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90章 丰盛的午饭【1 / 1】

微笑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大早,郑氏四人早早来到了李乐清家,她们还从自家带了新鲜蔬菜,什么豆角、茄子、辣椒、黄瓜……全是时令蔬菜。

李乐清哭笑不得:“婶子,不是说好不用带菜过来吗?”

郑氏笑着说:“我们带了不省得你再买?”

方婆子也说:“就是就是,反正我家里就我老婆子一个人,种了那么多菜也吃不完,索性拿过来大家一起吃,你们也算是帮了我的忙。”

“好吧,那大家先把菜放到厨房吧。”

四人麻利的进厨房把菜放下了。

由于四人来的太早了,李正德这会儿还没收完柿子呢,他们几人就早早的把东西拾掇好,这样柿子一送来,他们立刻就能开工。

李乐清趁着这会儿的功夫,让季成赶紧去买些肉和鸡蛋,现在菜是有了,但总不能让大家光吃青菜不是?还是得搭配着肉和鸡蛋。

季成去屋里拿了钱就走了。

李乐清也拿了个小板凳,跟她们闲聊起来。

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李正德赶着驴车来送柿子了。

几人一股脑涌上去,帮忙搬柿子。

“李叔,您来了,这么快就收齐三百斤柿子啦。”

李乐清没想到会收的这么快。

李正德也是怕给她误了事,所以昨天就跟人说好了,柿子他要得急,让大家早点摘。

因此,这柿子收起来就格外快。

搬完柿子后,几人又开始忙活了,李乐清给李正德拿了钱:“叔,从明天开始每天收三百斤柿子吧。”

三百斤柿子昨天一下午就做好了,虽说郑婶儿她们都憋着气要争个输赢,动作非常非常麻利,今天就不一定会有那么快的速度了,但往后她们可是有一整天的时间去做柿饼。

每天只做三百斤的话有点浪费时间,她花钱雇人也不是做慈善,不会把一个人当两个用,但也不能有大半天时间是闲着的不是?

所以,收购柿子的量肯定是要跟着增加的,五百斤应该就可以。

李正德昨天自然也是听他媳妇儿说了做柿饼的情形,知道时间是完全够用的,他点点头:“行,没问题。”

多收两百斤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相反,多了这两百斤,他还能每天再找十个人卖柿子,这样的活计大家可是都抢着做呢。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李乐清笑了笑。

李正德也不多留,赶着驴车慢慢悠悠回家了。

李乐清他们几人则是继续做柿饼。

李正德刚走没多久,季成就从镇上回来了。

他左手提了五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右手是一只处理好的鸡,身后的背篓里还装了十来个鸡蛋。

李乐清特意嘱咐他,现在天气不算凉快,肉蛋这些东西放不住,让他每次买就买够做当天的量,省得放坏了。

他就没买太多。

可是这些东西看在郑氏等人眼里,已经够上过年吃年夜饭的级别了。

不,过年吃年夜饭也没这丰盛。

郑氏虽然让李正德今天也买点肉吃,但这还没吃上不是?

看着季成提着的猪肉,她情不自禁咽了咽口水。

是真馋肉啊。

方婆子她们三个也好不到哪里去,要说郑氏家里一个月还能吃上一顿肉的话,那他们可真就是逢年过节才能吃了。

明明早上吃饱了过来了,这也才过了一个多时辰而已,她们却觉得又饿了。

好在季成跟她们打了招呼就把东西放到厨房了,没有继续让这些“糖衣炮弹”扰乱军心。

但几人手里的动作更麻利了。

季成放下东西就去后院帮忙了。

快晌午的时候,李乐清把手里的活计交给了徐氏,她则是进厨房准备做午饭了。

季成买了一整只鸡,她打算用来做炒鸡吃,至于五花肉嘛,那就做红烧肉好了,另外再炒用鸡蛋炒个黄瓜,主食就吃豆角焖面。

在心里想好了中午的菜谱,她开始洗手准备做饭。

先把鸡肉剁成小块,凉水下锅,锅里加入葱段和姜片,烧火焯水,趁着这段时间,她把五花肉清洗了一下,切成小块,放到竹篮里沥干水分。

又拿了六个鸡蛋打散放到一旁备用,蔬菜也都洗干净了,黄瓜切菱形片,豆角摘成一小段一小段的。

菜都备好了,鸡肉也焯好水了,她拿了个勺子撇去最上面的浮沫后,把鸡肉盛出来。

把锅洗干净后,热锅倒入凉油,烧到油表面有青烟冒出时,倒入鸡块,不断翻炒直至鸡块微微变色,再加入葱姜、辣椒、八角、大料一起翻炒,最后加水微微没过鸡块,盖上锅盖慢慢炖煮。

李乐清把另外一口锅也刷洗干净,用来做红烧肉,这样两口锅一起烧,做饭速度也快了不少。

接着她开始和面擀面条,和面时加上一小勺盐,增加面粉的筋性,面条吃起来口感会更好。

等她把面条擀好,炒鸡也差不多了,汤汁已经收的差不多了,出锅前她又放了些青椒翻炒了一会儿,这样会使炒鸡的味道更好。

她把炒鸡盛到一个大盆里,盛了满满一盆。

然后开始做豆角焖面。

等饭菜都做完,外面几人早就饥肠辘辘了。

其实一开始他们还没有那么饿,可是当炒鸡的香味飘出来后,他们就忍不住开始咽唾沫了。

尤其是过了一会儿,又传来一股红烧肉的香味,几人的舌尖已经开始疯狂分泌唾液了,肚子也咕咕咕的抗议。

好不容易等到饭做好,没等李乐清出来喊,郑氏她们主动洗干净了手到厨房帮忙端菜。

很快,炒鸡、红烧肉、黄瓜炒鸡蛋就被陆续端上了饭桌,最后还有一大盆豆角焖面。

郑氏等四人哪吃过这么丰盛的午饭?

别说是吃了,就连见都没见过。

哪个庄户人家会舍得这么吃?

她们努力咽着口水,生怕自己出了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