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8章 清江以北政治改革【1 / 1】

用户3765143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鸡也杀了,猴也看到了,目的达到了,这些猴子也掏出了自己的粮食,也算完成了高层立威的效果。

中低层肯定也不能放过,对中低层的做法,李平更加残忍,更加血腥。

毕竟高层人数少,分量重,动一个拉倒一大片,影响范围太广了。

如果真正的触碰了他们的底线,那整个国家都陷入内乱,那就是他执政以来最失败的,成就。

对于中低层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是军队里面出来的属于将领派,人员不够,从军队里面退伍转业进入政府机构任职。

毕竟整个国家底子薄,你就算把这些官员全部抓来杀了,做成肉也不够这些老百姓吃几顿了。

这次李萍再次做决定,没有召见任何人开会。

下达了,清江以北,所有文化知识青年,按照各自的条件安排,上山下乡,把文化科技带进农村,让农村腾飞起来,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生产。

并且他在这一群年轻人当中,挑选了很多天才少年进入第一层学习管理为他工作。

因为这些少年看见,上山下乡的同学们,那样的辛苦,那样的惨不忍睹。

与年轻人进入了机关单位,非常拼命的工作,不为啥,再苦苦不过农村,城市明年再差吃穿住,不用愁生活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

他们没有那个胆子赌失去了这份工作会怎么样?

再说有大好的环境,大好的前途谁愿意跟现实过意不去?

那不是自寻死路,对自己有啥好处?

但不论李平什么努力,还是有些事情人力无法改变,在他的改革下去,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农村开荒种地。

让他们自己解决吃穿用问题,但是短时间还需要大量的粮食,他只能又把眼光放进部队,开始从部队里面抽调人员,还有组织大量的年轻人加入部队建设兵团。

进入更远更偏僻的少数无人地带,让他们那里开荒种地,解决生活所需。

经过他一系列的操作,至少城市现在不会闹饥荒了,因为城市规模大量减少,人口外流,再加上有良好的运输条件。

可以把粮食源源不断的运输城里面进行供应,只要城市里面有粮,城市都不会乱,可以源源不断生产各种工业产品,进行出口或者内部消化。

还有看到最后的希望的可能,不然的话,城市乱了,农村也乱,那简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对于大量城市人口进入农村,适不适应?

活不活的下去?

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暂时还不在考虑当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

他也是从农村里面走出来的,只不过他家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当然,他也了解周围老百姓真实生活状况。

只要有土地,人们都能想出办法,暂时解决眼前问题。

他相信,经过他们努力的管理,进行各种规划调节,大量的城市青少年进入农村不会造成多大的灾难性问题。

总比把这些青年人放在城市,所发生的问题少毕竟暖饱思淫欲,在农村也一年忙到头,能解决生活问题,吃饱肚子已经算天大的恩惠。

哪有过多的心思胡想瞎想,农村比较封闭,各种外来思想很难接触到,更加方便管理,这些年轻人。

毕竟他们也是年轻的时候参加革命,把前政府推倒了的,他们知道,这些年轻人所蕴含的能量,也知道这些年轻人所包含的毁灭力。

一句话,把他们扔在农村,随他们折腾吧,反正一亩三分地,你能把他怎样滴?

我们还没有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开始找我们的麻烦了,清江以北边境线出现了大量的建设兵团。

还有军队频繁的训练调动,都不知道这位李平打的什么主意。

想不通,想不明白,那就不要想,看情况,变化形式。

没过多久,在李平领导策划下,我们的边界线变得更加混乱,南方大量的势力在蠢蠢欲动,但我们不主动挑起矛盾,也不怕你来打我。

因为北边政府跟海外大国,一天勾肩搭背,用大量的船只运输大量的粮食,让我们感觉到了我们现在的海上力量那么薄弱。

当然,北方大国也不是冤大头,有得必有失,他们停止所有援助供给,开始向红党崔凡各种借款物资,还要他们拿出足够的土地作为赔偿。

那还能谈吗?

还有什么可谈的?

李平也开始跟他们打起了太极,真的是得到了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啊!

解决不了的事情,就让它淡化,淡化不了的就拖,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对于清江以南的我们,他们置之不理,还是各干各的他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顾虑我们的感受和想法,怎么跟我们一模一样诶?

啥情况?

难道哪个样板打错了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

我现在的想法跟李平的想法一模一样,那就是想办法拖延时间,打铁还需自身硬,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收拾干净,收拾好,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但我们不需要外援,可以自力更生。

李平就难说了,我们就在旁边静静的看他有没有日天的本事?

把这些事情处理完美,他现在主动给我们挑起矛盾,让南方势力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