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5章 银行业务【1 / 1】

吴越官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刘岳的主持下,秩序恢复起来的赞皇县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万人悼念会,为在此次盗匪祸乱中受害的百姓举行的悼念活动,同时对于县尉、衙役,以及其他牺牲的乡兵们也在被追悼表彰之列,新军的牺牲人员也在其中。

刘岳会来举办这样的祭奠活动倒是让赵峥有些意想不到,这主要是因为他自身贫乏的历史知识,作为一县的一把手、父母官,主持举行重大节庆、事件祭奠本就是他的重要职责之一,而像马扩这样的廉访使者,更是要代表皇权,监督、参与这样的活动,这本就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工作。

《左传》中就说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两件事,祭祀和征战。而祭祀放在征战之前,乃是国家最头等的大事,这不仅仅是人与天地、鬼神、先人、圣贤的一种沟通方式,貌似可以跟“封建迷信”挂上钩,然而从根本上讲,这种活动乃是传承和昭示的民族在面对强大的灾害、灾难之时,选择勇敢面对、豪情奋进。于心灵深处启迪忧愤、唤醒勇敢,以高尚的情操影响每个人的心灵,为每个人注入勇敢顽强、大无畏的民族精神基因。

在这点上,倒是跟赵峥熟悉的学习英模事迹、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赵峥怀着好奇也乐于参与其中。

这悼念会整整开了一天,刘岳果然是做得好文章,那祭文能做到文词华丽又能通俗易懂的,赵峥自问是如何拍马都赶不上的了,牺牲的官兵们也被一一介绍,从聚集群众的神情模样来看,刘岳搞得这套还是相当得人心的。

最后的重头戏便是当场处决人犯,对于杀人,宋代自有一套严格的司法程序,能不杀人,尽量不杀,要决定杀宋国百姓,甚至要三司复核,由官家亲笔签字,隔三差五的还会有各种由头来个大赦,然而对于猖獗一时的河北盗匪,却享受不到这样的优待,刘岳的一句话便可决定了。从被俘的三百六十八人中甄别出来的十六个大小头目,便是这样刘岳还是很认真负责的一一做了审讯,当众宣读了这十六个人的各种罪状,这才一声令下,十六颗人头落地。这血腥的一幕倒是引来了城中百姓的一致欢呼雀跃,尤其是遭灾最为严重的城北百姓,更是感觉大仇得报,群情激烈!

至于其他俘虏,照例是要充军发配的,赵峥知道了,便主动找到刘岳,申请将这几百俘虏发配到他的邱家堡,耕作、开矿,这几百不花钱的劳力,对赵峥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刘岳自然乐得做个顺水人情,答应了下来。

这次万花山的匪徒倾巢而出,根据俘虏的供述,山上只有一队喽啰守山,悼念会后陈淬便带领着乡兵进山直接便剿清了这伙山贼,赵峥部本人数不多,连续作战弹药几乎耗尽,加之赵峥本没有什么争功的心思,所以也没有率部参与,让陈淬独得了剿灭万花山山贼的功劳。

银行刚刚开张,张茂负责的股票交易所又要开始运作,赵峥决定留在县城一段时间,便让部下们由边启明带队,押解这三百多囚犯,护送五位烈士灵柩回邱家庄,伤员们则视情况,或是留在县里养伤,或是随队回邱家堡。

在战后的总结会上,赵峥和战士们详细讨论了这几次战斗的得失,也就如何发挥自身装备优势对于当前的战术和指挥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其中赵峥自己想到的远程火力缺失也被战士们题了出来,这倒是令赵峥又惊又喜,会后赵峥要求训练队一排回去后,便解散,个人回到原本岗位,对于牺牲的五位班排长,在老兵中选人补上,全营开展新一轮的整训,并由李三负责,留用部分训练骨干,组建新的训练队,更名为教导队,专门负责对全营的训练指导,并且对表现积极优秀的军士、士官开展针对训练。

同时赵峥还写了封信,敦促四喜和狗娃抓紧军火生产,同时也提出了让狗娃与自己老爹商量,生产军用铁盔和板式胸甲,并附上了自己的设计草图。交待完这些,他只留下铁寅生在身边,着手协助李龟寿和张茂办理县里的这两处关键买卖。

