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兴舒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张先生刚好吃完早饭,正在书房院坝边儿上洗碗筷,见小小的苏光旦提着一只大红公来到学堂,他疑惑不解地问:
“光旦,你是来上学的,还提上一只公鸡来干啥子?"
光旦答道:
“这只公鸡是送给先生您的!"
张先生笑问道:
“所为何事?"
光旦答道:
“我娘亲说,先生昨天傍晚去我家家访,留宿不便,只是冷坐了一阵子,连茶水未喝得一杯儿就走了,实在让为娘心里过意不去,明儿一早将那只最大的红公鸡给先生送去,以表歉意!"
张先生叹息道:
“唉,你娘也真是的,想得太多了!她自己双猫儿不见,养只鸡出来真不容易,还给我送来,没有这个必要嘛!等放晚学时,你还是提回家去,还与你娘才是!"
光旦一听,急了:
“先生,这可不行呀!我娘再三嘱咐,让我务必要请先生收下,你不要,叫我将公鸡提回去,我又啷个儿向娘说!"
张先生道:
“好吧,那我只好收下了,养起来,让它每天提醒我,按时起床早起,免得睡过了头,也是一件好事儿,还要将它养得又肥又大,待到过年时将它提前宰了,你就陪先生先过了年,我好回家去了,你再回家去陪你娘过年,你看咋样?"
光旦高兴地笑着说:
“嘿嘿嘿,好啊,好啊,就听先生的了!"
张先生道:
“你将鸡放在我房里去后,赶快去念书,等明年秋试,我送你进城去考上童生,以后再考个才,再往后嘛还要去考个举人,再往后嘛,说不定还中个状元哦!"
光旦问:
“先生,您讲的的这些,我还听不懂!"
张先生道:
“别急,别急,我今后会一个一一个地为你讲解明白,快去念书,为今后做好准备!"
张先生看着光旦进了书房后,洗好碗筷,涮净铁锅,将公鸡安置好,等着其它孩们来上学。
转眼间,第二年秋试很快就来了。
在张先生的悉心教育下,孩子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很大的长进。
秋试来临,张先生在三十多个孩子中间,挑选出了十几个孩子,最大的孩子一十三岁,最小的孩子就是苏光旦年方七岁,准备参试考得童生。
罗琴韵考虑到光旦太小,又未曾出过远门,担心会给先生增加更多的麻烦,于是安排了光旦一十二岁的哥哥光烁照顾弟弟,随着张先生进城。
九间房书房,此去县城四十里,张先生和孩子们准备就绪,考试头天,鸡叫半夜起程出发,天大亮时,一起赶进了城门,城内有一种异常情况出现在眼前,有一队小孩“镗镗镗"打着小铜锣儿丶“咚咚咚"敲着小小鼓儿丶“啪啪啪"放着鞭炮儿,似乎在庆祝着喜事儿。张先生见孩子们初次进城,兴奋好奇,便带领着他们四处参观,满大街上时不时都能见到一队一队的小孩儿在敲鼓丶打锣丶鸣炮,不知有何喜事儿,不闻其详。
到了晌午饭时分,张先生带着孩子们去饭馆吃好午饭后,就领上孩子们入住进一家客栈歇着,客栈店家准备下了夜宵,让孩子们吃了个痛快,晚间睡上一个好觉,准备明天奔赴考场。
第二天一早起床来,洗好脸,匆匆吃完早饭,孩子们跟随张先生来到县衙大门外,只见大门紧闭,只有两边小小的侧门儿敞开着,侧门两边儿各有一个土兵把守着。又见县衙门外边的大坝儿上,前来应试的孩子们人山人海,嘈杂声鼎沸,十分拥挤。
光旦问哥哥光烁道:
“哥,到底是咋回事儿?我在人堆里啥也看不见!"
光烁道:
“我也不够高,啥也看不见,要不你来骑到我的胫脖子上,高出去一节就能看见了!"
光旦高兴地道:
“好主意!"
光灿蹲下了身子说:
“来来来,骑上来!"
光旦骑在了光烁的两肩上,光烁起身,直起腰来往上一顶,光旦乐得高声笑着道:
“哥,我看见了,我看见了耶……!"
光旦这一声惊叫,惊动了门前卫兵,看到这么一个丁点小的屁孩儿来参考,觉得奇怪,有一卫兵,连忙转身去报知了主考大人,主考大人也觉得稀奇,马上来门前看个究竟。
主考大人来到门前道:
“大家静静,静静,让本台来问问那个骑在人肩膀上的小孩儿,这里头是考场,你这么小,来这里凑甚热闹?"
光旦一听,马上回话:
“启禀恩师,麻雀虽小,却肝胆俱全,小生是来应试的!"
主考大小听了一惊,心想小小年纪,竞出语不凡,先试他一试:
“本台来问你,你答得有理就让你进考场!"
光旦道:
“此话当真?"
主考大人道:
“绝无虚言!"
光旦道:
“有请恩师出题!"
主考大人问:
“你胯下骑的是何人?”
光旦道:
“他乃吾兄苏光烁是也"
主考大人道:
“哦,有了,有了!我来出一个上联,你来对下联!上联:弟将兄作马,”
光旦道:“下联:父望子成龙!"
主考大人:“噫,有点意思,我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