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秋与春节是华夏最重要的两个节日。
每逢此时,杭州城内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氛围。
夜幕降临,湖岸灯火通明,人流络绎不绝,两侧的青楼不断有人进出,楼内妈妈们站在门口迎接着客人,笑得合不拢嘴。
原本停留在岸边的花船此时已全部开到了湖心中,不时有欢笑歌声从花船中传出,更有不少文人才子吟诗颂词。
一艘艘小船在岸边与湖中花船之间来回穿梭,他们将酒馆或青楼或其他聚会中出现的一首首诗词送到花船上,供人品评,若花船上有人作出了上好佳句,也会由他们向外界传出。
当然这些都是前菜,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大菜,怕是得等到那著名的中秋夜宴开始后,才会端上来了。
大梁诗词之风鼎盛,有点类似于以前的唐宋时期,就连科举取士,诗词都占了极大比重。
因此民间的文人才子往往因作出一首好的诗词而名扬当地。
不过以诗词为乐的毕竟只能算少数人,大多数百姓享受的还是这节日的氛围。
大街小巷中,原本太阳落山便会收摊的小贩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架起灯火,比平时更加卖力地叫卖着摊位上的货物。
只是若是你还有着一项偏门手艺,便会吸引来更多的顾客。
就比如说跟苏尘一起出来的小环,此时就和一群孩子围在一个画糖人的摊位前,看得目不转睛。
苏尘只是站在她的身后,并没有去催促。
画糖这门手艺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深受小孩子们喜爱,小环虽然已经十四岁了,但在苏尘的眼中,她依旧是个孩子。
就在他们站在摊前一会时间,年岁已大的摊主已经用糖水画出了好几只动物,递给了购买的孩子们。
有猪,有羊,有龙,有凤,每一个皆是活灵活现。
小环看向拿到糖人的孩子们,眼中满是羡慕。
但始终没有掏钱购买的意思。
许是看得腻了,小环转身对苏尘说道:“少爷,走啦!”
苏尘却问道:“不买一个吗?”
小环摇了摇头:“不买了,小环又不是小孩子,不喜欢吃这个。”
苏尘伸手扯了扯小环的脸颊,将小姑娘的瓜子脸拉成了大饼脸,然后笑道:
“可是少爷我想吃啊。”
小环小脸吃疼,立马晃着脑袋摆脱了自家少爷的魔爪,嗔道:
“疼少爷你怎么像个小孩子一样啊!”
不过还是从荷包里掏出了两文铜钱,对苏尘问道:
“那少爷你想要个什么动物呀!”
苏尘想了想:“来只兔子吧。”
小丫头将铜钱递给了摊主:“老爷爷,我要一只兔子。”
“好嘞,马上就给姑娘做。”
不一会,一只糖兔子便递到了小环的手中。
小环将手中糖人递给了苏尘,见他轻轻咬了一口后,迫不及待地问道:
“少爷,好吃吗?”
苏尘将口中焦糖抿化,却是皱起了眉头。
“不好吃。”
随手将糖人递给了小环:“算了,我不喜欢吃这个,给你吃吧。”
小环满脸疑惑。
不可能啊,其他小朋友明明吃得很开心啊。
小环接过苏尘递来的糖人,也轻轻咬了一口。
又甜又香。
顿时不解道:“少爷,明明好甜,好好吃的呀!”
苏尘翻了翻白眼。
“好吃你就都吃了吧,反正我吃不惯。”
苏尘又拍了拍小环的脑袋。
“走了,去逛庙会了。”
“哦,诶,少爷你慢点。”
小环正小口吃着手上的糖人,一抬头却发现自家少爷已经走远了,赶忙追了上去。
夫子庙位于西湖北面,本来西湖边是没有夫子庙的,后大梁某位皇帝沉迷孔子学说,便在全国大范围兴建夫子庙。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许多地方的夫子庙都成了冷冷清清的摆设,甚至有些都已经破败不堪了。
但杭州西湖边上这座却完完整整地保留了下来,并且每到重要节日,这里的庙会都是杭州最热闹的地方,也是杭州百姓过节必来的地方。
初到夫子庙,苏尘甚至以为来到了现代的夜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