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三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腊月初八,小雪,蓝田侯府,嬴政和曲信正喝着腊八粥。
今天嬴政是来过来瞅瞅曲信有木有搞出什么新东西,之前每过一段时间信大侯爷总会送点好东西给自己。自从上次收完红薯之后就没了动静。
来了之后就往食堂里走,此时曲信和盖聂萧何等人正围着一大锅腊八粥,曲信正在介绍着腊八粥的由来,正卖弄着,就看见嬴政走了过来,一大帮子人连忙站起身来弯腰行礼。
“参见陛下!”
“起来吧!蓝田侯,朕看你这侯府内又多了些生面孔啊。”
“嘿嘿,陛下说的是,臣的摊子铺的太大了,就在各地找了些人才帮助臣来管理。俗话说‘上者劳人,中者劳智,下者劳力’所以说我之前跟您说的内阁制度要尽快实行,你就不想出去看看您的将军们为您打下的徒弟吗?您说对吧!”信大侯爷笑着说道。
“哼!朕倒是想出去巡视一番,要不是之前等着秋收,朕这会都巡视完回来了!不过朕也算是没白等,要不然朕怎会知晓这世上还有如此高产的粮食呢!”
“陛下说的是,陛下,今日天气寒冷,我们进书房聊吧!萧何!一会吃完了端两碗粥送到书房!”说完曲信就带着政哥往书房引去。
到了书房,萧何端来了粥,曲信就对嬴政引荐道:“陛下,此人是萧何,沛县人,曾在沛县任主吏掾,是个管理后勤的好手,还有其他的一些人才,我也把他们调教的差不多了,现在大秦正是用人的时候,您看是不是考较一番,给他们个进入朝堂的机会?
实在不行可以先放到内阁锻炼一番,这样您的内阁班子也差不多了,等历练好了以后,再让他们入朝,而且当老秦贵族习惯了内阁的存在,也就不会阻止了。
而且趁这个机会,臣认为是时候创办大秦官办学堂了!陛下您任校长,以后学堂出来的人都是您的学生,到时候内阁也有接班的人。”
旁边的萧何看着信大侯爷在皇帝陛下面前侃侃而谈,顺便还引荐了下自己等人。满脸感激。
政哥听了曲信的话,沉思了一阵就同意了。不过贵族那边的压力,让曲信自己解决。信大侯爷自然满口答应。
之后政哥又去工坊转悠了一圈,勉励了一下工匠们,把工匠们激动的够呛,这可是始皇帝陛下啊!亲自跟我们说话!
工匠们大声的嚷着愿为陛下誓死效忠之类的话。然后政哥让下人带着侯府新制的望远镜和青花瓷,回了咸阳。
政哥走后信大侯爷就打开系统,寻思定制一个壮观的建筑作为大秦的学院,扒拉了半天,没找到合适的,于是就问统子哥“统子哥啊!咱有木有定制服务啊?价格好商量!”
“这样吧,本系统给你个任务,把刘邦的班底凑齐,只要凑齐了我就给你图纸。”
“好嘞!感谢统子哥!统子哥你就是我心里的神!”
“he~tui!爬远些!别恶心老子!看着你就烦!赶紧滚!别打扰老子跟别的系统小妹妹谈恋爱!”
“???好家伙系统只见还能聊天?涨姿势了!不过统子哥!你竟然网恋!你就不怕对面是个抠脚大汉?”
……半晌,没看见统子哥回话,就知道了统子哥去网恋去了,曲信无奈的摇了摇头叹道:“网恋有风险,见面需谨慎;奔现易翻车,睡过后难撤啊!”
……
自从嬴政同意了建书院,信大侯爷把建书院的地方选在了附近的蓝田山。工坊里的水泥窑和砖窑就开始了赶工,先要把地基打好。
而信大侯爷呢,就开始了找人之旅,打算先去新郑(原韩国首都)看看,到了新郑时,曲信发现新郑经过十年的发展,似乎又回到了原先的繁荣。
因曲信献上了高产稻种,经过政哥一年的推广,今年各地收获颇丰。各地的百姓没有了之前的贫苦,脸上也漏出了笑容。再加新雅言的推广,虽然内部使用的时候大部分还是原韩国语言,不过各地来往的客商和平民之间交流也能听懂了,百姓也不再排斥外来人员,。导致新郑也一片欣欣向荣。
“少爷就是这里了,这里就是张家故居。”铁子对曲信拱手说道。
“嗯,进去看看!”
进去之后发现内部基本上已经成了一片废墟(战争过后的情况懂的都懂),不过还是被人清理出了一块地方,有张供桌上面摆着贡品和长香,铁子上去瞧了瞧说道:“侯爷,是刚点上的,应该是我们到门口的时候惊动了他,然后翻墙跑了。”
“呵呵,他应该是没走,还在附近,张良这样的人肯定想要知道是到底是谁会在这种时候会来张府遗址,我说的对吗?子房?”说着曲信朝着张府门前问道。
“没想到堂堂大秦蓝田侯竟然会来我张府,真是有失远迎,不知蓝田侯有何贵干呢?”门外传来淡淡的声音。
“子房,还在打算报仇吗?”
“哼!嬴政暴虐,杀我国人,灭我韩国,逼死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为何不报?”张良在外面冷哼道。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定数,而且你看现在曾经韩国的居民也被秦国善待,家家有饭吃,户户有衣穿,衣食无忧还不够吗?至于张平伯父他应该尚未亡故吧~你并没有报仇的理由,恐怕你报仇并不是为了韩国吧?”曲信意味深长的说道。
张良沉默了一会,继续说道:“你清高!你了不起!现在你是胜利者!你说不是就不是吧!”
— — — — — — — —
下面是科普时间: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还有一种说法,即“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因“腊”与“猎”通假,“猎祭”亦为“腊祭”。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汉代之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戍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不过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