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岛的纪雅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远古星球
我是闪儿,这是我现在的名字,在地球上我自己起的名字,我来自一个遥远的星球,闪星。关于闪星这个名字也是我到地球上起的。因为我没有办法用以前的名字称呼它,我现在的载体是地球人,地球人发不出那个音,我们发音不同。
我们的母星,在银河系天鹅座,距离地球680光年。我们的母星,是由母星系里99以上的物质向中心聚合而成,母星是一颗恒星,也就是我们的“太阳”。在母星的周围一些分散的物质碎片,围绕母星旋转,并形成了行星,在20颗大的行星外,是由小行星组成的行星带,它们共同组成了母星系。母星系的直径有20万个天文单位,即3万亿千米,约为3光年。
20颗大行星的其中一颗就是“闪星”。闪星在宇宙中已经诞生了50亿年,诞生初期闪星上一片死寂,天空中赤日炎炎、时而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遍地,温度很高,闪星内部更是炙热,内部物质就像融化的巧克力,使得较重物质沉向内部,轻物质浮在表面。地表火山爆发频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氨、氢、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构成了原始大气层。
闪星诞生初期,陨石也会经常光顾,在陨石撞击地面的过程中,闪星的物质与陨石结合的碎片围绕闪星旋转,形成了卫星,大大小小数千颗卫星形成了一个光环带,较大的三颗卫星,我分别称呼它们为闪卫一、闪卫二、闪卫三,其中闪卫二最大,像是一个巨大的、明晃晃的大球悬挂在空中,像是随时都会砸下来,很有压迫感。站在闪星上可以清晰的看到闪卫二表面的坑坑点点,那是陨石坑。有了这些卫星的保护后,小行星、彗星、陨石等再也难以到达闪星,使闪星免受外部的冲击,比地球更加的安全。也由于闪星卫星众多,使闪星的公转较慢,自转更是出奇的慢。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在地表不断散热的过程中,天空中的水蒸气逐渐冷却凝结成了水,当地面温度终于降到沸点以下的时候,大雨倾盆而下,下了几亿年,整个闪星的表面覆盖了水。天空放电、宇宙射线、火山喷发、陨石撞击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合成了有机物在海洋之中,海洋成了“生命的摇篮”。
闪星在围绕母星公转时,总是沿着一根线旋转,即赤道。不像地球是存在一个倾斜的角度在围绕太阳旋转,当太阳照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夏至就到了,当太阳照射到南回归线时,南半球的夏至就到了。由于闪星没有倾斜角度,这使得闪星上没有四季,赤道附近总是炎热,而两极寒冷。赤道附近洋流缓慢,海面平静,蒸发的温暖水汽上升很快凝结成雨,不断循环。两极形成巨大的冰盖,厚达千米,最高的冰山在南极,海拔10000多米高。在极点上没有黑夜没有白天,母星总是悬挂在天边,既不升起、也不落下。
人类总是称呼地球为蓝色星球,其实闪星才是真正的“蓝色星球”,一个被水完全覆盖的“水世界”。
我从这颗星球来,我是意识的转移。
数千年前,闪星人已可以读取意识,用数字表示。
在闪星上我们放弃了肉体载体,我们的意识都存放在系统之中,用地球人的理解来看,我们是程序,生命对我们来说,已是永恒。
二 闪星生物
当闪星逐渐稳定之后,生命从海洋中产生。
闪星相对于地球的公转、自转很慢,而且卫星众多,可以更好的免受外界撞击,整个星球被水覆盖,从未出现过动植物大的灭绝,这使得闪星进化的过程更加的顺利。
闪星最初的生命形态是由有机小分子和有机大分子组成,它们是在靠近北极的冰川下海底的热泉附近产生(闪星的北面极点附近,称为北极),在海洋之内的藻类进化出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特征,制造了大量的氧气,开始出现一些具有真正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如原始海绵和类水母生物,这些与地球上的进化区别不大。闪星最古老的生命遗迹就在北极冰川内发现,距今已有40亿地球年。
