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么一来,不止是周瑶,连薛宝钗都用质疑的眼神看着陈知书,她觉得陈知书是看不起她,虽然下棋她输了,但是她依然会坚持她的观点,周瑶那种兵行险着的做法不对。甚至她准备回去之后把其它的学业先停一下,仔细研究宋先生的其它棋谱,一定用宋先生那种放眼全局,中正平和的棋风复原出来。
但是陈知书直接打乱棋局,这让她觉得陈知书认为她薛宝钗输不起,心里有种委屈,但是又不敢说出来,心里还想着,自己若是真的成了公主府赞善,比这更大的委屈还在后面呢。这点东西都接受不了,以后还过不过了。况且陈知书是右将军府主簿,一个女人能坐在这个位置上,那她绝对是蜀王和蜀王妃的心腹之人,自己万万不可与她发生冲突。
薛宝钗不好说,但是周瑶可太好说了,“什么和局,明明是我马上就赢了,你作为裁判不能干扰比赛!”
但是陈知书在听了周瑶的控诉之后,先是拍了拍薛宝钗的发髻,又捏了捏周瑶的小脸。
“别动手动脚的,你说说,凭什么说和棋,你偏心。”
“公主殿下,这一局我说是和棋,是在照顾你,这一局明明是你输了。”
“怎么可能,薛姐姐,都不知道怎么落子了。”
“是啊,陈主簿,就刚刚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走了,以公主的攻势,我也坚持不了几步,就要投子认输了。”
听到这话,陈知书非常严肃的回答,“公主殿下,我不知道你的围棋是谁教你的,但是这完全是把你引到歧途上去了。自古以来,琴棋书画,都是君子用来修身养性的东西,而不是用来争强好胜的。棋更是用来培养大局观,培养格局的,打磨心性的东西,胜负只是相互之间的一种消遣。史上很多和棋棋局,后人轻轻松松就能破解,接着下下去,分出胜负,但是当初的棋士选择和局,就是因为气氛到了,再下去就是争强好胜了,反而失了本心,才有了戛然而止的和局。而公主的表现就是为了获胜不择手段,纠结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完全看不出任何修身养性的影子,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让你在根上输了,哪怕是在棋盘上赢了薛小姐,也改变不了你从根本上失败的本质。公主殿下,你明白了吗?”
“而且,公主下棋,必以防御开局,等大局展开之后,再抓住机会,得理不饶人,快速反击,以取得局部优势,但是公主的棋局却两处不能照应,完全没有关系,全是见招拆招,整体布局极为割裂,感觉就是为了赢而赢。薛小姐的虽然经常在局部上被你杀得丢盔弃甲,被迫另起炉灶,但是每一次的局部,都能和棋盘大势相呼应,虽稍显稚嫩,但是胸中自有丘壑。”
“薛小姐下棋,讲究的是忙而不乱,处处可见心性,而公主下棋,针锋相对,一切以获胜为要,这等行为实不可取。公主好好想想吧,我和薛小姐手谈一局,公主看一下正经的围棋是怎么下的。”
听完了陈知书的长篇大论,周瑶立刻明白了一个问题,nnd后世的围棋比赛是文化入侵啊,这种不顾一切,完全以获胜为目的的行为,完全不符合古代士子讲究中庸的理念。应该是围棋从国内传到小鬼子哪里,小鬼子争强好胜,锱铢必较的文化影响了围棋,然后又反过来影响了国内的围棋。或者说竞技围棋和传统围棋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仔细想想,也是。琴更多的是文人自我遣怀,自娱自乐的的行为,和青楼教坊戏班里的乐师根本就是两个东西。试问,你自己走在路上,或者干什么事的时候哼的歌,能和那些站在舞台上相互pk的歌一样吗。书画就更不必说了,在古代,靠卖画为生的人根本不配叫士子文人或者君子,大家相互品评字画,永远评价的是境界意念之类的东西,只有学徒才会去考虑字画的笔触,线条,技法之类的技术性的东西。
那么和他们并列的棋,也确实不应该是一种争强好胜,你死我活的活动。这事吧,真不能怪周瑶,主要是周允这个棒槌,自己也不明白,直接把她带坑里去了。反正周瑶是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错了,绝对。
