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章 崇祯愁钱【1 / 2】

只为兴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往陕西的路上,孙传庭声音跟着千人,押运着四十万两白银。

皇上靠不住,大臣靠不住,乡绅更加靠不住。如果不是这次遇到方振邦,自己可能不会重拾胜利的希望。

这次的他,与历史上的心情凝重不同。孙传庭的脸上带着微笑,未来一片美好。

旁边的副手有些忧心忡忡:“大人,闯贼势大,如若……”

他没敢说下去,孙传庭却笑道:“如果中原打不过,咱们就退到陕西。陕西打不过就退到山西,就是耗,也能把闯贼耗死。”

此时,朝廷内,崇祯看着一班大臣,近乎于哀求地说道:“各位,王朝如果没了,你们又能好到哪里?每人捐一点,这天下就有救了。”

底下的大臣一脸的不屑,呵呵,每个给你效力的大臣,不是被你抓了,就是被你杀了,袁崇焕都被你剐了。我们要是多捐点,恐怕也会被你秋后算账安一个贪官的帽子。再说,王朝没了,我们投降,照样可以继续做官。

看着众位大臣没说话,崇祯看了看自己的老丈人,老丈人名叫梅良心,从袖口掏出二十两说道:“臣,认捐二十两。”

既然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也跟着捐,有十两的,有五两的,甚至还有几文钱的。

“哈…”崇祯怒极而笑:“各位爱卿辛苦了,散朝吧!”

回到后宫,崇祯对着皇后说起了此事最后无力地躺在床上。

皇后叫来王承恩说道:“你去,问问我父亲,他到底安的什么心,这孔孟之道读到了哪里?如果这天下没了,他还能快活到几时!”

王承恩不敢怠慢,带着人急匆匆地出了宫门,来到了梅良心家里。好说歹说,梅良心又掏出来千两银子。

唉!有总比没有强,王承恩流着眼泪离开了梅良心家里。

走在路上,王承恩心里伤心的眼泪直流,他伤心的是皇帝,是这个王朝。已经糜烂至此,皇帝真的可以力挽狂澜吗?

想想崇祯没日没夜的批折子,可这个天下为什么还是一天不如一天!

回到宫里,王承恩把那千两银票拿了出来,皇后擦了擦眼泪:“陛下,如今,我也没有办法了。”

崇祯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吩咐道:“王承恩,你去,把宫里值钱的东西拿出去卖了,一定要凑够十万两。”

王承恩点了点头。

几个机灵的太监换了一身衣服,抱着花瓶和几幅画出了宫,王承恩则在后面跟着。

到了当铺,里面的人一看这东西哪里是老百姓能有的,纷纷不敢收。

而到了集市,一个个的都是不识货的主,卖上千两都是高价。

王承恩没有出手,而是准备走遍整个京城,这都是上好的古玩字画,这么贱卖,实在是不甘心。再说,如果卖的这么便宜,还不得把宫里的东西拿出来一大堆,才能凑够十万两?

听说附近有一条专门玩乐的街,他准备去那里碰碰运气,这么多有钱人,总该有个买的。

不过,这条街上有钱人虽然多,但大部分都是纨绔,只知道玩乐,字画古董一类的根本就不认识,自己老爹还认识点。

来到如果的青楼,里面的客人看着这古玩字画,一个比一个出价低,王承恩心里叹了口气,挥了挥手,准备离去。

“等下!”

狗子从柜台走了出来,他一看这些东西都不是简单东西,做了侍从这么多年,什么玩意儿没见过,很多客人做古董交易,那也会来青楼,只不过现在少了而已。

小太监把手里的瓷器放到桌子上介绍道:“您看,这是宋朝的官窑瓷器,还有景窑的。”

狗子点点头:“最近,我家老爷房间里正缺这些东西装饰,你们这几件都是好东西,准备卖多少?”

小太监看了看门外的马车,王承恩示意了一下。现在出价的人大部分都是千两,王承恩觉得,卖五万两已经很满足了。

“五万两,您就拿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