经过漫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闪星的生物逐渐出现了有机化合物,如糖、核苷酸、氨基酸和它们的聚合物多糖、核酸和蛋白质,上述物质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最后产生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能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的有机生物,鱼类在海洋中大量繁殖。在各种类地行星上,其拥有的碳、氢、氧、硫、氮等有机生物演化必需的化学元素都是相同的,在闪星上同样适用。
在靠近南北极冰川附近,洋流有序的循环,周而复始,并从融化的冰川水中获得更多的养分,这里的浮游生物以及鱼类最为丰富。一些鱼类经常爬上冰川,因而进化了前肢,为更好的呼吸进化出了肺,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出现了。有些进化了羽毛,各种鸟类也出现了,它们在冰面筑巢,随着阳光的转移而迁徙,迁徙时铺天盖地。
最初的哺乳动物都很小,它们以海洋中鱼类、虾类、藻类为食,以群居为主。它们在海洋中畅游,在宽阔的冰面上繁衍,也会在漂浮的冰面上歇息。像地球上的海狗、海豹,只是这时它们很小,小的像老鼠。在几亿年的进化中,哺乳动物终于在闪星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体型巨大的、矮小的、空中飞的,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它们在闪星的大洋中遨游、冰盖上奔跑、甚至天空上飞翔。闪星,已满是哺乳动物的身影。
我再重复一遍吧,闪星人和地球人的发音完全不同,我现在的载体是地球人,我已无法发出闪星人的声音了,更无法直译闪星上的事物的名称,这里,都是以地球人类的称呼为参照物,一些名词可以直接使用,如:水、海洋、鱼类、哺乳动物、北极、星星、风、赤道、北纬等。有些,我对闪星的事物重新命名,这些命名也能使地球人更好的理解。
当我在地球上了解到了动物“龙”,虽然知道它们已经灭绝了,但是它们的长相与闪星上的许多动物很像,我给它们、给闪星上的动物大部以“龙”来命名,还有一点不同,闪星上的这些动物几乎都是哺乳动物。
在大洋的深处生活着体型巨大的巨龙,它们身长数米,成年的巨龙可以长到100米长,体重达到500吨以上。巨龙数量很少,难以见到。巨龙一次胎生只有一只,在母体内就要三年,十分的珍惜。巨龙虽然体型如此巨大,但是性格温和,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群为食。由于是以肺呼吸,它们也会浮出海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的皮肤成深蓝色,就像深海的颜色。
海底有高山、有裂谷;有丘陵也有平原。
海洋中游得速度最快的叫做飞龙,之所以我给它们的名字起名叫“飞龙”,是因为它们以极快的速度从水面跃起,可以在水面以上滑翔上百米,飞龙游泳的最快时速能够达到每小时500公里。成年飞龙体长3米,重500公斤,背部肤色黑色,腹部为白色,线条流畅、十分漂亮,它们相互招呼同伴时所发出的声音十分优美,可以传播数公里。飞龙以鱼类为食,它们在捕鱼时会有成百上千只互相配合,对大型鱼群展开围堵、追击。此时,这片海域鱼群四处乱窜,一群群线条流畅、黑白分明、歌声优美的飞龙,从四方飞速而来,时而在水中划出一条清晰的白线,时而跃出水面展鳍翱翔。各种鸟类也蜂拥而至,来分一些残汁剩羹。水面上、水面下,盛况空前。
