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兴舒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腊月二十五日,提前吃好午饭后,四桩婚事当事的新郎倌儿,头戴着有插上粉红色鲜花的丶青色绸缎六瓣镶嵌的瓜皮帽儿,身着青一色迎亲新衣,腰缠鲜艳丝绸大红花,兴高彩烈,激情满怀,喜形一色,各随张媒婆及其徒妹张一婆丶张二婆丶张三婆,在礼乐师傅吹吹打打乐器声中,紧跟上一帮抬着酒肉米面丶大红公鸡的脚夫的随后陪同下,向外家进发。
新郎倌儿苏光烁一行,跟随媒人张一婆,路途最近,迈开脚步,几百丈短行,一抬脚就登上了平顶山坪,三步并作两步走,迈进了九间房的大院门。苏光烁招呼好随行,抬着礼品候情,礼乐师傅鸣炮奏乐,锣鼓齐鸣,唢呐儿声声,《百鸟朝凤》,壮志凌云。张一婆领着苏光烁来到客厅,见到苏老太公与光前、光华的父母,已就堂屋正座,吩咐道:
“新郎儿,自己人面前也不可失礼,快上前去行礼哦!"
苏光烁上前一步,跪拜行礼道:
“曾孙儿向太公请安!向叔、婶问好!"
苏老太公点头微笑道:
“快起来,自家人,何必多礼呢?"
光前丶光华爹娘道:
“就是嘛,自家人就免了那些俗套嘛!"
张一婆道:
“呃,规矩要要,不可乱套!"
苏光烁起身来一揖道:
“晚辈礼仪不到,还望长辈莫要见笑!请前去验过礼品,作好安顿为妙!"
苏老太公吩咐光前丶光华爹娘前去验过礼品后道:“将礼品抬过去,放进厨房里就是了,然后由张一婆,领着你们一行人,去西厢房客厅歇息喝茶去吧!"
这时,张媒婆领着张承先奔向平顶山九间房大院来过礼的一行人,与张二婆领着苏光前奔向张家去过礼的一行人,同时又与张三婆领着苏光旦奔向杨家大院子去过礼的一行人,吹吹打打,唢呐儿声声,百鸟齐鸣,闹声纷纷,雀身腾腾,喜气洋洋,刚好在三岔路口处撞上,三方打着招呼,停下歇息时,还在半路上,听得平顶山上,鸣炮奏乐,唢呐声声,《百鸟朝凤》,赶紧动身,错开道路,互让前行,都加快了脚步,向目标挺进,不大一会儿功夫,各自进了女方家大门,尽了礼行,都得安宁。
各家到贺客人,陆陆续续降临,像走马灯赶场似的来来往,走东家,窜西家,吃了这家,吃那家,穿梭不停。
礼炮声声惊天响,
锣鼓阵阵应山灵。
唢呐曲曲催人奋,
雀鸟句句叫不停。
明烛光光照地府,
香烟绕绕上天庭。
棋牌通宵人欢笑,
灯火达旦不夜城!
罗琴韵娘家人,兄长八虎仍精神,父母虽然年过古稀,白发苍苍,但心中一直挂牵着贫穷的女儿,自从听说外孙儿苏光旦中了新科举人解元后,心中也得到些许安慰,蒼天有眼,好人好报,黄天不昧苦心人,几日前见到外孙儿前来有请,光旦登上了门:
“外公外婆,我家家境贫寒,拿不出像样的礼物来,母亲不也好意思,未曾前来探望,我也打小不认得二老,还望二老多多包涵,多多见谅!幸有母亲教诲,族中太公等众人关照,又得先生资助,发奋读书,得中恩科一解元,方有一点儿颜面前来相见,近日是我兄弟俩终身大事,特来专请二老全家赴宴去!"
外公外婆听了,喜出望外道:
“好好好……!"
光旦再次跪拜完毕,起身告辞道:
“今日亲自前来,已将请谏送到,外孙儿忙事去也,恭候二老全家来到!"
外公外婆道:
“一定到,一定到!”
今日歇客,半下午时,忽闻得锣鼓喧天,唢呐儿长鸣,一曲《百鸟朝凤》越来越近,引得众客人好生奇怪地问:
“这是咋回事儿哟,新郎倌儿今天才去女家过礼,本应该明天早饭后才会回转来,怎么起的嘛,这么快就将花轿抬了回来,哪有这个先例哦?"
有客人道:
“静静,静静,到外边儿去听一听,看个究竟!"
众人一窝蜂,飞也似的跑去塆口一看,好长的一队人马轿夫,正向这边奔了过来,经过眼前,仔细一瞧,哪是花桥呀?原来是新到的客人,谁也认不得,只见前头四人抬着两乘轿子,轿子后头有八个中年上下的男人,各牵着一匹五花马,每匹马颈上挂着一窜儿铜铃,叮当叮当地响,马背上驼着大大小小不等胀鼓鼓的麻袋,马队后跟着大大小小的男女女,随手牵着丶背上揹着小孩儿,总共约摸百十余人,来到湾口路上,落下轿来,押住后队,示意歇息,暂停前行。前轿中坐着一位白发苍苍、银须长飘的老人,掀开轿帘,探问前来围观众人:
“请问,那塆底新房旁边的茅草房是罗琴韵、苏光烁丶苏光旦的家吗?"
“
众人道:
“正是!您老是从哪里来的客人?"
老人家道:
“我是罗琴韵她爹来了!"
众人惊奇地道:
“哦,原来是稀客、贵客到了,前面快快有请!"
有人跑在前头,一边儿引路,一边呼唤着:
“罗夫人,您娘家客人到了,快来接客!"
罗琴韵听见了,赶紧让盛世贵搀扶着她出了大门,立在堂屋门前迎接,其它几位支客师丶众人,也在旁立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