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042章 磨盘【1 / 1】

柒玖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到其他摊位的人陆陆续续的来了,逛集市的人也越来越多。

她们当中有一些人竟直奔叶真真的摊位而来,一开口便是要八个十个凉糕。

叶真真有些惊讶,“要这么多吗?”

其中一个婶子夸张的比划着,“哎哟,可不是吗?昨天我们家小姐少爷吃过凉糕以后,就让我过来再买一些,我倒是来了,你们却收拾了东西走了今天不就赶早了吗?”

其他几个婶子也附和的点头,说的话和第一位婶子大同小异,都是因为家里的主子吩咐的,所以过来多买一些,还有人把竹篮抬起来给叶真真看,说是为了买凉糕,特意换了大竹篮过来。

她们这一哄抢,凉糕已经去了大半,眼看着快没了,刚到的婶子就急了,生怕买不到。

凉糕就这么多,注定是有人买不到的。

她们看着空空如也的竹篮也只能兴叹,纷纷的让叶真真多做一点。

叶真真无奈的告诉她们,“婶子们,我们家人口少,这东西做起来麻烦,一天也就只能做这么多不过,我们尽量每天都来,婶子们要买就早一点来吧。”

“也只能这样了。”婶子们悻悻的离开。

“真真,我可以多杵一些米浆的”收拾好摊位,秦大忠表态道,“今天我们可以多做一点。”

叶真真摇摇头,“不用,杵米浆太累了,五斤已经足够了,等以后我们买了磨盘再加量吧。”

“那我们现在去看看磨盘要多少铜板?”秦大忠提议。

叶真真双臂抱拳的看着他,“怎么?看到凉糕能卖出钱来,就这么积极?”

秦大忠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反正是一直支持真真的。”

两人找了好半晌才找到一个卖磨盘的店,一问,一个磨盘的价格竟需要五十文。

掌柜的说,做磨盘是体力活,十分不容易。

“而且啊,家里有了磨盘,做什么都方便,这磨盘放着,风吹雨打的,经年累月的都不会坏的。”掌柜的还在游说。

秦大忠和叶真真都想买,但是问题是怎么带回去呢?

掌柜的看出他们的犹豫,便开口问道,“两位住在哪里啊?”

秦大忠将住的位置大概的描述了一下。

掌柜的疑惑的拧起眉,“那地方有人家?”

“是啊,才搬过来的”

“这样吧,你们再加十文钱,我喊人用板车送过去。”掌柜的竖起一个大掌,翻了一下,表示十个数。

叶真真觉得加十文钱就可以送货上门是个不错的选择,当下就决定买了。

掌柜的收了钱,进后院去喊了几声,出来一个健壮的男人。

“小牛啊,你把这个磨盘送去两位家里。”

小牛应声,从铺子外的巷子里推来一个板车,然后和掌柜一起把磨盘搬上去。

“两位,现在就走吗?”小牛擦去汗水,看向秦大忠。

秦大忠则望着叶真真,“真真,还要买什么吗?”

“不用了,走吧。”叶真真激动的小手一挥,领着小牛回家。

在路上,三个人时不时的说上几句话,她们知道了小牛是掌柜的妻舅,因为天生的力气大,所以干脆就在姐夫的铺子里帮忙了。

送一个磨盘,他姐夫会给他二十文钱,其中十文是客人给的‘运费’,还有十文就是姐夫给他的工钱。

她们还从小牛那里知道了洪州府的一些情况,比如最富有的人家是一个姓李的员外,据说青州府旱灾,他还给青州府送过粮食。

最负盛名的女子也是李府的小姐李婉柔,因为她和他父亲一样乐善好施,是个大好人。

最纨绔的公子是知府家的少爷,最跋扈的地头蛇是王老六。

最好的酒楼是云香楼,最好的茶楼是玉露茶楼,还有最多男人去的青楼是醉红颜。

到了秦家,小牛在秦大忠的帮助下,把磨盘放到了屋檐下的角落处。

确定磨盘放得很稳固以后,小牛才和她们道别。

秦王氏刚倒了水出来,小牛已经走了,她便将茶水给了叶真真,“今天回来得这么早?”

昨天可是过了午时才到家的,今天午时还没到呢。

叶真真喝了口水,便将今天的情况告诉了她,“还有好些个婶子没买到呢,让我们明日多做一些。”

“真的啊?”秦王氏没有亲眼看到,只能靠想象,“那那我们今天下午多做一点?”

“嗯。”叶真真点点头,“但是不能做得太多,就多浸泡两斤米吧。”

“那行,我这就去再加两斤米。”

原来秦王氏是看昨天米泡得时间不够,秦大忠杵起来有些累,于是早上已经拿了五斤米泡在瀑布下了。

现在有了磨盘,就是泡水的时间不够也没关系了。

秦王氏将多拿的两斤米送去瀑布下浸泡,顺便把早上泡着的五斤米取回来。

吃过午饭,他们就开始磨米浆了。

有了磨盘的加持,速度果然快了很多,关键是还没有杵臼费力。

磨盘上有一个木棍,只要推动这个木棍就可以研磨了,这个木棍可是连秦王氏和叶真真稍稍用点力就可以转动的,所以对秦大忠来说就更加简单了。

五斤米磨完后,他就去砍竹子了,砍的竹子要处理成一截一截的,然后放在瀑布下冲洗干净才能装了凉糕。

之前的一百二十个凉糕需要砍两根竹子,今天增加了,就得多砍一根。

如此消耗竹子实在是太快了,可是这个时代又没有一次性饭盒。

叶真真拧着眉看秦大忠处理竹子心里想着若是这些竹筒可以回收利用就好了就像现代的啤酒瓶一样

回收利用?她开始琢磨起来。

若是若是常来光顾的客人带着之前的竹筒来买凉糕凭着五个竹筒可以换一个凉糕这就相当于凉糕的价格打了个八三折,虽然赚的钱少了点,但是可以少砍点竹子,关键是秦大忠不用这么辛苦了。

砍竹子的时间腾出来还可以做做一些凉糕

毕竟以她的估计,等天气慢慢升温,凉糕的生意会更好。

叶真真把这个想法提出来和秦王氏、秦大忠商量。

秦王氏想到每卖五个就要少挣两文钱,那心里有些不愿意,但是她也不是完全否定叶真真的想法,“真真,能不能能不能十个竹筒换一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