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崇祯十四年,八月。
未央,风已经不在那么的燥热,也不在那么的烦闷,而是带着一丝丝柔和,一丝丝轻快,让人清风拂面,仿佛吹散了人们的浮躁。
八月的天空一半晴,一半阴,好似人的心情一样,一半喜一半忧。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十月获稻,往后本来应该是丰收,一片喜悦的日子,可整年无雨,大旱延续。
这不正是让人的心情一半晴,一半阴,一半喜,一半忧嘛。
“这天看着好像是要下雨的样子,可始终都没下过一滴雨,但江南却是没日没夜的倾盆大雨。”
朱慈烺抬头看着阴沉的天空,心中也是感叹不已,这真是两极分化,一边日盼夜盼,就是不下,一边不想它下,却是一个劲不停的下。
这治理旱灾的工程就算建立了起来,但是不下雨,大旱持续,河水干枯,黄河干枯,那也没用。
南水北调,现在还没这个技术,用水车运水也是天方夜谭,估计水车走一半,水怕是都要被运水的人给喝光了。
好在南方的总商们,低价把粮食卖给朝廷,运往灾区赈灾,还能撑一撑,但是如果往后几年再不下雨的话,朝廷就是有再多钱也养不起那上千万灾民。
难道真要等到崇祯十七年之后,天灾才会结束?
“看来建奴还没灭,你是不甘心啊?”
朱慈烺突然露出一丝笑意:“好,建奴灭族绝种之日,就在咫尺,你等着。”
“启禀殿下,宋应星,毕懋康觐见!”
就在这时,邱致中小跑进来禀报。
“快传!”
朱慈烺闻言立刻一喜。
两个多月了,两人送算是把书给看完了,以两人的智慧,那些书想来也是能完全理解,要说古代文人,别的可能没什么,但要论读书那绝对是一流的。
况且宋应星和毕懋康两人本来就有革新之念,天工开物此书就是集成了很多方面的研究而成,现在正是发挥两人才能的最佳时机。
“臣宋应星,臣毕懋康参见太子殿下!”
两人走进来就立刻大声的行礼参见,脸上的激动喜悦之色溢于言表,朱慈烺一见就知道两人一定学有所成,便急忙走上去将两人迎进大殿。
“臣不敢……”
两人间太子殿下亲自出来迎接,也是连连弯腰作揖。
“赐坐!”
朱慈烺笑着回到主位上,笑着看向两人,问道:“两位爱卿这两月来,可是大有收获?”
“回禀殿下,何止是有大收获,简直是开辟新天地啊!”
宋应星当即就激动的站起来大声到,其激动喜悦的心情根本就无法克制。
“殿下给的书籍,实在是旷古烁今,如能将书中所学实用起来,一定会对我大明有一个重大的加强!”
毕懋康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又道:“这还是殿下之功劳,殿下经天纬地,臣佩服之至!”
这是他由衷之言,太子殿下此人,是他平生仅见,再无他人!
“殿下经纬天下,臣心悦臣服!”
宋应星也是高兴的忘记了这一切可都是太子殿下之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