在南、北纬60度以上,闪星覆盖了冰雪,这些大雪一下就是一夜,相当于地球的半年时长,大雪纷飞在海面上形成冰盖,冰盖越往极点越厚,越高。当闪星白昼的季节里,冰盖向后退移、露出海面,当长时间的黑夜来临时,冰盖向前伸展,此时的鸟类完成繁殖,成群结队带着它们的下一代向白昼迁徙。漫长黑夜里狗龙、豹龙、狮龙、象龙,已储存了足够的脂肪在冰洞中冬眠。
闪星的一年是地球的两年。
闪星的一年只有两个昼夜,没有四季。
赤道炎热,两极寒冷。白昼温暖、黑夜凉爽。
在南、北纬45度至60度附近,长年如春,洋流缓慢,这里海面上生长了大片大片的植物,就像是海面上的草原、森林,白昼时鲜花盛开,美丽无限。
距今2000万地球年时,终于,闪星的原始人类粉墨登场。
三 闪 星 人
星际中飞舞着极多的“有机分子”,宇宙及生命的演化是经过设计的,这是宇宙程序。当星际中复杂的有机分子与行星中的较高生命体结合,更高级的生命出现了。
在北纬60度附近,由于这一带有海洋高原的存在,海洋深度平均在50米,阳光可以照耀到海底。这里温度适宜,长年海面温度在零下十度与零上二十五度之间,白昼季时冰盖消融,消融的冰川水带来了丰富的饵料,海面上植物繁荣生长,粗大的根茎、枝干、茎叶绵延数千里,期间各种草本植物开花结果,各种昆虫、鸟类、小型哺乳类动物在此繁衍,水面下鱼类繁多,种群最为丰富。
一种小型哺乳类动物生活在这里,它们群居生活,白昼季在海面的大型植物枝干上筑巢,下海捕鱼,采集植物果实、根茎,长年的采集劳作,它们进化了双手,直立行走,它们用植物枝干、海底岩石制作工具。它们全身皮肤细腻,头上有毛发,可以潜入水中数米,在呼吸与睡眠时游上水面。黑夜季逐渐来临,植物向南方逐渐退去,海面开始结冰,这时的它们开凿冰穴,钻洞捕鱼,抓捕豹龙、象龙,以肉为食、以皮为衣,在洞穴内繁衍后代。我称呼它们为水猿。
留下的枯枝落叶晾干铺地,并在冰面上散落,空中的闪电击中这些枯枝落叶时,燃起了熊熊大火,聪明的水猿开始使用火。
我们考古发现距今2000万地球年时,水猿在海底的岩石上刻画符号,这是最初的文明,我称之为原始闪星人。
原始闪星人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散落在北纬60度附近,他们在离海面较浅处用海底岩石、粗大的海面枝干建造宫殿,宫殿可以露出水面数米,原始闪星人永久的离开巢穴生活。他们不再原始,我称他们是闪星人。
在距今200万地球年时,最早的国家产生在北纬55度,东经15度的地方,这里有闪星上最大的洋流,最大的海底平原,最为宽广的海面植被,动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这就是中央之国。他们发明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最早的人类法典,他们会用植物纤维织布,会用海底颜料绘画,会雕刻、会创造音乐。他们开始驯化动物,饲养豹龙、象龙为食,以狗龙为伴,可以骑着飞龙四处征战。原始采集也变成了种植,在海面上大量种植米、麦、海带以及薯类植物(采用地球名,并不是同一种植物),人口也开始迅猛增长,各地人类的冷兵器战争从未间断。
在距今10万年时,闪星存在了全球性的三个大帝国,若干个小国分别依存。它们分别是中央之国、东方之国、西方之国,三国的战争此起彼伏、小国战争更是没有间断,人们流离失所,到处是残瓦断壁,到处是家破人亡,苦不堪言。国灭国兴,周而复始,统一分裂,白骨累累。 距今2万年时,热兵器出现,并在全球发生了三次世界大战,闪星几近毁灭。人们意识到自身的风险,全球人民人权风起云涌,要求和平、要求自身价值的体现,帝国统治摇摇欲坠,此时全球议会产生,协调国际事务,这很像现在的地球。
距今一万年,科技获得了极大发展,文明随之提高,全球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我们的星际战舰已可以在母星系内各个行星遨游,资源获得了极大丰富,内部之间再无战争。通讯电子技术迅猛发展,闪星人足迹踏遍母星系,重工业生产转移至其他行星,机器人广为制造,代替闪星人在其他行星上劳动。闪星也获得了极大保护,动植物得以恢复,漂亮、美丽的闪星又回到了人类的视野。
蓝色星球名副其实,水世界恰如其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