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5章 第五卷:亲政之战——郑国修渠【1 / 1】

秋之慕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日廷议,嬴政亲自出席了。嬴政登基以来鲜少出现在廷议,百官起初还劝谏秦王应该勤政才是,但是嬴政终日‘迷恋美色’在骊山一玩就是一月有余,政事全被吕不韦所操持,吕不韦独断专行,大事小事他都替秦王拿主意了,他也算是治国贤能,秦国在他的手中正常运行,没出什么大乱子。渐渐朝臣也适应这种没有秦王的廷议了,嬴政今天突然前来,反而让群臣有些惊愕了。

吕不韦把朝中事务整理归纳了一下,向嬴政禀报完了。

“诸位大人还有何要事?如无事,今天便到这里吧。”嬴政慵懒地说道,却暗暗朝朝中的心腹使了一个眼色。

“大王,臣有本奏。韩人郑国乃当世奇才,其提议的修渠”嬴政命心腹再提修渠一事。

“此事前几日下臣已经奏明大王,大王已经否了,无需多言。”吕不韦粗暴地打断了那位客卿的话,呵斥道,嬴政端坐在王座上并不说话。

“丞相,此言差矣,水利乃千秋大业,应该议一议。”又跳出几名韩系势力的遗臣纷纷进言道。

“此事不用再议!”吕不韦怒不可遏,长袖一挥怒视那群大臣,“今日廷议结束!”

“且慢。”突然殿外传出了一声威严的女声。

“臣等参见太后~”众臣见到赵姬前来纷纷行礼,吕不韦也不得不行礼。

“都免礼吧。”赵姬坐上了内侍取来放在嬴政一旁的一把坐榻上,“哀家以为,刚刚说的修渠一事,还可以再议一议。”

吕不韦微微皱眉,很不悦,语气十分傲慢地说道,“太后素来不问朝政,今日怎么对朝政之事如此关心?”

“大王尚未亲政,国事难道哀家就不能过问吗?辅政之责可不光只有丞相才有!”赵姬冷冷道。

“太后何意?”

“哀家知道郑国只提议,确实利国利民之举,对大秦有百利而无一害,此事可行!”赵姬说道。

“秦国东出在即,此时如果浪费人力财力在修筑水渠之上,我大秦军用开支该如何?大军如何南征北战!”吕不韦说道。

“难道穷兵黩武就是可行的吗?”赵姬针锋相对,“大王,你觉得该不该修呢?”

“大王,你觉得呢!”吕不韦那双充满杀气的眼神,仿佛是一只雄鹰盯着草原上已经跑得精疲力尽的野兔一般。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把决定权扔给了嬴政,嬴政心中暗笑,火候已经差不多了,赵姬的立场已经站在吕不韦对立面了,而朝中不少赵系势力也在犹豫不知道站在哪一边了。

赵姬显然快要吃不消了,虽然答应了嬴政同意帮他对付吕不韦,但是吕不韦太强势了,赵姬在气势上已经在下风了。

“仲父,寡人以为,此事可行。秦国四处攻伐,虽然胜多败少,但是寡人也仔细看了看。几乎每一次大军出征粮草都是首要问题,我秦军的补给线一旦拉长粮草便难以为继,这源于我大秦的农耕落后,水利不健全,寡人昨日召见过郑国了,此人确实是旷世奇才,西引泾水东注洛水,横跨300于里,大秦因此可以浇灌开坑的两天多出的何止几万亩,这对大秦日后东出征战,一统天下确实是必不可少之举。”嬴政淡淡道。

“大王”怎么可能,吕不韦瞳孔骤然缩紧,心中大骇,嬴政的一举一动明明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他何时研究过大秦的水利?听他的意思,大秦大小战役的经过,和大秦每年的粮食产量他都一清二楚了!还有,昨日细作根本没有报告嬴政有异样啊,他何时见的郑国。

“仲父,这寡人和太后都觉得可行,我大秦朝堂素来团结一致,为六国所惧,这仲父不同意不好吧”嬴政故作为难状。

“修吧,不过这人事任命”

“哀家已经和大王商量过了,此事由郑国全权主持,嫪毐官拜左庶长负责监督调停,其他大小官吏任命大王随后便会下旨宣布。”赵姬打断吕不韦道。

“嫪毐!~~”吕不韦气得浑身发抖,嫪毐是什么人,他会不知道吗?区区一个面首,还是自己买通内侍不把他阉割送入太后宫中的,赵姬现在目中无人,竟然把这个男宠抬出来做官!还和自己作对!!

