来疼爱。为了表达对你的愧疚,她甚至不让小申毅喊她娘,只让他叫她小娘……”申不害向大夫人诉说着小夫人对小申毅的好。

“呜呜……呜呜……不害,其实我也不是刻意非要置小二于死地,我也只是想借这个机会出口恶气,让她受点罪罢了。要怪只能怪你们!你们韩魏两国整天打打杀杀,扰乱了我的清静,扰乱了我的清修,几乎让我无处安身!”大夫人听到申不害说的一切,对小夫人的怨念顿时减少了不少。而且,她也能看到她的小申毅的健康成长,小夫人居功至伟!

“怪我们?您这是什么意思?夫人您咋把我说糊涂了呢?”申不害故作不明白地问道。

“不怪你们,还能怪哪个?不是你的变法,韩侯能这么膨胀?他现在始终认为,韩国兵强马壮,国富民强,正是开疆拓土,争霸天下的时候。所以就先拿老冤家魏国试刀,三天两头派兵侵扰魏国,让两国兵戎相见……我的坟头差不多都被你们给踏平了!你说,不怪你们,怪谁?为啥两国就不能和睦相处,非得要刀兵相见呢?好好地和这位惠兄弟谈谈,尽量帮助他,让他和韩侯和谈成功,让两国老百姓不再遭受兵祸之苦,都能过上安逸平静的日子……”大夫人说到这儿眼神瞥向药童。

申不害顿时如坠冰窟,转向药童警觉地问道:“你到底是谁?”

药童放下药箱,泰然自若,躬身向申不害、大夫人施礼道:“蒙邑惠施,见过相爷,见过夫人!”

“你不是庄神医的药童嘛,怎么就变成惠施了呢?”申不害思绪恍惚起来,百思不得其解。

“你真是越老越糊涂了!蒙邑双子——庄周、惠施,难道你不知道?小时候在稷下学宫舌战各家门派,让各家门派哑口无言。这些,不都是你告诉我的嘛!庄神医就是庄周,药童就是惠施!”大夫人对申不害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申不害望着庄周、惠施二人,就像看见两个怪物一样,一脸迷惘。良久,恍然大悟道:“庄神医是庄周,药童是惠施。两位先生,请受我一拜,实在是对不起了!我老眼昏花,也是老糊涂了,只顾一心想着给小夫人治病了,却不知道两位大驾光临,实在是失敬失敬!”说着,对着庄周、惠施深深一拜。

大夫人欣慰地笑着说道:“庄神医就给这老糊涂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也免得老糊涂瞎猜乱想个不止!”

庄周对着大夫人一鞠躬,呵呵笑道:“谢大夫人成全!有您在,我们也省去了不少口舌。此庄周是彼庄周,此惠施亦彼惠施也……”

“什么乱七八糟的?拽什么词?还是我来说吧——”惠施打断庄周的话说道。

申不害望向匍匐在地的两个女仆说道:“你们两个出去吧!告诉家老,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进来!”

庄周看了两个女仆一眼,对申不害说道:“出去不出去都一样,反正她们两个早被吓昏过去了。”

大夫人扭头对申不害说道:“不害啊,你和惠施这位小兄弟到你书房里谈正事吧。让庄神医在这儿给你的‘小二’医治医治,也好让这小贱人尽快恢复健康吧。待会儿,我也要回去了……记住——帮惠施完成他的心愿!他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帮他,就是帮我,也是帮你自己,更是帮韩魏两国的黎民百姓!”

申不害望着大夫人,柔声答道:“不害谨听夫人的就是!待会儿您要去哪儿呢?还是回到您那儿嘛……”说着,申不害又哽咽、抽泣了起来。

大夫人心里一柔,微微一叹道:“还能去哪儿呢?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呗!我不气你了,也不气二妹了!只要你们把咱们仨的儿子给我照顾好,我在地下也就瞑目了!你帮惠施完成了心愿,我住的地方也就安静了。好了,你和惠施去吧。我累了,也要休息休息了!”

韩相申不害领着惠施来到了他的书房,并吩咐家老亲自在门外候着,任何人不许靠近!

关上房门,申不害向惠施深施一礼,道:“恕不害眼拙,没能认出惠先生您,实在是有失礼节,望先生恕罪!”