得知了万花山山寨被剿灭,柳猫儿一行终于是又见到了赵峥,向他辞行,接连两次被赵峥所救,柳猫儿在县城战斗结束后就几次亲自来请赵峥,向他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然而赵峥心里装着事儿,忙得也是头头转,每次都婉言谢绝了,弄得美人儿大感失落,却也更觉得他与寻常男子不同,她们本就有事要去真定府,这前后耽误了几天,现在秩序恢复起来,路上盗匪又被减除,也没有再待下去的道理,这回赵峥总算是抽空与这美人儿见了一面,虽只是寻常客道了两句,但也让美人儿感觉受用,并告知赵峥年前自己便会回汴京,若是他去汴京,一定要道金钱巷去找他云云,赵峥礼貌地应了,却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在他眼中,柳猫儿只是个无足轻重的美丽女子,这美人儿虽是模样好得惊人,但他赵峥也是见过吃过的主儿,这阈值高了,也不会见个女人便心动,就好像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王子,最终成了释迦摩尼一般,觉得下山遇到的每只“老虎”都美丽可爱的,只有那从未见过世面的小和尚,况且他还有个志同道合,样貌出众的未过门妻子呢,那可是只真母虎。

更何况,他虽还是不晓得距离金兵入侵会有多久,但总觉得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有了这次的实战经验,他感觉还有千头万绪的工作要去做,自己和身边的众人还远没有做好应对更大灾变的准备,对这萍水相逢的美人儿自然是没什么心思可言的。

这有了知县的背书,银行的业务开展得倒是颇有成效,准确地说是贷款业务办得兴旺,城北遭灾的百姓听说有这好事,利钱又是很低,还钱又是分期,最长可达十年,就连没有在此次灾变中受难的百姓也多有跑来借贷的,一时间银行门庭若市,看着好不兴旺。

还有很多人家,经历了此次变乱,忽然间仿佛都有了危机意识,把钱放在家中,总是觉得不保险,这听说银行不仅可以保存财物,还能根据存放的期限给予不同的利息,这钱庄里可不提供这种好事,再加上有官府的背书,这名义上的东家又是此次立了大功的梁指挥,好多家庭便真的自发的将家中的财物拿来银行存上。

这次县里的事件,对公社里的其他产业也带来了很大好处,首当其冲的便是杜松负责的营建社,由于钱家洞公社的营建社是人民银行的唯一指定合作单位,这城北几乎所有的重建项目都握在手中,又有大量的城内百姓被迫沦为了无业难民,连招工都有了便宜又好用的劳动力,乐得他眉开眼笑,也愁得他整日骂娘,直呼忙不过来。虽说在银行的贷款文书里写得清清楚楚,凡是从银行借贷来的“房屋贷款”,都必须委托钱家洞公社的营建社负责施工,可谓是天公地道,但还是引来了城里同行们的嫉妒,为了此事,县衙进进出出,找知县通关系的人络绎不绝,为此刘岳还专门找过杜松、赵峥两回,经过讨论,最终也还是达成了一致,那边是由营建社总包项目,再通过对外发标的形式,由其他愿意参与的来投标。刘岳对赵峥提出的这种让竞争者自行竞标的方法大为赞赏。

城北本是县城工坊林立的所在,经过万花山贼们这么一折腾,几乎是把县城里的手工业、制造业霍霍了个干净,能凭自身恢复经营的本就是凤毛麟角,靠着从银行取得的贷款,重操旧业的数量多些,但更多的是家破人亡,破产歇业的手工业者,失了业的学徒、熟练工更是多数,这样一来其他产业也是借机大量招募熟练工人,正符合各项产业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当然招工的不仅仅是公社的单位,原本县里的各其他产业也吸纳了一部分失业者。这对于那些遭难了的百姓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而朴素的情感,则使这些人都将这一切归功于“梁大善人”的菩萨心肠,一时间刚刚崛起在赞皇的天才词人,赞皇俊才,又多了个赞皇县百姓谈论他时的高频词——“菩萨心肠,霹雳手段”。