然后周瑶认认真真的,看了薛宝钗和陈知书的对弈,果然,两个人除了下棋之外,居然会分析对方棋路,相互指点不足,甚至偶尔会送掉几个子,来完成自己在大局上的完整,而对手也会非常配合的帮你完成大势,双方并不是绝对的对手,有时候也会惺惺相惜。虽然周瑶没看懂她们的配合,和所谓的大局,但是整个局面看起来却比刚刚她下棋的时候更加和谐。
下棋的时候,陈知书还不忘教育周瑶,“公主看到了吧,棋盘上,并不只有你死我活,还有相互配合。所以棋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足够的默契,才能在相互之间的你来我往之中磨练心性。公主最近两年先不要碰棋了,两年后,我看看能不能把公主从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来。”
“公主应该知道,任何人学棋都是从棋论开始的,而不是各种各样的棋谱和技巧。偏偏公主从来没有看过棋论,才导致了现在的情况。这两年,公主若是无事的话,可以看一下棋论,好好了解一下,棋背后的底蕴和文化。”陈知书还是挺负责的一个老师,在她眼里,周瑶已经错了,但是不能一错再错,而且这个教周瑶下棋的人,她要好好骂他一顿。
当然她不知道的是,周瑶的围棋是贾玫给开的蒙,但是教的确实各种规则路数,以及棋谱,所以周瑶才能和林黛玉打棋谱,这里虽然不是正路,但是最起码也没偏。但是南巡的船上,周允和周瑶的那几局棋才真正把周瑶引到坑里了,因为周允就是这么下的。
当然陈知书还是很理解周瑶的,毕竟刚刚训了一顿,必须得好好哄哄,否则以她无理搅三分的脾气,十成十的会去告状,虽然王爷和王妃不会怎么对她,甚至还会给她奖励,但是被告状也不舒心啊,只能说幸好周瑶不造谣。所以直接叫小丫鬟去她房里,把一个榆木包边的小木盒子拿过来。
杨桃跑了一趟,除了那个小盒子,真挺小的,都快有一个三层食盒那么大了,叫它盒子真委屈它了,应该叫它箱子。陈知书打开箱子,先是拿出一个稀奇古怪的棋盘,棋盘是正方形的,对角各有一个行营,中间有各种圆圈和线条。看起来非常像英雄联盟或者dota的地图,同样是三条路,反正周瑶是完全看不懂,直到陈知书说这玩意是军棋。
军棋?不是司令军长工兵地雷吗,怎么会出现在这个时代,而且两者有关系吗?
但是当周瑶看到陈知书拿出的棋子开始讲规则的时候,算是彻底明白了。这玩意另一种名称应该叫兵棋,或者说是兵棋简化版。最起码这里面劳夫运粮,不考虑劳夫的消耗。行军线路也做了大幅简化,只留了三线代表驰道,一步可以走三格,骑兵可以走六格,双线代表官道,可以走两格,骑兵翻倍,单线代表山道,步兵可以走一格,投石车之类和骑兵不能走。每个人有一大盒棋子,什么弓弩兵,骑兵,步兵,辎重兵,劳夫一应俱全,而且还有投石车,冲车,箭车,云梯之类的器械。
玩起来那是相当费脑子,不仅玩家累,裁判也累,不停地分小旗,一刻也不闲着。比如一枚劳夫棋子和一枚步兵棋子,同时进军,总共有十五面红旗子,每走一步就要少一面,当只剩下五面红旗子的时候,劳夫就可以直接放回大本营了,当没有红旗子之后,每走一步就要发一面蓝旗子,集齐三面,这枚步兵自动退场,表示无粮全军哗变。
而且这里面的走一步并不是真的走一步,按规则,里面的一步是一天,你可以活动多枚棋子,也可以不动,但是代表粮草的红旗还是得减。至于双方有哪些棋子,则是相互商量,或者限定总数,自行分配。以占领对方大本营为最终目的,听着这么复杂的规矩,周瑶觉得,这种游戏在后世失传,那是一点都不冤枉。因为红小旗代表粮草,不同兵种的消耗速度居然还不一样,骑兵的消耗速度是步兵的两倍,弓兵战时消耗是平时的两倍。
什么叫战时呢,只要附近格子有对手的棋子就是战时,淘汰对方棋子的方法就是,形成局部优势,只要你的棋子附近有两枚对手的棋子,而对手的棋子附近没有你的两枚棋子,你的这只部队就被淘汰了,一对一永远只能对峙,弓箭兵可以隔着一个格子判定。
这种游戏怎么说呢,可玩性很高,但是上手难度极大,对新手极不友好。反正薛宝钗的兴致不怎么高,周瑶玩的也头疼。(悄悄告诉你们,作者小时候玩过噢,因为考虑不周,几乎所有的部队都饿死在了行军路上,活着到敌方大本营的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