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益无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谭现在已经在帐内走了好几十圈了,也不知道是因为太紧张无措呢,还是因为天气太热了,脸上已经有了不少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落在衣衫上,甚至还落在了地上,袁谭本人则在不断在用着手帕擦拭。
沮授见他都快把自己给转晕了,也做不出个决断,忍不住再次说道:“大公子,快下令吧!我们若是错失良机,恐怕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性连锁反应呢!趁着张富援军没有赶来,抓紧进攻吧!”
袁谭这个人吧也很奇怪,之前优势局的情况下,不管大事小事可以说是非常听沮授的话,也让沮授很欣慰,之前在给袁绍的奏折中还一个劲夸赞了袁谭。
可如今到了劣势,甚至都不能算是劣势,只是整体局势持平了——自己压着徐达打,张富压着文丑打,大家的整体战果还是一样的。
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文丑败退后向着黄河北边撤退了,而徐达败退后没地方可撤,依然在坚挺鏖战罢了。
这个差别也很正常啊,你进攻方败了,打不过对方,不撤退等什么呢?而防守方就不一样了,特别是镇守重要地区,根本不可能放弃的情况下,再败退,也必须要坚持,要继续鏖战下去。
文丑和徐达就是两个例子,文丑可以走,徐达不能走,仅此而已!
再说回袁谭,到了平势局中,竟然开始格外犹豫和惆怅了,他摆了摆手:“公与,等一等,我还是觉得这样不妥,我们分兵去回守弋居仓了,而蜀军又有增援赶到,在此消彼长情况下,我们确实不占优势,我觉得不敢轻易进攻,至少,先等张合回来再说吧!”
沮授直拍膝盖:“哎呀,大公子,你糊涂呀。先不说杨任还要两三天才能赶到这边;就算杨任这些人远道而来,将士们也定然是疲惫不堪,提升的非常有限。而我们现在兵锋正盛,若是此刻不进攻,反而等到张富大军赶到,我们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了,还怎么主攻长安?”
袁谭发问:“可我担心我们走了一部分人,前线兵力不够,推进不过去啊。”
“大公子,你想想,我们之前和徐达交手也是分批次进攻,徐达就抵挡不住。此时可以说,我们主要面对的敌人还是之前徐达的那些人,我们前面一个多月都能压着他们打,现在依然可以!”
袁谭没有说话,依然在原地转圈圈,他自己心里也有小算盘——此战大家都知道是让他来是前线镀金的,袁谭自己也信心满满,优势局完全不浪,听从谋士的建议,稳扎稳打,主打一个稳步推进,做好混功绩的准备。
但现在陷入劣势了,沮授建议孤注一掷的进攻,去搏一搏。而袁谭就要多考虑一个问题,自己孤注一掷的进攻,获胜的概率大,还是失败的概率大。他可以接受不成功,但是绝不能接受失败!
如果此次伐蜀,只是没成功的话,问题还不是太大,大概率回到河北后,父皇袁绍最多说他几句,不会太针对他什么,至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但若是孤注一掷的失败,袁绍会怎么看呢?
“这个儿子,不仅没有成功,还给我这么大优势嚯嚯完了,看来没有什么前途,关于太子之位我还是另立其他儿子吧……”
这段袁绍内心独白可是有大概率会发生的,本来袁绍就喜欢自己小儿子袁尚,要不是河北众臣天天以‘要立嫡长子为储君’去劝谏袁绍,袁绍也不会给袁谭一个机会,过来雍州混功绩。
只要自己敢输回去,后面就别想太子之位了,即使那些大臣再怎么力挺劝谏,袁绍只要将雍州的战绩拿出来,就能堵住众人之口了……
袁谭不傻,相反,他对于自己家里的局势认知非常清晰。他比谁都清楚,自己没有犯错的空间,他要是想要成功当上太子,成功继承父亲的皇位,那么他就不能有一丝过错。谁让父皇不喜欢自己呢,和荆州某个嫡长子差不多……
这也挺难受的,身为嫡长子,还要处处小心谨慎,生怕犯错而惹怒父皇,导致彻底无望竞争皇位。
这种乱世时的君主和太平时期还不一样,乱世中的所有诸侯君主都是自己开创的一片基业,对部下的掌控力和对军队的掌控力很强的,这玩意也不是袁谭自己想造反,就能成功的。袁谭想当上储君,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己做出点成绩,然后让袁绍心甘情愿选择自己!
正是因为如此,袁谭现在就是这样,宁愿什么都不做,不去犯错,也不敢去尝试,哪怕胜利的可能性很大,他也不敢。
“公与,我觉得我们还是等两天吧,若是到了后天,张合那边依旧没有发现蜀军的踪迹,也就是说明蜀军没打算进攻弋居仓。到时候我们就将张合调回来,他们回来基本上两天就差不多了。等回来之后,我们再一举发起进攻!”
“大公子,张合带走了只有两千人,杨任前来支援的人估摸着也是两千人。我们抛出这各自两千人不说,现在正面的人不还是一样吗?我都纳闷了,为什么现在不进攻,非要等双方各自都增加两千人后才能进攻呢?”
沮授非常不解,看向袁谭的眼神就像是看傻子一样……
袁谭赶忙解释:“你刚才不是说了,杨任这两千人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战斗和奔波,基本上战斗力都会大打折扣呢,我们不用怕他们?我主要是想等张合回来,他带走的人可都是精锐队伍,这也是父皇跟我说的……”
吧唧,沮授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脑门上,他被袁谭此刻的脑回路惊艳到了。
沮授心里急的都快哭了,但表面上已经是深深的无语了,也不想再废话下去了,直接摆手走了出去:“哎,大公子,你若是再不做决断,就别怪微臣上书启奏陛下,让陛下亲自下令了!微臣暂且告退,大公子自己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