“丞相可有异议。”

“朝中任免之事,太后从未过问,这嫪毐曾为下臣门客,下臣知道其本事,不堪重用,还是另择他人吧。”吕不韦已经气得脸色铁青了,以往朝堂上自己一呼百应,无人敢和自己唱一句反调,但是今日

“寡人倒是考核过嫪毐,此人却有真才实学,仲父不要眼界过高了,天下孰人不知吕府藏龙卧虎,数千门客皆为治国良才,听闻府中门客不是开始编撰一部旷世奇书叫什么《吕氏春秋》吗?号称字字珠玑,文中圣品。嫪毐既是出身吕府门客,才学自然不必多说了。就这么办吧。”嬴政也不给吕不韦说话的机会,直接让内侍颁旨了。

吕不韦脸色铁青,“大王,太后,下臣身体不适,先行告退了。”

吕不韦长袖一甩,十分气愤地夺门而出。

“君侯因何动怒?”门客的亲随见吕不韦一脸愤怒地走出来,很是不解,廷议似乎还没结束,吕不韦怎么先出来了。

吕不韦气得身体都在发抖,抓住那个心腹的衣领,怒不可遏的吼道,“马上给我去查,查清楚赵太后和大王什么时候开始密谋的!大王和赵太后到底有多少本丞相不知道的秘密,全部给我查清楚!”

深夜,秦宫之中。嬴政书房,底下跪着一位布衣之士,此人便是郑国。这也是嬴政第二次见他了。

“草民参见大王。”

“免礼,今日之后你就是不再是草民了,而是大秦的官吏。记住你的身份。”嬴政淡淡道。

“下臣谨记。”

“那就好,知道在秦国该效忠于谁吗?”

“自然是大王。”

“不见得吧?”嬴政把一块玉帛扔到郑国身前,郑国摊开一看顿时面色惨白。

“这是寡人的人从你下榻的驿馆的枕中找到的,你很细心,但也不够细心。虽然你藏得很隐秘,但是作为一个细作,阅后即焚的道理都不懂,还敢来我大秦做细作?!哼!”嬴政狂傲地冷笑着。

“下臣该死,下臣该死!”

“放心不用紧张。”嬴政在坐榻上挑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斜倚着,玩味地看着已经吓得满头大汗的郑国,“寡人如果想杀你,就不会让人把你请到这里和你说这么多废话了。”

“大王何意?”

“寡人不杀你,但是你要清楚,你的命从今以后就是寡人的了。韩王那边你送去的每一封情报寡人都要过目之后你再发去韩国,另外,韩王不是让你夸大民夫和财帛投入,拖住秦国东进步伐吗?寡人允许你这么做,但是你要给寡人做到收放自如,寡人让你夸大时你要夸大,但是寡人要用兵的时候,你就要给我节制!”嬴政走到郑国身边,用手背碰了碰郑国的脸颊,似乎在替他擦汗,“清楚了没有!”

郑国吓得一哆嗦,太可怕了!秦国国君不是才年仅14岁吗,为什么会有一种让人如此恐惧的气场,仿佛违逆他就是万劫不复的感觉,“下臣知道了。”

“还有,这次寡人会全部任用你们韩国人主持修渠,为了配合修渠,朝中几个关键位置寡人也做出了调整。韩人之间或许会有很多话,但是寡人希望你管好你自己的嘴!说错一个字,那就别怪寡人手下无情了。”嬴政甩了甩手上从郑国脸色擦下来的汗水,用一块布帛细心地擦着手指,“你在韩国的老母和妻儿,寡人已经帮你接到秦国了,但是你现在在给寡人做事,寡人不希望你分心,暂时就不让你们共聚天伦了,寡人会替你好好照顾他们的。只要你替寡人办好交代的事,寡人不会亏待任何功臣的。”

嬴政笑着,笑得很残忍。郑国又岂是一个傻子,他能做细作,自然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嬴政接来自己的家眷照顾是假,以此威胁自己才是真。倘若自己一个不小心,死得就不光光是自己了,而是一家老小所有人!

郑国从没见过如此可怕的君王,此人比韩王恐怖千百倍,秦国更是一个恐怖之极的国家。韩王想要用一条大渠拖住秦国,郑国原先以为可行,但是现在在他看来这是多么天真幼稚的一件事啊。韩王自鸣得意地以为自己的拖延之计成功了,殊不知他在利用这条大渠的同时,秦人也在利用这条大渠完成某些目的,虽然郑国还看不透到底是什么目的。

这个年轻的秦国国君在酝酿着一场比韩王的计划复杂千百倍的阴谋,而自己也好,那条300里大渠也罢,只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这样的国君岂是韩王能比,韩国王室宗庙被此人踏为平地之日恐怕不远矣。恐怕韩国,六国之宗庙亦不会长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