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69章 既然拒绝不了,就要捞点好处!【1 / 2】

花四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冬季菜收完后,于耀国以赵家村为试点,先派人来考察地形,春耕结束后便安排人安装水轮泵。

在赵家村的各个方位共安装了4个水轮泵,大家实验了一下,比水车车水轻便多了。

一个生产队被县里这般照顾,在永安县也算头一份了。

附近的生产队羡慕极了。

赵家村的蔬菜基地刚开始时,有些人挺不屑的,认为赵家村的人口众多,就算蔬菜种植成功,每家能分多少钱?

可他们现在觉得脸好疼,人家并不仅仅只种植春夏季的菜,还种植秋冬季,听说每户光蔬菜分红,一年就分了50-60块!

人家村里还有拖拉机跑运输,运费分红更多!

听表舅家的二堂嫂的老表说,他们家去年挣了100多!还不用去平整土地和修水库,想想就得劲!

不少人来赵家村打听,接不接收外来人口落户,全被回绝了。

赵家村只接受本村常住人口的落户!

不能落户,很多人便把主意打到适婚青年的身上,想把自家的闺女嫁到赵家村,或是娶赵家村的闺女。

村里那些适婚青年,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赵宝根也被人盯上了,虽说之前的名声不好,但他是村里的拖拉机手,就凭这个身份,就让很多人心动。

刘大芝左挑右选后,定了一个干活利索又不多话的姑娘做她的准儿媳,隔壁大队的,年底结婚

清明节后,新的驻村专员要到了,今年还会多几个知青。

组织从去年12月份就鼓励知青下乡,很多家庭心疼孩子,都是过完年才让孩子出发。

一些条件好的生产队早被有门路的人安排满了,啥也没有的都是随机分配

赵家村给知青住的房子,去年年底就建好了,赵向秋从报纸上一看到消息,就让赵昌喜安排人建了。

按照政策,下乡的知青,每人有230元的安置费,主要用于建房补助、生活补助、工具购置补助、旅运费和学习材料费等。

省城那边扣除15元的交通费和衣被补助费,剩下的215元直接拨到各生产队,不发给个人,也不准挪作他用。

可能是财政紧张或是其他原因,这笔钱目前还没有到位。

钱没到位,房子也要建,不然人来了住哪?

好在村里的公账上面目前有钱,先把房子建好,等拨款下来再扣除就可以了

赵家村以前在城里人看来属于山里,很多人不想孩子来受苦,所以一直没接到知青要来的通知。

但出名后就变得不一样了,很多有权势的人家想把自己的孩子送来“镀金”。

谢春祥通知赵向秋去领人时,悄声告诉她:“那几人是省城来的,上面让咱们多照顾一点”

赵向秋看着四个打扮靓丽,皮肤娇嫩,一脸傲气的青年男女,不悦的说:“你确定他们爹娘没有给他们安排丫鬟婆子之类的吗?赵家村可没人伺候他们!”

谢春祥:

“都是些没长大的孩子,你多担待些,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回去了。”谢春祥无奈道。

和谢春祥争辩没有意义,他只是按指示办事,赵向秋粗略翻阅了下知青办递过来的身份介绍资料,全是官家子弟。

随即眉头紧蹙,问:“我能不能只要一个或两个?”

谢春祥讪讪一笑:“不行,这四个全归你。每个生产队都要安排知青下去,这四个是指明了要到你们赵家村。

我相信你既能完成上面的任务,又能让他们听话。”

赵向秋:

既然拒绝不了,就要捞点好处!

赵向秋眼珠子一转,调整表情,忧伤的说:“这四人带回去就是请了四个祖宗,村里指不定要乱成什么样,我没法和乡亲们交代,领导们就没有一点补偿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