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74章 无心插柳【1 / 1】

仲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萧宝卷得了萧思话的指导,欢天喜地。佯装回到府里呆了一天后,次日一大早,便衣冠整齐地来到宫里拜见父亲萧谈。

见儿子起得如此之早,萧谈心里颇为高兴,便召萧宝卷来到御花园,一面遣内侍摆好早点与其吃喝,一边问道

“我儿,朕昨天问你的问题可是想好了?”

萧宝卷毕恭毕敬地端着粥碗说道

“儿臣想了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还望父皇指点。”

萧谈笑道

“尽管说来吧。”

萧宝卷放下粥碗,清了清嗓子,脸上变得严肃起来,一番表演拉开帷幕

“兵家言,守江必守淮。昔孙仲谋据守江东,其北境之线,乃在寿阳。之前伪朝衰败,丢失江淮,以至于国家受辱,屈从赵人。今陈将军占据扬州,与京口相连,正是我等重夺江淮之时。然贼众势大,若只是据城而守,则难免倾覆。若能效仿韩淮阴置之死地而后生之旧事,派遣另一支奇兵于赵人后侧偷袭,则扬州之围必解。此围魏救赵是也!”

说完,萧宝卷就像个小媳妇一样,低眉顺眼地等着父亲萧谈的批评。然而萧谈听完这一番话,迟迟没有开口发言,只是乜呆呆地看着萧宝卷。

此时的萧谈心里升起一丝前所未有的舒畅。要说自己也是篡位上位的人,不曾想一向吊儿郎当的儿子竟然如此有见识,真的是上天保佑萧家。

然而这只是感性的叹息罢了。所谓知子莫若父,萧谈自然是知道有人教萧宝卷,于是试探性问道

“我儿可曾请教一二?”

问此话时,萧谈的心里是复杂的,一边希望儿子能诚实回答,一边又希望真的是儿子自己想出来的。

萧宝卷倒也是直率,只是直白道

“不瞒父皇,是叔父萧思话教我的。”

萧谈脸上明显流露出不悦的神色,语气略带平静地说道

“朕就知道。”

谁知萧宝卷竟然不卑不亢,悠悠地说道

“人鬼有自知之明。父皇君临天下前,本就位极人臣。我等身为父皇的儿子,衣食吃喝不愁,自然是显得纨绔了些。典籍功课,也都未曾用心。在时事政治上,显得短见也就是不争的事实了。如今父皇身为天子,我等的学识又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若不懂就问,亡羊补牢,可能也有所收获。”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正视了自己的问题,又展望了未来,还表明了自己改过的决心。萧谈听罢,面色欣喜,内心更是狂喜。萧谈极力压抑着自己开心的情绪,淡淡地说道

“孺子可教也。那你说说该如何解扬州之围吧?”

萧宝卷内心更是显得开心,萧谈的一切的反应,完全都在萧思话的预测之内。

按照萧思话给的剧本,萧宝卷胸有成竹地说道

“如今赵国精锐尽数来到扬州境内,而其他等地势必空虚。如今叔父萧议在荆州,带甲之士十数万,若是能让他领军自江陵北上袭取襄阳,则赵国势必领军回援。”

萧谈笑道

“赵国名将辈出,此等计谋,只怕赵国也早已料到。难道你不觉得这行动太过单薄?”

萧宝卷说道

“当然不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可缺。我等还要派出使节前去周国,争取周国的支持,就算他们不出兵进攻赵国,最好是也坐到袖手旁观。而我们除了出兵襄阳之外,还望父皇给儿臣三万人马,悄悄潜伏在庐江南岸,一旦顾德兴奔走襄阳,则儿臣可带军一下进击庐江,如此一来,我与陈庆之在江北呈掎角之势,那么我军自然就在江北站稳了脚跟。”

萧谈听罢,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缜密有理,如此就按我儿说的去办吧。”