惠施还礼道:“相爷过谦了!折煞惠施了!惠施怎么能责怪相爷呢?要怪,也只有怪惠施了!怪惠施没有事先通报相爷,唐突前来,实在是万不得已啊!不过,不以这种身份前来,恐怕也很难见到相爷您吧!呵呵!”

申不害尴尬地笑道:“是啊——韩魏两国交恶已久,最近又是打打闹闹,纷纷扰扰的让人心烦不宁。不害枉长惠先生几岁,虽未谋面,但也对惠先生钦佩、仰慕已久啊!”

惠施也是惺惺惜惺惺,道:“惠施对相爷也是钦佩已久,更是视相爷为终生楷模!你的文章,惠施更是烂熟于心。尤其是《君臣》篇更是令惠施受益匪浅,成为惠施的行为准则!”

“哦?说说看——”申不害听说惠施读过自己的文章,顿时兴趣高昂了起来。

惠施正了正衣襟,微笑背起《君臣》篇来——“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为人臣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刚,圣人之符,则万物之情,无所逃之矣。故善为主者,倚于愚,立于不盈,设于不敢,藏于无事,窜端匿疏,示天下无为,是以近者亲之,远者怀之。示人有余者,人夺之,示人不足者,人与之。刚者折,危者覆,动者摇,静者安。名自正也,事自定也。是以有道者,自名而正之,随事而定之也。鼓不与于五音,而为五音主,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治主。君知其道也。臣知其事也。十言十当,百为百富者,人臣之事也,非君人之道也。

“昔者尧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则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乱。是以圣人贵名之正也。主处其大,臣处其细。以其名听之,以其名视之,以其名命之。镜设精无为u,而美恶自备,衡设平无为,而轻重自得。凡固之道,身与公无事,无事而天下自极也。”

“什么意思呢,您能理解吗?”申不害想探查惠施是不是有意为之,还是为了讨他欢心所为。

惠施啃啃两声,回答道:“您上面文字里说的就是,贤明的君主如同身体,臣子如同四肢,君主如同号角,臣子如同号角发出的声响。君主设计谋划,臣子以此调整适应实际情况,君主提出纲领,臣子实施具体行动,君主管理权力的分配,臣子完成自己的职责任务,并负责将态势趋于平衡。作为臣子,使用官契的文书自省作为是否与权职相当。

“职责,是经营国家所需遵循的规范,是贤明的人的目的,那么处理各类事务,都不会偏离期望的结果。所以,善于管理国家的人,依靠的是恭谨谦卑,任命官吏不使其娇纵怠慢,制定法度使人不敢触犯,缩减劳役以修民生息,考察谨细弥补微小的过失,向天下表明没有过多无益的作为,眼前的事物落实处理,未来的事物也要计划得当。

“向他人彰显富裕,会招引他人侵夺,向他人显露贫穷,会受到他人的帮助。态度刚烈容易遭受挫折,孤傲自负遭受众人抵触排挤,意志动摇容易为他人所左右,沉着冷静才能正确的处理事物。

“名义要靠自己去端正,事物也要落实处理。所以,知晓如何经营国家的人,会去端正名义,遇到事物也会妥善处理。就像鼓声不能击打出五种音色,却能协调五种音色组成音乐。知晓治理国家的人,不会去干涉各级官吏的事情,而是合理的去管理协调官吏。国君知晓如何协调管理官吏,官吏知晓如何完成自己的职责。说到做到,事事都能妥善处理,那是官吏应尽的职责,干涉事物并非国君管理官吏的方法。

“从前,尧治理天下,依据名义,但他的名义符合道义,那么天下就趋于安定。桀治理天下,也是依据名义,但他所依据的名义违背了道义,那么天下就趋于混乱。所以,贤明的人,追求名义的道义。君主治理整个天下,臣子组成治理天下的各种要素。以君主的名义让臣子服从,以君主的名义对臣子的作为进行考察,以君主的名义任命职权。官吏的考核审查制度是为了要求官吏施政的合理与效用,以依据施政的优劣来制定决策,依据律法来衡量官吏的施政利弊,以使其自身衡量施政得失。要国家稳固发展,国君的意识错误决策,不影响国家的基本运作,这样国力就会渐渐趋于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