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0章 私塾考试,惊艳全场【1 / 2】

方核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

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所谓经义,是出题者从儒家经书中截取一句话,请考生阐述其蕴含的义理。

策,论则都是议论文,对某个典故或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孙老夫子的试卷当然没有那么高要求,他只是一个私塾讲师,太高深的东西他也弄不出来,

索性取消了策论,增加了很多基础的诗词、经典书籍填词,分数最多的题目则是经义。

赵灿接过题目看了一下,

有种面对语文试卷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感觉。

“尔等好好考,鲤鱼跃龙门今日始!”

孙老夫子朗声道,他从怀里掏出一叠拜帖放在桌子上,微笑端坐,执笔道:“此乃老夫拜帖,只要你们的试卷能够达到老夫的要求,老夫当场写信推荐尔等去相州相州昼锦堂!”

望着那一叠普普通通的拜帖,

在场数十个学子纷纷呼吸粗重,默默地咽着口水。

孙老夫子很满意自己造成的效果,他轻轻叩指桌面,示意考试开始!

考试开始!

现场数十个学子凝神静气,纷纷低头考试。

讲台上,

孙老夫子抚须一笑,心中已经在盘算会有何人可以脱颖而出:

“茂才肯定可以这可是老夫的得意弟子,今年解试必有他一席之地。”

“敏之也可以,虽然平日莽撞了些,读书倒是刻苦!”

“其他人也有机会,就看老夫今日之题目,是不是他们所学的了。”

学堂上安静了下来,只有轻微地研墨声,

毛笔在宣纸上流淌,

造就了大宋鼎盛的文风。

这是文人最好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大宋就占了六人,

诗词,绘画,书法,无不登峰造极,名家辈出,

话本,小曲,快板,都在宋朝有了极大的发展,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终宋一朝,有大小书院近千所,累积录取进士超过近两万人,

各州县的私塾,学子更是不计其数,

后人曾经赞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半个时辰后,

所有学子全部答题结束,依次上台把试卷交给孙老夫子。

之后,

一众学子端坐,安静且期待地等待结果的出现。

孙老夫子抚须一笑,开始批卷。

他随手拿起一份卷子,从左到右,缓缓摊开,认真看了一遍,随口道:“这字应是孙英的错了八题,学业太差了,不合格。”

试卷完全摊开,果然署名‘孙英’二字。

嘶——

一众学子纷纷扭头,幸灾乐祸地望向那个唤作孙英的倒霉蛋。

孙英羞愧地低下头,感觉自己没脸见人了。

“唐白错了六题,太差劲了不合格!”

又一个倒霉蛋成为了众人目光焦点。

一口气批卷了七八份,

孙老夫子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笑容:“敏之试卷写得好啊,只错了一题,不过后面的经义有点小瑕疵,勉强可为中上!”

“谢老师指点,学生自当继续刻苦读书,以求精进。”

高捷起身,拱手作辑,神态很是恭敬。

“有此心就好,前途不可限量。”孙老夫子满意一笑,“你也不必太过在意,进士科举之学不考诗词,你若去了相州,只需做好策论和经义即可。”

“谢老师指点。”高捷狂喜,孙老夫子的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

果然,

话音落下后,

孙老夫子执笔急书,写上了自己的推荐信,将第一封拜帖交给了高捷。

“谢老夫子!”

高捷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封拜帖对他的意见非常重大,有了他,才有了在科举之学更进一步的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抄底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