这钱赚着,还能得到个好名声,当真是难得的很,对此赵峥是感到非常惊喜的,一切看似也都很顺利,但很快一个问题便出现,虽然银行业务看似红红火火,却是贷款的多,存款的少,虽说看似百姓蜂拥而来,但多是寻常人家,便是倾其所有每户也并无多少存款,好的百来贯,少的几贯、十几贯不等。而真正手上有钱的商贾富户,则与寻常百姓想法不同,在他们看来这银行便是与那钱庄相同的玩意儿,而像他“梁大善人”这般的乐善好施,又哪里会向他们宣传的那样挣得来钱呢?存款获利,不过是个噱头罢了,而自己往往本就雇有拳师护院,虽说之前的匪灾也吓得他们心惊肉跳,但事儿过去了,这种事儿又不是天天有,他们的危机意识可是没有寻常百姓来得强,而钱还是埋自家地里最是安心。

为此赵峥找了刘岳多次,希望他出面说服这些县里的大户,把钱存到银行里来,利息都能比寻常小额存款更高些,那刘岳也是没忘了赵峥之前跟他画过的大饼,再加上这半个多月来,这银行对县城里的生产生活恢复的贡献也是亲眼所见,配合得也是积极,召集了县里有头有脸的商贾富户,卖力地为赵峥推荐这存款业务。

还别说,知县出面,这面子还是有人给的,第二天,便有人上门。

来得是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身后跟着两个小厮,抬着一口大箱子,来到柜台,便要找管事儿的。

李龟寿就在行里,听外面动静,出来一看,便笑着主动替下借贷的前堂管事,亲自接待了起来。

“白银一千两,存一年。”那中年人也不多话,上来便开口道,两个小厮放下箱子,在堂中打开,只见箱子里整整齐齐摞着银锭。

“好咧,您且稍等。”李龟寿示意柜员点银子,验明成色,柜里的伙计挥毫填写起了存单,片刻便已写就。

柜员从柜里出来,将刚刚吹干墨迹的存单,恭恭敬敬地递给李龟寿,李龟寿验看无误,便将存单递给了那中年人,说道:“先生稍等片刻,银两演完无误,便可带着这存单回去了,到期需凭此存单来行里兑换,若是逾期不来,这笔银子则会自动按照一年期继续给你存着,利息照算……”

“且慢,”还没等李龟寿跟他解说完,正在看存单的中年人便出声打断了他,:“这一年期的存款利息不是十五厘吗?为何这里是二十厘?”

“这是我行新的规定,对于大额客户的优惠,凡事单笔存款超过一千贯的,一年期是利息二十厘,三年期是三十厘,年限越长利息比率越高,这位先生存入一千两白银,这可是足足两千贯钱,我可不要给你二十厘利息吗?”李龟寿笑着解释道。

“嗯,是听说过。”那个中年人点头称是,然后笑容不变地说道:“我家员外家财万贯,本也不是为了这点利钱而来,只是念在梁指挥血战平乱,对我赞皇百姓有恩,那知县相公又找我家员外来说,我家员外料想定是梁指挥乐善好施,帮着县里重建入不敷出,这本是善事,我家员外也赞叹不已,特意嘱咐我来,将这些银子存了,算是我家员外为县里百姓贡献的一点菲薄之力吧,并非贪图你家的利钱,我家员外嘱咐了,钱就存你们这里,这利钱是分文不要。”

那管家说话间,外面又来一人,听到那管家的话也抢着说道:“在下这里也有一千贯钱,跟这先生一样,也当是在下为百姓的一点心意吧,利钱我也不要。”

后面那位年纪小些,一看便是个行商的,他嗓门好大,好像唯恐大家不知道似的嚷嚷着。周围办理业务的人里顿时就响起了几声喝彩声,那商人听到后脸上自然而然露出一副得意模样,他又道:“在下敬佩梁指挥是条好汉,这银行说穿了便是个行布施的善堂,在下城南天宝楼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买卖,这些钱在下也不准备要梁指挥还了,就当是义助梁指挥了。”

这话一喊出来,人群里地彩声顿时又响了起来,不少人都点头应是,都说梁指挥乐善好施,此番冒着生命危险,出了大力,救了全城百姓,就是捐给他些银子也是应有之义。

“多谢二位,”简简单单的存款业务,被这二人整了这出,李龟寿开始还当是有人有意生事,但细听他们说话,这显然是摆明了来卖知县和赵峥一个面子的,李龟寿起身向那商人行了个礼,从柜台取出长存单,亲自写好,转回身递给那商人,说道:“先生的盛情在下待梁指挥心领了,但这存单还请先生收好。”

那商人接过存单,看了一眼,脸上顿时变色嚷嚷道:“我说了不要利钱,你却怎的还写二十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