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2章 栽圳不才,愿做拔剑之人【1 / 2】

俺叫刘可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顺之还是不为所动:“王爷恕我直言。就算浙直的十二万兵卫所军都听我的,仗也打不赢!

卫所军,已经烂到了骨子里!别说打倭寇了,他们不侵扰百姓就算好的了!”

朱栽圳语出惊人:“如果我在浙直编练一支新军,让他们习练你的鸳鸯阵、三才阵呢?”

唐顺之惊讶:“王爷竟然知道鸳鸯阵和三才阵?”

杨博同样惊讶:“王爷要编练新军?皇上知道么?即便皇上同意,朝廷和地方上也拿不出银子来啊!”

朱栽圳道:“杨老部堂,编练新军的事,我自会向皇上请旨。至于银子,我会想办法。”

他转头又道:“唐先生,据我所知,鸳鸯阵、三才阵是你耗尽毕生所学,创造的两种专克倭寇的阵法。

难道,你不想将这两种阵法在东南付诸实战?

读书人学以致用,庇佑东南千万百姓。岂不快哉?

你虽学富五车,一身本事。活了大半生却碌碌无为。是时候建功立业了,我的唐先生!”

士为知己者死!唐顺之仿佛遇到了知音!且,这个知音是当朝郡王!

唐顺之不再推脱,他拱手道:“既然如此,我就随王爷去东南走一遭!我已经五十四岁了,为了百姓,就算一把老骨头扔在东南也值了!”

朱栽圳道:“那就请唐先生先回家,收拾下行装。三日后我们出发,去东南!”

唐顺之走了。朱栽圳凝视着他的背影,心里乐开了花。

收获军略奇才、军阵大师一枚。我的参谋长找到了。接下来,要找一位前敌总指挥。

杨博在一旁问:“王爷,您今天说,要在兵部调两个人?敢问另一个人是谁?”

朱栽圳微微一笑:“另一个人此时不在京城。在山东。我需要你发一张调令。此人的名字是——戚继光!”

杨博震惊了!他道:“王爷竟然也知道那柄尚未出鞘的绝世宝剑,前任兵部侍郎杨守谦留给明军的青年英杰?”

朱栽圳侃侃而谈:“我对这个人了若指掌!戚继光,登州人。他的祖先洪武年间参加了云南之战,战死。给戚氏子孙留下了一个世袭指挥佥事的铁饭碗。

一般来说,戚继光这种勋贵子弟,都会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领着饷银,娶几个小妾,斗鸡跑马度过一生。

可是,他却从小刻苦读书,闻鸡起舞,习练武艺。

二十一岁那年,已经袭了世职的他,甘愿放下身段,跟一群白衣武举人上京,参加武会试。

奈何正好赶上庚戌之变,俺达汗打到了京城之下。

戚继光组织了十几个武举子,上了城墙,协助三大营防御外敌。

俺大汗退兵后,他根据战场上得来的经验,写出了《备俺达策》。

兵部的杨守谦老部堂对他十分欣赏。授予了他蓟镇旗牌官的职位。

旗牌官,说白了就是传令兵的头儿。杨老部堂让他当旗牌官,是为了磨练他。

整个北边所有将领的每一道军令,都是经戚继光之手传达出去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用兵。

如今,戚继光已经调到了山东充任都司佥事。那是个有职无权的官儿。

他是一柄宝剑。宝剑岂能久藏于鞘中?

杨老部堂,载圳不才,愿做拔剑之人!”

杨博目瞪口呆:“大明的世袭武将多如牛毛。王爷竟对戚继光如此了解?

您真是知人善任啊!实不相瞒,一年前我就有意将戚继光调往浙江。

奈何那时候我得罪了裕王爷。裕王爷按着调令不让往外发。”

朱栽圳道:“皇上已经答应我,随员任我挑选。这回你尽管发调令!你让他在德州等我!另外,让他带上他的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