话说萧谈允准了萧宝卷的想法,于是下诏北伐,又在早朝时,与众位前来反对的士卒说了夺取江淮的想法。这下倒是没有任何士族反对。

因为在江南的士卒看来,若是有了江淮作为缓冲,那么自己在江南的日子过得会更急安心一点。

于是,在江南士族们的默许之下,萧谈顺理成章地开始了北伐。

按照萧谈的谋划,准备分东中西三路进击北伐。

东路军以陈庆之驻守扬州的六万军队作为主力,其中,陈庆之进位镇北大将军,都督江淮八郡诸军事,假持节,开府仪同三司,负责东路军的北伐。

中路军以萧宝卷为统帅,率领三万步骑兵于庐江南岸督造水军,准备随时渡江袭取庐江。其中,萧宝卷进位骠骑将军,假持节,相机便宜招讨使,负责伺机夺取庐江。

西路军以萧议为统帅,也是军队人数最多的,以江南最有战斗力的十万荆州军为主。其中,萧议进爵为楚国公,领大将军,都督荆州、司州、豫州诸军事,假持节,开府仪同三司,为三路军队的最高统帅。

萧议得到诏命后,不敢怠慢,立刻整顿军马,北上进取襄阳。而同时,萧谈的使节也从建康出发,一路逆长江而上,来到上庸郡,见到了驻守的李穆。

在表明了来意之后,李穆派人将使节送到了常安。司马孝亲自接见了萧谈的来使。在得知了萧谈的想法后,司马孝不免心中暗喜,因为自己刚刚吞并了蜀地,正需要时间消化。

于是在一片和谐之中,齐国使节得到了司马孝的承诺,那就是在齐赵之间,绝对保持中立。

萧谈得到了消息之后,大为欣喜。即刻下诏全军北伐。

萧议率领十万荆州军气势汹汹而来。一路上几乎没遭到任何抵抗,便包围了襄阳。赵国襄阳太守连连告急。

此事传到邺城,乔玢大惊,急忙命令洛阳的高敖曹领军三万南下救援。彭于破则沿泗水南下,准备据守寿阳。

萧议到底不是个傻子,指挥荆州步卒与高敖曹的骑兵来回大战十余次,互有损伤。然而,高敖曹却发现萧议围城是假,打击援军是真。

于是高敖曹引军后退,萧议却让大军在险要之处筑造营寨,凭借天险阻挡赵国援军。而来自荆州的辎重粮草又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高敖曹一时间毫无办法,只能退守南郡。与萧议对峙。

中路的顾德兴在得知襄阳被围之后,立刻带来一万精兵向西准备偷袭。而按照萧思话的建议,萧宝卷的细作早就探知了此事,于是悄悄在晚上渡河,一夜之间,十几个渡口竟然让三万人渡过长江去。

萧宝卷指挥大军奇袭庐江,致使庐江陷落。萧宝卷一举攻占庐江。

此刻在扬州城北的兰陵王乔苏,因为手中兵力不够,只能与陈庆之处于观望状态。而陈庆之将步卒除了留在扬州城以外,还在城外险要处修建了四处城寨,都与扬州城呈掎角之势,骑兵则游弋在江淮平原之上,乔苏毫无办法。

前线陷入僵局的消息传来,乔玢终于坐不住了,准备再次领军出发。然而张月儿却要求乔玢把太子乔澄也带上。

乔玢立刻明白了张月儿的用意,于是命太子为车骑将军,率军与彭于破在寿阳汇合,准备一举夺取庐江。

乔澄千百般不愿意,只好向东野子如求助,东野子如却劝乔澄好好珍惜这次机会,若是能够建立军功,则太子之位稳固。

乔澄听罢,只好顺从,带领军队从邺城出发,南下寿阳。

襄阳城下,萧议似乎早就料到顾德兴会派军回援,于是命人在夏口以北的山里设防,顾德兴援救襄阳心切,果然抄近道往此处过,遭遇齐军埋伏,顾德兴军死伤惨重,四散奔逃。而顾德兴本人也被箭矢射中。幸亏收下军士情急之下以牛皮覆盖在顾德兴身上,这才逃过一劫。

最后趁夜逃跑,顾德兴勉强捡回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