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1章《五蠹》(下)【2 / 2】

大铁山的鹈殿丈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还来不及看到什么好处,却已使国土被侵吞,军队吃败仗。

所以,侍奉强国,只能使那些搞连衡的人凭借外国势力在国内捞取高官;

援救小国,只能使那些搞合纵的人凭借国内势力从国外得到好处。

国家利益没有确立起来,而臣下倒先把封地和厚禄都弄到手了。

尽管君主地位降低了,而臣下反而抬高了;

尽管国家土地削减了,而私家却变富了。

事情如能成功.纵横家们就会依仗权势长期受到重用;

事情失败的话,纵横家们就会凭借富有隐退回家享福。

君主如果听信臣下的游说,事情还没办成就已给了他们很高的爵位俸禄,事情失败得不到处罚;

那么,那些游说之士谁不愿意用牟取名利的言辞不断去进行投机活动呢?

所以国破君亡局面的出现,都是因为听信了纵横家的花言巧语造成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

这是因为君主分不清公私利益,不考察言论是否正确,事败之后也没有坚决地实行处罚。

纵横家们都说:“进行外交活动,收效大的可以统—天下,收效小的也可以保证安全。”

所谓统—天下,指的是能够打败别国;

所谓保证安全,指的是本国不受侵犯。兵强就能打败别国。国安就不可能被人侵犯。而国家的强盛和安定并不能通过外交活动取得,只能靠搞好内政。现在不在国内推行法术,却要一心在外交上动脑筋。就必然达到到国家安定富强的目的了。

乡间谚语说:“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这就是说,物质条件越好越容易取得功效。

所以国家安定强盛,谋事就容易成功;

国家衰弱混乱,计策就难以实现。

所以用于秦国的计谋,即使改变十次也很少失败;

用于燕国的计谋,即使改变一次也很难成功。

这并不是被秦国任用的人智慧必高,被燕国任用的人脑子必笨,而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治乱条件大不相同。

所以西周背弃秦国参予合纵,只一年工夫就被吞灾了;

卫国背离魏国参与连衡,仅半年工夫就被消灭了。这就是说合纵灭了西周,连衡亡了卫国。

假使西周和卫国不急于听从合纵连横的计谋,而将国内政治严加整顿,明定法律禁令,信守赏罚制度,努力开发土地来增加积累,使民众拼死去坚守城池;

那么.别的国家夺得他们的土地吧,好处不多。

而进攻这个国家吧,伤亡很大。

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不敢自我拖累在坚城之下,从而促使强敌自己去衡量其中的害处,这才是保证本国必然不会灭亡的办法。

丢掉这种必然不会亡国的办法,却去搞势必会招致亡国的事情,这是治理国家的人的过错。

外交努力陷于困境,内政建设陷于混乱,那么国家的灭亡就无法挽救了。

人们的习惯想法,都是追求安逸和私利而避开危险和穷苦。

如果让他们去打仗。前进会被敌人杀死,后退要受军法处置,就处于危险之中了。

放弃个人的家业,承受作战的劳苦,家里有困难而君主不予过问,就置于穷困之中了。

穷困和危险交加,民众怎能不逃避呢?

所以他们投靠私门贵族,求得免除兵役,兵役免除了就可以远离战争,远离战争也就可以得到安全了。

用钱财贿赂当权者就可以达到个人欲望,欲望一旦达到也就得到了实际利益。平安有利的事情明摆在那里,民众怎能不去追求呢?这样一来,为公出力的人就少了,而依附私门的人就多了。

明君治理国家的政策,总是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闭的人尽量减少。

而且名位卑下;以免从事农耕的人少而致力于工商业的人多。

现在社会上向君主亲近的侍臣行贿托情的风气很流行,这样官爵就可以用钱买到;

官爵可以用钱买到,那么工商业者的地位就不会低贱了。

投机取巧非法获利的活动可以在市场上通行,那么商人就不会少了。

他们搜括到的财富超过了农民收入的几倍,他们获得的尊贵地位也远远超过从事耕战的人,结果刚正不阿的人就越来越少,而经营商业的人就越来越多。

因此,造成国家混乱的风气是:

那些著书立说的人,称引先王之道来宣扬仁义道德;

讲究仪容服饰而文饰巧辩言辞,用以扰乱当今的法令,从而动摇君主的决心。

那些纵横家们,弄虚作假,招摇撞骗,借助于国外势力来达到私人目的,进而放弃了国家利益。

那些游侠刺客,聚集党徒,标榜气节,以图显身扬名,结果触犯国家禁令。

那些逃避兵役的人,大批依附权臣贵族,肆意行贿,而借助于重臣的请托,逃避从军作战的劳苦。

那些工商业者,制造粗劣器具,积累奢侈资财。

囤积居奇,待机出售,希图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

上述这五种人,都是国家的蛀虫。君主如果不除掉这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不广罗刚直不阿的人。

那么,天下即使出现破败沦亡的国家,地削名除的朝廷,也不足为怪了。”

韩非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为秦庄襄王讲述《五蠹》的内容,额角流下了细密的汗珠。

一旁的秦庄襄王负手垂首,缓缓眨眸,若有所思。

随即他倏地抬头,看见韩非出了一身汗,衣袍都浸湿了,于是赶忙唤宫人为其更衣洗漱,休憩。

他对着韩非微微一笑,说道,“韩非,寡人认真听了你的讲述,会回去反复思量的。讲的很好,引经据典,切合实际。相邦说的果然没错,汝乃旷世奇才也。”

“不敢当!相邦高看了!”韩非对着秦王作了一揖,便在宫人的服侍下,缓缓退下了。

留下负手深深地看着韩非离去背影的秦王。

相关阅读: 大秦之权臣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