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91章 这条产业链【1 / 1】

西郭小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雍明县到雍州市,路程在180多公里,要经过崎岖的山路,尤其是环山绕行。

来的时候没有仔细观察风景,现在一切都放心,所以很有兴致。

两旁是松树,直直的, 有十多米高。

现在很少看到马尾松。

马尾松成长很慢,很难长大,另外到了三米高就会开叉分散为几枝,不适合做经济林木。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引入了外国品种的松树。

当时,还用飞机撒松树苗进行种植,不知道成活率如何,估计也不会很高。

现在看到两旁的就是由外国引入的松树,很直,大概15年左右可以成材,而且可以放松脂。

郑朝大概可以断言,再过半个世纪,预计马尾松就会少得可怜,再过一百年,马尾松可能就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书本上看到了。

同一车坐在旁边的是一位女学生。

戴着一顶圆形毛线帽子,穿着包臀的外套,蓝色牛仔裤。穿着上中规中矩,没有在膝盖上打洞,屁股后面打洞,比较文静。

郑朝对她颇有好感,而且她谈吐不俗。

郑朝:“你是几年级学生?”

女学生说:“大二,你看上去也不大,几年级了?”

郑朝心想,自己前世都40岁,现在皮囊是23岁多,快24岁,说研究生毕业也没问题。

“我啊,我研究生毕业,24岁。”

“哇,学长,你哪个学校毕业的?”

“我,北都大学,光滑管理学院毕业,学金融。”

这牛皮吹的,吹的自己都心虚,搞的是全国顶尖,全亚洲顶尖,自己暗暗好笑,不过也没事,反正没人查,说吹牛金融知识,随便说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什么博弈论,吹牛打屁,没人能够拆穿。

郑朝也为自己的牛皮得意。

“学长,我好崇拜你,我是雍州大学金融系金融专业学生,正好向你请教一些专业学术问题。”

要说难堪的脸,现在的郑朝就是:“学妹,别客气,请讲。”

“学长,你觉得我们现在的金融可以跟西方接轨吗?接轨后对我们国家有促进吗?”

女学生很期待的看着郑朝。

这时,也有几个年轻男子看了过来,看样子他们是一个学校的,搞不好是同一个专业,这老脸估计得丢大了。

郑朝说:“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问的很深。不大好从精细专业的角度来说,从宏观一点的层面看,会看的比较通透。

我国经济贸易接入世界,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加入wto,都是如此。

经济的顶端形式就是金融,金融可不能出大乱子,在接入世界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宏观调控,切莫放任走自由模式。

苏联当年解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金融体系的崩溃,通货膨胀极其严重,老百姓手上的钱极度缩水,没有人再相信苏联政府,财富被鹰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洗劫一空。

我们要引以为戒,但是也要看到自身不足,只有加入世界才能发展更快,步子迈得更大。

要超越对手,首先要接纳对手,了解对手。

所以,金融跟西方接轨,是很有必要,也是有促进作用,切记要高度宏观调控 。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知道是否对你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回答。”

女学生说:“哇塞,你的观点是我见过的最全面的观点,我们老师都没这么论述,果然是光滑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

旁边几个人听后继续坐正身子,当做啥都没发生。

郑傲说:“学无止境,好好努力。你叫什么名字?”

“梅超琼。”女子回答。

郑朝:“名字怎么这么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太耳熟了,一时想不起来。”

梅超琼说:“你是去市里工作吗?我看没大包小包行李,应该是当管理岗位。”

郑朝笑着说:“你眼力很不错啊,不过我不是在市里,而是去东广市,是管理岗位。”

梅超琼下巴拉得很长,说:“东广市,这,这……”

“怎么了?”

梅超琼说:“听说,这里是男人的天堂,销金窟。”

郑朝:“哈哈,不是男人的天堂我不知道,销金窟是肯定的,很多时候几万块十几万块,丢进去,泡都不冒一个。 ”

前面和旁边的男生又扭过头看着郑朝,不知道是看他,还是看她。

梅超琼脸色微红,说:“那不就是男人的天堂嘛。”

郑朝说:“或许是吧。”

十多年后,东广市不再是男人的天堂,转移到了周边的辉州,清员……

这时产业链的转移,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仅仅是产业链的上游沐足、按摩、桑拿,相关从业的公司、技师、高级技师、老师,还有附近周边的饮食店、小吃店、夜市一条街,以及的士、公交、摩的,还有工厂尤其是男性占主导低位的工厂……

这条产业链,以及产业链上的灰色业务,黑色业务,以及从业人员,等等,最开始是从香江传入珠三角,而后扩散到沿海城市,而后再扩散到内陆二三线城市,直至郑朝刚刚离开的雍明县。

从业套路,操作手法,一模一样,完全就是照搬,然后复制黏贴。

不用动脑筋,只需要相关人,就可以了 。

有了这方便的人,就会有钱,有场所。

东广市这一行还有分店,他们不叫分公司,而叫分店,比如常安店,虎汶店,敲头店,长平店,亨利店……

后来,也取消了分店的叫法,每个地方的店子都独立出来,财务、经营等划清界限。

平时,各个店之间进行业务交流,尤其是经验分享。管理当众考验技师、高级技师的 业务能力,尤其是考验老师的手段水准。每个星期都要考核,每个月都要考核,尤其是店老板是所有考核的金标准,换而言之,每个人都要在他手底下过一招,他满意了才能持证上岗。

这些管理,尤其是店长,相互之间吹牛打屁,这个月赚了多少钱根本不算事,他们最自豪的是,手下考核的技师多少人通过了考核,手段了得。他们最期待的是,又开发了一批新的学员,个顶个的漂亮。

轰隆隆!

打雷了,下起了雨。

(免费文,快饿死了,大佬行行好,发发电,给几毛钱礼物,我一定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