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藤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港城的繁华众所周知,如今内陆大部分出版社的机械都是从港城或国外运来的。
八十年代,港城的印刷业持续稳步发展,尤以优质见称,质量很高。
“如果要去港城买机械的话,耗时耗力,恐怕没办法在短时间里把出版社给办起来,而且,一台双色胶印印刷机的价格在五千元左右,而四色机,得八千,能进行双面印刷。”
“我们在大名镇的出版社,就有两台双色胶印印刷机,一台四色机。”
付东升知道姜栀算个门外汉,特意把细节一一告知。
这个年代,胶印印刷工艺发展最为鼎盛。
姜栀颔首,神色若有所思。
系统商城里,印刷机的价格在三万到七万元不等,这样说来,还是在现实买机械更划算些,她手头有三万块的启动资金,买两台四色胶印印刷机也不是难事。
她想了想,说道:“那装订机呢?”
“装订机?如果说手头资金不是很充足的话,我们可以雇人来手工装订,装订一份书籍给个两三毛钱。”付东升显然很有经验,如是说道。
姜栀颔首,心里有了谱。
这时,付东升说道:“小姜,机械的事儿,我这倒是有个法子。”
“哦?”
姜栀略略讶然挑眉,看向付东升。
“还是聚华街,当初这条街没赁给外商的时候,我有个一块儿长大的朋友,就在那条街搞了个小报社,她那就有一台四色胶印印刷机,我们出版社也时常与她合作。”
“这段时间她有点焦头烂额,本来小报社就只能糊口,付个员工工资,房租现在涨得和天价差不多,正盘算着把员工打发走,关掉报社,机械也准备便宜出。”
付东升说着,还忍不住搓了搓手,一脸讪笑。
他说这话自然是有私心的。
大名镇,能吃得下这台机械的人不多,即便是真想要,也肯定会往死了打压价格,毕竟聚华街的事儿人尽皆知,该着急的是云蔷。
云蔷,就是他朋友。
但是如果姜栀愿意收购的话,看在他的面子上,肯定也不会太亏了云蔷。
姜栀静静听完,斜睨了他一眼。
“机械准备多少钱出?”姜栀声色淡淡。
她是个商人,不是搞慈善的,如果价格不合适,她也不会当个傻子。
付东升赶忙道:“机械算是七成新,四千块出手。最要紧的是,咱们出版社办起来,也缺不了印刷机长,云蔷和……和她爱人,都是熟手,如果聘用他们过来,也省了招员工的功夫。”
印刷机长,就是印制过程中的负责人,算是技术人才。
在提起“云蔷爱人”这几个字时,付东升眼里有异色闪过,很快就消失不见。
姜栀见付东升神色认真,并没有敷衍的意思,便道:“行,我明天和你回大名镇一趟,尽快确定下来,头版头条就发布大名镇的新闻。”
“好!”付东升解决了难题,心里头一下子放松下来。
两人又商讨了一会出版社的事,付东升就告辞离开了,他还得去招待所住一晚。
……
“妈妈,你明天又要回大名镇呀?”小戈一脸的不情愿。
姜栀哑然,看着萎靡的小曜和不高兴的小戈,突然意识到作为一个母亲,她真的不算合格,离开的太频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