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3章 凤还巢2【1 / 1】

苏兴舒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康熙二年腊月二十六日是个黄道吉日,宜婚配嫁娶,这也是李老太公与苏老太公选定的良辰吉日,不容更改。

苏丶李两家,在十天前就分别派遣苏才巨丶苏才举丶李先升丶李先进,分别将婚礼请柬,送到了远近亲朋好友的家中,另外为了和睦乡邻,还特意邀请了罗、张、赵、左、楊、刘、冯、徐、蒋等外姓,各大家族长前来赴宴,并对族内各家各户给予了口头通知。

腊月二十五日下午,正是李家嫁女歇客晚宴,待第二天腊月二十六日早晨正酒早宴后,将女儿嫁出,不在话下。

苏家也必须在头天,腊月二十五日上午杀猪杀羊丶杀鸡杀鸭、杀鱼杀鹅,供厨师备料做席之用,几十个人忙得不亦乐乎,苏家族内所有青壮男丁,全部聚齐在九间房来做好准备,等候挑选去李家抬回嫁妆。

张媒婆在早饭后也从李家赶回到了苏家,等楊家大院子里的几位礼乐师傅到齐了,立即提前开了午饭。

午饭后,让众人身上全都干净了,轻装待发,由张媒婆安排迎亲队伍:

“李家出嫁的两个女儿,每个女儿一套嫁妆,就有一十九抬,两套嫁妆总共三十八抬,要去七十二个男人,我看苏家男人不够数,就请亲朋好友来凑成帮帮忙哈,带上木杆儿去抬重的,带上斑竹竿儿去抬轻的,还带上扁担可挑担的;另外由新郎倌儿的堂妹儿苏婉贞丶苏嫚贞丶苏娣贞、苏婧贞四姊妹儿,陪同新郎倌儿一起去迎接新娘子。安排完毕,午时三刻到了,礼乐师鸣炮凑乐,出发走起!"

去李家抬嫁妆的男人们马上将聘礼抬上丶挑担上,张媒婆领上两个新郎倌儿,带着四姊妹儿走在前头开路,聘礼随后,后面扛抬杆儿的男人们紧紧跟上,一路上吹吹打打,《百鸟朝凤》的唢呐声丶锣鼓喧天声不停,荡气回肠,婉转悠扬,惊得林中鸟儿飞翔,和声忙忙。

李家的客人们都挤到院坝边儿上来看热闹,最显眼的是抬着的那头汤净了毛的雪花儿亮的大肥猪,背壳上贴上的红双喜大字,还有另一抬的担架上的大圆珍珠玉盘上,昂头挺胸地站立着两个大红公鸡,环视前后左右,拍舞着翅膀,正当午时,向着李家院子伸长着脖子,张开大口打着鸣,放声歌唱,逗得一行人兴趣盎然,笑声呵呵,抬着各种各样的礼品,款款而来。

李家众人赶快迎上,将礼品摆在院坝上,请出李老太公来验收后,将食物礼品送去了厨房,其它的礼物搬进了库房。

支客师吩咐:

“请前来道贺的各家宾客和前来迎亲的苏府客人,先去喝杯儿茶水,稍示休息后,马上轮番开席了!"

主客相陪,以礼相待,喝着茶水,谈笑风生。

李姓族人家家户户,陆陆续续地到来,协助促成大事圆满成功,都有添香礼品,在奉上后,或坐或立,伺候一傍。

支客师见宾客众多,宴会必须马上开始,吩咐:

“未时已到,立即开席,现在由在下,敬请前来迎亲的苏府贵客和四方八面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到桌前就座,各位佳宾切莫见外拘礼,恳请随便!"

厨房按嫁女儿的规矩习俗:一桌八人,八个洒柸儿,八双竹筷儿,寓意发发发;九大盘下洒菜,寓意天长地久;上品蒸菜,猪、牛、羊丶鸡丶鸭、鹅、鱼丶虾,碗碗不同,共计一十一大碗,寓意一帆风顺。

众佳宾见洒菜上齐,纷纷入席就座,推杯把盏,春风满面,喜气洋洋,尽兴地大吃大喝起来。

支客师端上一个酒杯儿,站在堂前啷声道:

“各位佳宾、各位亲朋好友,众位贵客,为李府打发千金,不辞辛苦,远道而来,破费了银钱,至府前致贺。在下代表李府上下,表示千恩万謝!因敝府人力有限,粗茶淡饭,薄酒一杯儿,素菜几碟,款待不周,还望海涵,故深表歉意,敬请多多谅解,再三致以谢意,请尽兴喝好吃好,方慰我心!我在此,敬各位三杯儿薄酒,自罚谢罪,先干为敬,请!请!!请!!!”

于是,支客师走近到了每一桌前,一一敬酒。

宾客众多,歇客宴会轮番开席,一直到半夜才结束,远来的客人早已去就寝,断断续续,呼噜呼噜地打起了鼾声,李家族人也各自起程回家歇息。

厨房里的厨师和打杂人员只能就地打个盹儿,他(她)们都明白,两位小姐要在明日午时前,赶回去拜堂成亲,赴苏家午时的正洒,错过了时辰就不吉利了,谁也马虎不得,天麻麻亮就要为苏家客人,事先开设第一轮番酒席,需要一个时辰。

为了让客人安静地睡个好觉,金凤丶银凤也停止了《哭嫁歌》,毕竟明天正酒自己也不得安宁,洞房花烛夜,还有闹房的事儿,也不是省油的灯儿,连觉也睡不好。

晚上,父母来到两个女儿的闺房内,教导女儿:

“儿啊,从明天起,你们就是大人了,不能再耍小孩儿的脾气儿了哦,过去要懂得勤俭持家,料理好家务,夫妻和睦,堂前孝顺公婆……"

金凤、银凤道:

“我们读个《女儿经》,您们说的这些,我们都懂,放心好了。已是夜深了,早点儿睡觉去吧,我们也要好好睡上一觉才行,免得明天在轿子里打磕睡睡着了,惹人笑话!"

是夜,父母、女儿当晚无话,各自歇息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