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兴舒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凡苏氏族中人,都分得了相应的已经开发出来的荒地。按家中人口多少,最少5亩,多则十亩,甚至二三十亩不等。各家各户都在自己新分到的地盘上,首先盖好了简易的一至两三间或四五间茅草房,先将就着住下,打算等到三至五年之后,再盖上新瓦房。他们已将妻儿先搬入新居内,为方便孩子进入学堂做好了准备。在阳春三月底,夫妻双双尽力配合,将全部荒地都种上了玉米,管理的活路就交给妻子了,丈夫和其它青壮男人仍旧回到了苏家沟,暂住在老房子里,同暂时留守在那里的老爹老娘一道,再种上原有土地上的大春粮食作物,待秋收完毕,连家搬迁入新居来。
罗琴韵领着光烁、光旦兄弟俩来到苏老太公跟前,母子三人向苏老太公致谢丶告辞:
“自茂才离世之后,我母子三人留宿在太公家中已有半年多了,给您家里增添了不少麻烦,再继续打扰下去,实在让我母子过意不去,现在特意来向您老人家告辞,也多谢太公一家人了!"
苏老太公道:
“这你就见外了啥!要是祖宗不分家,本是一大家人,何必客气?既然你们决意要离去,那我也就不再挽留你们了!不知你们此去,何去何从,有些啥子打算?"
罗琴韵道:
“苏家沟的老房里,我们是回不去了,新房子建在了茂才坟前旁边,在分地的时候,我就特别请求大家特殊对待,我夫的坟,我家的新房都在碾子塆,我要住在那里去陪伴着茂才,让我心安,大家都同意将我家三人共计|5亩田地分到了碾子塆,就在新房子和茂才的坟地的附近了。现在请太公同族中人商量一下,帮我将苏家沟老房子里的家具搬到碾子塆的新房子里来,我母子三人才有法过日子。我将家里料理好了,日子也过顺畅了,在立秋后,我就将光旦送去书房念书。光烁的天分比光烁差多了,就留下他跟我学种庄稼,由我教他一些庄稼书,就同我一起种好田地过日子就行了!"
苏老太公叹息道:
“哎,只是委屈光烁了!至于你搬家的事儿,这很好办,你就放心好了,不过还未将家私搬来之前,生活诸多不便,你娘儿仨还是暂住在我家里为好。待明日一早我就打发昌富丶昌尧丶才巨丶才举四人去苏家沟里和族中众人商量着,将你老家中,除子房子以外,能搬得动的,全部为你搬将过来就是了。你们还是先暂住在我这里,等后天再回你们家里去住吧!"
罗琴韵拜谢道:
“多谢太公,您的大恩大德,曾孙媳妇儿莫齿难忘!"
苏老太公道:
“都是一家人,也是本太公应该办的事,不必谢我,也不用客套,你就耐心等待着,后天回家不迟。你还是去厨房中帮忙,明天晌午,凡是为你搬家的人都要来这里吃晌午饭,由你去告知厨房,早点做好准备!"
苏老太公马上将昌富丶昌尧丶才巨、才举父子四人叫来吩咐:
“明日一早,你们父子四人去苏家沟里和众人商量着,将罗琴韵家中的一切,凡能搬过来的,全部丶干净丶彻底地将所有家私,搬到她现在碾子塆的新家房子内,摆设好,以便她母子仨人后天回家去住!"
罗琴韵家也是小户人家,家产很少,跟一般平常百姓家一样,除了人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以外,就只有养的家禽家畜了,众人将除了房子以外的东西,包括取下的门窗在内,一个也没拉下,一次性全部搬了个干干净净,送到她的新家里。
在吃晌午饭时,罗琴韵向大家道谢:
“辛苦各位大爷、叔伯丶兄弟了,多谢帮忙,小女子终身不忘,等我吃过午饭就搬进去住下了,还望左右邻舍多多关照,我有不周之处,敬请各位多多包函,多多谅解,小女子这厢有礼了!"说罢,拱手深深地侧身向众人鞠躬。
众人道:
“你家茂才为这次搬迁开荒地,奉献出了自已的一条生命,也让你失去一个好丈夫,让我们心中也过意不去,总让我们感到愧疚和惋惜,我们能为你家做一些力所解及的事儿,也让我们的心灵总算得到了一些安慰,你就不用客气了!搬过来的家私,已经照原样子摆设好了,要是不合意,你进去以后,可以自己重新规制一下就行了。还有,现在灶房里还没有灶台,猪、牛还拴在房外树上,鸡鸭鹅还关在笼子里……"
苏老太公听完情况后,向罗琴韵道:
“贤曾孙媳妇儿不要急着回去嘛,等吃完午饭,众人各自,回家后,我派你昌富爷、昌尧爷丶才巨叔、才举叔等四人先为你家砌好灶台,将猪牛圈儿和鸡鸭鹅栏子修完好了后,今晚就在那里守夜,等到明天早晨,你娘仨回到了家中,他们才撤离,你看咋样?"
罗琴韵连忙又是行礼道谢:
“哎呀喂,太公,这叫我如何感谢是好呀!"
苏老太公:
“呃,不必,不必!大家赶紧吃好饭,下午该做啥子就做啥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