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6章 千层顶,第八大奇迹【1 / 2】

怕冷的泥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法编织,严格的说,其实应该叫做古法针织。据说,最初是从传统的纺织行业之中演变出来的。”

看着直播视频中快速成型的第二个竹篾屋顶,贝堇明似乎回忆起了一些往事,眼神变得越来越深沉。

不过很快,他就被旁边的少女轻轻拉了拉衣袖,重新回归现实。

“我曾经听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讲过。最开始,织工都是只用一根针线做纺织。然后,有人不满足于这种速度,或许有人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手快,就开始缓缓增加针线的数量。两根,三根,四根……甚至最多达到七根之多!”

贝姗姗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用十根手指操控着七根针线是什么样子……

她怀疑这种说法是否靠谱。但随即又看到直播间中那个男人的表现,立即就把这怀疑给打消了……

只听贝堇明接着道:“操控数量增多,并不是最厉害的。厉害的是,每一根针线都必须要做到完美精确的控制。否则,做出来的针织品就会显得针脚絮乱不堪,根本不合格!”

“一开始自创出七根针法的那个人,就因为自身的精力不够的缘故,从来没能做出一件合格的丝织品。但这手法还是作为一个纺织业的挑战项目,被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到了明朝时候,江南织造局的一名天才女纺工,终于靠着自己极高的天赋挑战成功。她也是第一个同时利用七根针线,织出合格纺织品的人!”

贝姗姗始终没忘记这个故事的起因,连忙问道:“那枫哥现在的手法,就是从那名女工学来的吗?”

贝堇明不置可否,继续道:

“为了能够成功使用这种针织手法,必须要先学会分心驭物,这样才能同时操控多根针线,在针织品上来回自由的游走。”

“更有甚者,把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之后,还可以操控飞针,做出隔空纺织的神迹!”

“因为这种手法最多就只能操控七根针线,所以又叫古法七针!”

贝姗姗眨了眨眼睛,似乎有些不明觉厉的感觉。

不过她很快就反应过来:“爷爷,您是说,必须要将速度加快之后,才可以操控飞针?”

“可我看枫哥的编织速度,也没见得有多快呀?”

老人摇头:“你只看到了竹条的编织,好像没那么快。但却不知,这种速度,需要多快的手速操作才能达到!”

少女立即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那个男人的双手上面。

果然便见,罗枫那双修长的大手,此时正在快速的舞动之中。

时而弯曲,时而伸直。

十指连弹,交错摆动。

快到根本让人看不清楚的程度。

甚至在半空中舞出了阵阵残影!

在这种精细而快速的控制之下,那些丝线和竹条全都像是活过来了似的,竟然都能够各自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做迅速的穿梭。

很快,第二层竹篾屋顶就再次成型!

跟刚才的屋顶一样,这次的屋顶依旧是个巨大的椭圆形。

不同的是,这个椭圆屋顶比起前一个椭圆屋顶稍微矮小一些。

前一个屋顶几乎被拉高到了极致,有七米多高。

这第二个屋顶便做低了十公分左右,只有七米出头。

但与此同时,其中编织而成的线条也更加密集。

竹条相互重叠之间,似乎跟上一个屋顶的图案,形成某种互相呼应的含义。

但,还没等人看清楚,罗枫又再次控制丝线“改换门庭”。

下一批竹条很快就被牵引下来,继续开始做第三个屋顶的编织……

“好,好快!”

贝姗姗不禁看得有些入神了。

她刚开始还以为,那只是一种纯粹的快。

不过只看了一会儿之后就醒悟出来,这速度之中,还蕴含着一种有规律的节奏和韵律,还带着一种特殊的美感。

那个男人就像是坐在一架精美的钢琴面前,弹奏着一首无声的乐曲。

虽然听不到声音,但那优美的旋律肉眼可见。

这又反过来,给整个弹奏者都增添了几分无形的魅力!

贝姗姗早就看成了花痴脸。

而直播间内,早就泛起阵阵赞叹之声——

“哇!好帅(流口水)!”

“直到这一刻,我才终于明白了那句话:认真工作的男人才是最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