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6章 水师【1 / 1】

满朝文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万人马在杭州休整旬月之后,蓝玉决定带率领铁炮营五千乘坐俞通源的水军战船挥师北上,去北边两百里的刘家港碰碰运气。

刘家港是朝廷海运的南方起点,粮食物资不计其数,蓝玉此举,意在检验这几个月来的训练成果,顺便看看能不能捞点副业。

将杭州城的守卫工作交给马武之后,自己率领大军东出杭州湾,接着北上进入大海,杨帆向北而去。

一路北上,时不时的遇到一些小股海盗,多是活不下去,被逼无奈出来造反的沿海百姓。

最大的一场战斗就是黄浦江遇到的朝廷将领周世春率领的水师,不过在蓝玉水陆两栖战术的攻击之下,官军水师落荒而逃。

蓝玉在船舱里对着地图看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出来站在船头,看着广阔的长江江面,一时间胸中,充满了慷慨激昂之感。

一拍手砸在桅杆之上,回头对众军说道:

“众将听令,水师靠岸,放下大军,我军自自明日开始,水陆并进,杀向嘉定和刘家港。”

现在张士诚盘踞苏北苏南,朝廷在这一地区的战力存在就是周世春的手里这一支水师,陆地之上也就控制着吴淞江到白茆江的这一小块挨着刘家港的陆地。

众将听完之后,纷纷表示不解,步军上岸之后,倘若消息泄露,被包围在陆地之上,到时候上天无门,下海无路,该怎么办。

蓝玉笑着对大家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官军控制的这一块地,简直就是白送给我们的,他们控制的这数里之地,完全靠海运,一旦水路被断,就是瓮中之鳖,除非他们向西投降张士诚。”

“张士诚和这些人自张士诚起事之后就一直在打仗,双方结怨甚深,能投降早就投降,所以他们无路可走。”

“前日一战,官军水师不敌我军水师,现在这一段江面我军说了算,我陆上步军的安全和后勤是不需要担心的。”

自从遭遇这群不知道哪里来的敌人,周世春就连连走背运,先是被这群敌人打了个大败,接着走到白茆江口的时候,又赶上天降大雨。

涨潮将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物资冲走大半,接着属下来报,说有一队人马,大概五千余人,正向着刘家港港口进发,只得率军赶往刘家港。

义军水师和步卒在蓝玉的催促之下,已经赶到离吴江江口不足十里的地方,蓝玉将前方传来的情报打开,官军的大营是背水列阵。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随时通过海运获得补给,坏处是一旦被敌人控制海道,大营的敌人就再也没有支援。

蓝玉将情报给了众将传阅,众将这时候不得不佩服蓝玉的先见之明,俞通源说道:

“如果不是将军提前将大军卸下,如果到了吴江减面在卸下大军,很可能被敌人突袭,到时候方寸大乱,顾此失彼。”

“如今我铁炮营在左,水师在右,想怎么拿捏这部分敌人都可以。”

蓝玉下令给在岸上的铁炮营主将陈兆先,让他架起铁炮向朝官军大营开几炮,自己让水师往大营里打几发炮弹。

周世春听着外面的隆隆炮声,知道敌人这是在虚张声势,下令麾下步卒布置横江铁链,又让水师不得擅动,一切听自己的命令行事。

“只要敌人攻不破吴江江口,我们就不会兵败,我们就能在这里耗的敌人弹尽粮绝,胜利最终是我们的!”

周世春对着属下们如是说道。

陈兆先自登上陆地之后,稳扎稳打,用蓝玉教给他的步炮协同战术,慢吞吞的推进,尽管一路的官军拼死抵抗,在跨时代的战术打击下,官军就是被消耗的命。

一夜寒风吹过,第二日早上,天刚亮,就有几发铁炮向着官军大营飞去。

“砰——砰——砰”

在轰隆隆的响声之中,第二天的战斗开始了。

官军除了几个被炸死的倒霉蛋儿,其他人也被炸雷一样的声音惊醒。

停在吴江江口的官军水师,一名官军士卒被义军这不要脸的打法惊醒之后,骂骂咧咧的走出船舱,呆愣在原地。

在他面前的是,俞通源率领的几百艘大小船只,一字排开在江面之上,向着吴江江口冲锋而来。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连天接海,蓝玉看着这场面,几百艘就这么大场面,以后自己要有几千艘,上万艘战船,那得是什么场景。

“敌袭——敌袭——”

官军的瞭望手看着江面上遮天蔽日的战船,手里的铜锣已经敲得不成样子,没发现危险已经悄悄靠近他。

俞通源坐舰的一门铁炮向着这里的桅杆轰来,一炮正中桅杆,木屑当即炸裂开来,人当即摔死在甲板之上。

江面上的进攻只不过是为了配合陆地上的铁炮营进攻。

官军大营外面,一片红色的海洋中夹杂着各色各样的旗帜向着大营涌来。

“杀——随我冲锋——”

几千名义军的大吼盖过了铁炮的轰鸣声,陈兆先身先士卒,向着敌军阵营发起突击。

前有敌人冲锋,后有敌舰封路。

周世春仰天长叹:“本将驰骋疆场十几年,跟着大帅脱脱平定河北白莲教,中原红巾军,打的张士诚抱头鼠窜,罕逢敌手。

又在这刘家港弹丸之地,为了朝廷的海运,殚精竭虑,以数万疲惫之师,抵抗张士诚几十万大军两年之久。

今日被逼迫在这小小的吴江江口,上天无路,下海无门,今日就战死在这刘家港,也算对得起大帅的栽培之恩!我战死后,是战是降,全在诸位自己。”

众将闻言皆是一凛,抱拳道:“我等愿随大帅一同赴死,戮力向前,绝不旋踵!”

周世春听到这些跟着自己征战十几年的属下的肺腑之言,不禁动容道:

“今日情势危急至此,只愿众将随我抱着必死之心,置之死地而后生,击破当面之地,杀出一条血路,方才有一线生机。”

身陷绝境只有拼死一战才有生路,可这些人哪里知道,面前的敌军,从成立那天起,就是身陷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