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73章 琐记【1 / 1】

南溟无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灯六日 很快就结束了,城中热闹的气氛在陡然间便烟消云散,只有那红色的灯笼对联,那挂在门旁的桃符还记录着这几日的气象。

人总是要生活的,尤其是在底层的人民,活着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很难很难了。

谁还有精力去搞那些附庸风雅的事情?

刚过完年官府就收回了城角那里的空房间,将原本安置在那里的流民赶了出来。

这些人原本就不属于苏州。逃难至此,要不是赶近年关,又加上大雪封路,要不然年前就得全部赶出城。

对于苏州官员来说,本州府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流民带不来任何的效益,还会消耗苏州的资源。

如果有人死在了城里,他这个当父母官的还要担起责任,死一两个还好,要是死的多了,怕是朝廷那边会出不少麻烦。

轻的便是没了升迁可能,或是贬黜。严重的完全丢了乌纱帽,甚至被下监狱。

虽然说州府之地,天高皇帝远,但是谁又知道你身边的同僚不想着把你挤下去自己上位?

朝廷的官员里面没有人想把这个官差给自己的亲信来当?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尽早离开,去其他的府县,祸水东引。

至于他们在其他的地方如何,那就不麻烦了,或是上山,或是找个地方务农,或是死在路边上,问题都不大。

因为上面来的人根本查不到!

就算有些人会去郊外查政绩,这种情况给点银子就帮你搪塞过去。

如今兵荒马乱,土匪肆虐,路边上死了几个人又能怎样?

无非是带兵讨伐,除暴安良。

到最后这几个人还可以充个军功,还能多拿点奖赏。

只要给士兵们往里面多加一点米,多放几个菜叶,多发几文钱工资,那就谁也不会说。

与官员的欣喜不同 ,普通的农工人此时还要找份工作。

这个时间,家里面是没有田要花费大量时间打理的,他们需要进城,在大户人家找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

也有的人拿出自己在家中做好的一些器具物件,摆在街头上进行售卖……

此时萧家的状况又是有些不同。

那天晚上让杜七杀跟踪出去,那时候老乞丐已经走了,其实没有什么收获。

这几天那个乞丐再也没有出现过了,这让萧梓风一度认为自己当时太敏感了。

不过他还是秉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这些天一直注意着自己府邸周围人群的变化。

终于还是有了一些发现。

这几日里面,虽然他们的人员一直在变动。这就是破绽。

先不说摆摊做生意的人一般不会变更摊位,就算换,也是卖了几天发现生意不好才会换。

像这样一天一换,还不带重样的确实不多见。

只能说,对面有高人指点他们如何监视,但是高人水平的确不是太高……

萧梓风得到了杜七杀的报告后感觉很是棘手。如今虽然世道不是很好,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干一些不好的勾当。

这里是苏州城,江南地带的一座大城市。

自古就有“苏杭熟,天下足。”这样子的说法。说的就是江南一带的农作物产量高,可以大量供给国库粮仓。

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朝各代的领导人都相当重视这边的经济发展。

这里的治安自然也会被格外重视,寻常的匪徒是怎么敢到这里来杀人放火的?

那个老乞丐,以及这几天在萧家门口的一部分人,显然都是经历过生死的人,都是提过刀的,或者人人手上都有几条人命……

不然普通的武人怎么会留下那样的老茧?

再三考虑之后,萧梓风还是决定暂时不把这件事情说出去。

首先就是怕府中人多眼杂,消息走漏,引发恐慌,还没等人家动手,自己就乱作了一团。

此时无需人家动手,瓦解萧家的目的便达成一半,要是再添油加醋 ,煽风点火,把消息传给苏州其他的人。

那么光是苏州所有人的排挤,便会让萧家元气大伤,即使现在萧家有着较大的实力。

毕竟谁会优先考虑和一个家庭不稳的商人合作?

若是与之合作,那些匪徒迁怒到自己家,那该怎么办?

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生死赌博,还是损失利益。这样的选择谁都会选!

许家就在之前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他们要是真的赌,也许问题不大,会承受一些损失,但也不至于带着十不存二的家产离开苏州……

其次,那帮匪徒应该还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暴露,这样自己就占了一个先手。

可以先暗中安排好家人,尽量减少冲突之时可能带来的影响。

其次就是暗中调查一下他们的具体居所,这几个监视的人,每天会去住的地方都有所变动,实在是不好确认他们的规律。

再者应该查清楚他们的计划,以及行动时间,需要得到越多的消息越好。

最后便是要找到一批强有力的帮手……

萧家作为商贾人家,家中本就招聘了不少的护院,其中或多或少都会点武艺,有的比较厉害的,还是担任过萧家货物押送的镖师的。

萧梓风从其中挑选了一些值得信赖的人,给他们分布了一些任务,随后把他们散播出去。

再一方面,通过杜七杀当初的那一批乞丐询问信息,他们其中有些人本就是苏州的乞丐,萧家对他们有一饭之恩。此时报答最好不过了。

如果差事办的不错,萧家这位少爷高兴了,大手一挥,给他们点赏赐,那也是一笔巨款了。

在苏州,谁不知道萧家有一家服装店,一件衣服卖价整整五十两白花花的大银子?

像这些三教九流的人物,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走在大街上可能还会被人看不起,但是萧梓风却很清楚一件事。

这些人的潜力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他们成天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去各式各样的地方。

很多消息,或是有人宣扬,或是一旁偷听到的,或真或假,都会被悄咪咪地记住。

他们实际上是一个消息集散中心。消息来源广,想要收集成本还低,给个馒头就能换到,简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